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报社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

来源 :记者观察·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o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新闻记者应该竭力提升自己新闻采写的技能。给观众带来高品质的新闻内容。记者的采写能力直接关系到新闻作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新闻采写是记者应该拥有的最基本的能力,记者一定要提升自己新闻采写的技能。本文对如何提高报社记者的新闻采写能力进行探讨。
  提升报社记者采写能力的意义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新媒体时代已经来临,这就让新闻素材量日益增加。加上智能设备的广泛运用,给受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可与此同时,也让传统的报社新闻面临了更大的挑战。所以提升新闻记者的采写能力是保障新闻内容及品质的前提,更是促使新闻行业稳定发展的保障。
  只有新闻记者拥有比较强的采写能力,才可以把受众关心的新闻事件,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提高媒体的关注度和公信力。
  新闻记者采写能力现状分析
  对新闻知识理解不够全面
  这种状况普遍发生在初学新闻采写的记者身上,由于年轻记者缺少工作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新闻知识在实践工作当中的运用缺少缺乏,导致在展开新闻采寫工作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准确的方向,针对新闻报道所要表达的情况以及内容不能确切表述,导致新闻采写质量降低。针对新闻采写不娴熟的初学记者而言,对新闻信息素材没办法展开分析和深入研究,因此撰写出来的新闻缺乏深度。还有新闻记者没有认识到新闻信息真实性的关键,在展开新闻采写的过程当中,没有对事件进行充分调查,这就造成新闻信息存在一定的虚假性,对新闻采写行业的发展而言有着不良的影响。
  报社记者的知识储备量不足
  新闻行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报社播报的新闻所触及的行业也非常多,如果新闻记者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比较少的话,就没有办法展开更加深刻的采访,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之中,触及的方面也比较局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价值的提高。
  对新闻采写的主题缺少精确掌握
  对于新闻采写而言,把握主题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报社记者在展开新闻采写的时候,没有把新闻主题进行科学掌握的话,就会导致新闻信息的内容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针对新闻信息所想呈现的主题思想无法很好地展现。
  新闻采写的特征
  时效性
  在新媒体的环境当中,新闻的传播有效途径是利用网络快速传播。在传统的播报的方式中,传播新闻信息的途径非常单一,传播的速度比较慢,对观众新闻信息的获取需求不能及时满足。
  吸引力
  在新媒体的环境当中,不光要关注新闻信息的时效性,还要求新闻信息具有一定的关注价值。要想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就要提升新闻记者的采写能力。
  专业性
  新闻采写一定要坚持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原则。在采写的时候,要基于新闻的准确性原则,不断创新写作模式,从而展现出传统报社媒体的专业性。
  提升报社记者新闻采写能力的方法
  提升报社记者的新闻素养
  报社记者要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不仅要分析事件最基本的特征,还要从事件当中体会到事件的根本意义。在此同时,优秀的观察能力是记者进行工作的必要前提。此外,新闻记者除了能够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感受,还可以提高媒体的关注度和公信力。因此,想要提升报社新闻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要持续地加强记者知识的储备量,激励记者多学习一些和新闻报道有关的知识,才可以让新闻记者拥有比较强的知识储备量以及新闻实践的能力,这样才可以及时地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促进新闻采编作品质量的提升。
  报社记者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报社新闻记者在展开新闻采写的时候,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因此,保障新闻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报社记者把事件的真实情况报道出来,需要记者从客观角度入手,把新闻事件当中具备价值的地方发掘出来。报社新闻记者要保障新闻信息的品质,在新闻采写的过程当中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精确地辨别新闻信息的价值并进行科学报道,把真实的新闻信息传播给观众。报社记者的工作职责就在于可以对观众的需求进行满足。所以新闻信息要接地气,展示观众的心声,防止盲目跟风播报的情况,要真实展示新闻信息和政府以及观众之间的纽带意义,把社会责任肩负起来。
  提高新闻记者推陈出新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当中,我国的媒体产业也出现了非常大的改变,信息传播的速度持续增快,让传统的报社面临了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如果报社想要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化时代长远发展,就要革新理念。在此之外,要把信息化技能以及新闻信息的报道进行融合,在新闻采写的过程当中创建出具备价值的新闻信息。比如,报社可以创建公众号等,在这个前提之下选取新兴的媒介方式展现出拥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网络媒介的迅速进步不仅仅促使媒体发展与革新,还能够让受众观看新闻信息更加方便。
  报社新闻播报要更加深入
  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新闻信息的方式非常多,这就让传统的报社面临了巨大的挑战。随着新闻信息同质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各式各样的新闻,就会让一部分报社记者进行盲目跟风,从而造成新闻播报不够深入,没有办法呈现出观众的心声的情况,更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报纸媒体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体,观众的关注度相对高,面临各式各样新媒体的打击,就需要进一步展示传统媒体的长处,把新闻传播简化,使新闻的播报更加深刻。例如,在报纸新闻播报的时候,能够展示普通观众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播报才可以真实呈现出新闻报道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新闻的内容也能够更加具体地反映相关的民生问题,对于新闻的内容展开更加深入的分析,把新闻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发掘出来,让报社记者的职业素养完全地展现出来。
