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发展 现状及展望

来源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dhq0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太平洋地区成为一个地缘概念,主要是因为它的经济上的原因。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以致许多人认为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或太平洋世纪。亚太的经济状况足同我们密切相关的,因为我国是亚太大国。国内各界人士包括工商企业界人士对亚太经济的兴趣越来越浓;但是,谈到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就不同了,甚至直接搞经济的也未见得对它有兴趣。我们谈亚太经济往往是就亚太国家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而
其他文献
<正> 在90年代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即将恢复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这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
“信息高速公路”激起全球信息革命新浪潮林立(电子部科技情报所高级工程师)美、日、欧为了争夺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优势,正紧锣密鼓地部署大规模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其目标是通过
【正】 在激烈的竞争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研究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工业的对策。这些对策固然都针对本国和本地区的不足,各有特点,但在四个方面是共同的,一无例外:(1)都
【正】 一、世界海洋开发的形势和特点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根据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估计,陆地资源最多可以
<正> 一、背景介绍科研成果的商品化是把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这个问题,无论对正在向工业化方向努力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已经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都是同等重要
【正】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十多年来,通过建立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开放沿海一些域市,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面向国际市场产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
本文是1989年11月,邓寿鹏同志在中日科学技术政策双边讨论会上的特别讲演讲稿,现将其全文刊登,供参阅。
信息经济──中国经济国际化提出的挑战与路向郑英隆(广东省《学术研究》经济编辑室主任)一、中华民族经济国际化趋势提出的信息经济问题国际经济史的综合考察表明,世界经济中心
【正】 台湾工农业发展关系,在60年代以前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经济战略先实行进口替代,然后转变为出口导向。其决策适合台湾经济和岛内外条件,因而这一时期虽然是以农养工,但
【正】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在经济效益和技术发展上成功地获得较大突破的所有活动过程。这是激发现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以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