  报社记者要拥有比较高的新闻敏锐度
  报社记者要拥有比较高的新闻敏锐度,要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在面临新闻事件的时候,把新闻内容当中的根本问题发掘出来展示给观众,这就需要报社记者做到三点:首先就是要做好挑选新闻素材的工作,并且依据新闻播报的需求对新闻素材展开归纳。新闻材料通过加工以后,不仅要遵照客观事实,还需要和观众的兴趣相适合,从而进一步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获取需求。其次就是报社记者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关注,从一点一滴当中累积,基于繁杂的社会情况,把具备价值的新闻信息发掘出来,这就需要记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新闻发掘能力。在实际的日常生活当中持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不光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还要普遍地触及多个领域的文化素养,让自己的新闻播报视野更加宽阔,新闻报道视角更加独特,让自己采写的新闻信息内容更加深入,更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最后就是报社的记者对日常生活当中琐碎的事情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非常多的新闻热点都来自生活当中琐碎的事情,有一些被忽视的小事件,往往都是观众所感兴趣的话题。这就要报社的记者对新闻要具备很高的辨别能力,可以对生活当中的是是非非进行细致分辨,提炼信息,对新闻信息迅速地捕获。
  总而言之,报社记者要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就要拥有比较全面的素质,可以在工作当中对自己进行不断完善,加强自我学习。所以这就需要报社记者对新闻信息拥有比较敏锐的观察能力,可以观察到新闻信息的背后价值,把新闻事件的本质提取出来,这就是一名报社记者所需要肩负的责任。作为一名报社记者,不光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还要拥有创新思维能力,获得观众的广泛关注,把新闻报道的价值和意义客观地呈现出来。
其他文献
期刊
班主任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班风,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根据实践经验,激励是最好的原动力,能够让学生积极改变自我,主动学习.为此,小学班级管
期刊
2021年2月26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要形成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目前第三个层次还是短板,但已形成了初步的构建思路,“总的考虑是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提出要建立养老保障体系的“三个支柱”。游钧介绍,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目前制度健全,职工养老保险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
期刊
期刊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如何从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是各县市建设融媒体中心进行媒体整合面临的共同问题。笔者作为一名在县级媒体工作近20年的从业人员,从自身面临的媒体融合之变的真切感受出发,阐述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记者向融媒体记者转型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新媒体业务学习,  为融合转型练好内功  何谓融媒体记者?其核心能力是什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博士提出的“全能记者”
期刊
墨mò西xī哥ɡē被bèi誉yù为wéi“仙xiān人rén掌zhǎnɡ王wánɡ国ɡuó”,这zhè里lǐ的de大dà街jiē小xiǎo巷xiànɡ、房fánɡ前qián屋wū后hòu,随suí处chù可kě见jiàn一yì株zhū株zhū、一yì排pái排pái、一yí片piàn片piàn仙xiān人rén掌zhǎnɡ的de身shēn影yǐnɡ。要yào问wèn在zài这zhè么me多duō的
期刊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  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滇西高校不同学科背景和年龄的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在校大学生为样本,在滇西高校范围内回收有效问卷 110份,有效率为98.0%。  思政工作人群包含教师和学生,在调查中,有69.9%的学生、5.45%的思政课教师、12.73%的辅导员、10.91%的专业课教师,他们在思政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用新媒体
期刊
解析融媒体时代对电视台  编辑记者的三大全新要求  电视台编辑记者应当创新工作理念  与传统广电媒体时代不同,融媒体时代大环境下,各类新兴媒介迅速融合发展,并且展现出自身明显的优势与冲击力,“融合发展”已然成为融媒体时代下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与重要方向。鉴于此,传统电视台编辑记者必须要摆脱传统采编工作思想与工作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地创新与完善工作理念,坚持做到积极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融媒优势的总
期刊
本文主要以创新思维指导下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为重点进行阐述,以当下电视新闻编辑行业发展趋势为依据,首先分析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其次介绍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培养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创新思维、创新电视新闻编辑的传播方式、创新电视新闻编辑的内容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创新思维指导下电视新闻编辑的转型思考,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指导下电视新闻编辑转型运作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2021年4月18日,是许渊冲先生的百岁生日。  最近一次见到先生,是2019年6月29日。经由清华大学外语学院王敬慧教授引导,我和清华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李若姗去先生家拜访。他住在北大畅春园一栋普通的老式住宅楼,每到夏日,楼体两侧覆盖了旺盛的爬山虎,宁静而又生机勃勃。先生住二楼,每天坚持自己上下楼。  接受采访的屋子面南,屋内陈设简单,一张单人床,一张写字台,一个沙发椅和茶几。谈话时,先生坐在沙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