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柔印投资中获利?

来源 :印刷技术·包装装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如何从柔印投资中获利,我主要说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柔印的获利问题,第二个是大中城市柔印的获利机遇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以快餐店最常见的餐盘纸柔印项目为例,常用餐盘纸尺寸是360mm×260mm,所用纸张定量原先为60g/m2,现在改得更薄一些了。按市场供应价计算,每张餐盘纸所需的纸张费用大概是4分。以委托专业制版公司提供印版,以选择同印版表面张力相匹配的柔印水墨配套,每张餐盘纸印刷所需的版费与油墨费用不超过1分。以纸张价格接近1倍的价格销售,这曾经是我们多年前胶印报价的最原始计算公式,而这公式在柔印目前还能适用。大家不妨估算一下,柔印有没有利润空间?
  但是,这种成本核算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实际印刷中必须没有纸边。从事柔印工作的同行们都知道,在印刷类似产品时,为防止因排版问题引起的版辊跳动,印版两边需要各有一根3mm宽的平衡条,这样就必须在纸张两边各留出10mm左右的纸边,这是必要的边丝损耗。但这个纸边对于印刷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产品印量越大,边损越大,成本也就越高。而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在选择印刷设备时解决这个纸边问题,对宽幅机可以采用错开排版,对窄幅机就可以选择具有辊枕技术的柔印设备。因为采用辊枕技术之后,可以解决因排版等问题引起的版辊跳动,纸边问题也就解决了。
  关于第二个问题,对于人口密集的大中城市,人流量较大,快餐食品需求量也较大,因此纸杯与纸桶的耗用量也很大。据我所知,目前上海快餐食品行业已经大量采用了柔印的纸杯与纸桶,但是很遗憾,有些大中城市,如此次会议第三站举办地武汉市,其快餐食品所用的纸杯与纸桶不少还是胶印产品。现在的胶印油墨中还存在两种必不可少的物质,一是对墨膜干燥提供必要条件的矿物油,包含了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溶剂,二是含有重金属的燥油(如红燥油、白燥油等),这两种物质对食品包装来说是大忌。因此,武汉快餐食品包装采用胶印生产在环保上是有问题的,这就为柔印开辟了一个很好的市场机遇。如果改成柔印,其存在两个成本节约点:一是从单张纸胶印改为轮转柔印,纸张成本可节约3%~5%;二是油墨成本较低。不难看出,如果抓住这个契机投资柔印,其所带来的利润空间是相当大的。
  当前,社会对食品、药品等包装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而柔印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那么,在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柔印是如何降低成本的呢?我就不再做具体的计算了,主要针对纸盒包装印刷领域来谈一谈柔印的成本问题。对于纸盒包装而言,利用窄幅柔印机可以一次完成其印制工作,这样不仅节省了设备占地空间,也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还节省了能源,更降低了产品出错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对于这种能以200米/分钟的速度一次完成纸盒包装印制工作的设备,印刷企业要有勇气去驾驭它,这就对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正因如此,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也会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然而,有人对柔印设备的价格提出了质疑,但其实大家在进行设备投资时不能只是单纯地看价格,而是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它能给你省多少钱,二是它能给你挣多少钱,三是它的稳定运行能给你带来多少方便,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点,是否可能利用这样一种印刷方式的转换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让你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先一步呢?我认为这是印刷企业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主要和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我公司在天津的一家客户,这家客户大概有十几台曼罗兰胶印机,去年年底订购了我公司的CPS柔印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订购这台设备呢?第一,这些年来,柔印技术在不断进步,如平顶网点制版技术、高清柔印技术等,使柔印印刷质量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第二,印刷过程中很多浪费其实都存在于后端的模切工序,而柔印可以一次完成产品的印制,显著减少浪费。纸边损耗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普通模切机的纸边大概是10mm,而柔印的纸边可以缩小到3~5mm,这样一来,每天可节省纸张2~3吨,就这一项就足以说明为何这家客户在拥有10多台胶印机的基础上,仍毫不犹豫地转向了柔印。这台设备估计在今年年底完成安装。
  第二个案例是我公司在成都的一家客户,这家客户主要做医药标签,之前采用的是间歇式凸版印刷,印品色差非常严重,成品率大概在85%~90%,经常被客户投诉。为此,该客户对整个工艺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发现柔印可以解决这个色差问题,或者说柔印所产生的色差能够在客户的接受范围之内,于是该客户于2009年引进了第一台柔印机。采用柔印机印刷完产品之后,只需进行分切即可直接运送给客户。使用柔印机1年来,该客户原先色差严重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于是该客户立即引进了第二台柔印机。
  对于柔印,很多客户或许已基本认可了它的印刷质量,但他们更担心的是柔印配套问题,如柔印机尤其是宽幅柔印机对于网纹辊配套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而他们更希望由设备制造商直接提供,而不是第三方。虽然作为设备制造商,我们暂时满足不了客户的这个需求,但是我认为无论是设备制造商,还是印刷企业,要想做好自己领域的这个市场,就必须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同时结合自己的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设备或技术。
  此外,柔印工艺的标准化、流程化也很重要,甚至开机维护也有必要做到标准化,这样不仅设备操作起来更简单,也可以将我们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如何延伸我们的产品结构以及如何提高产品的功能性上,这样企业竞争力也能在无形中得到极大的提升。
  最后,我认为要想在国内进一步推广柔印的广泛应用,还需借助媒体的力量,在适当的时候举办一些研讨或培训的会议,把后备力量聚集起来,培养专业的柔印技术人才。因为光有“武器”(柔印新技术)是不够的,只有把“兵”(柔印技术人才)养好了,才能在“战场”(柔印推广应用)上获得胜利。
  柔印我确实做过几年,当时主要从事柔印版材和制版方面。近几年,柔印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新技术越来越多,大家的信心越来越足。从制版角度来看,以前可能只有一两家厂商在推动数字化柔印的发展,但这两年除了艾司科之外,柯达、康迪泰克等厂商也都推出了相应的制版技术,而且他们的技术还不一样,并不是完全对原先技术的复制,而是一种创新。因此,对于这种创新技术,相信大家还是非常愿意尝试的。然而,很多业内人士也谈到了版材的费用很高,以前我也在版材企业待过,确实目前最主流的版材品牌都是进口的,但现在国产版材也在发展,这对柔印在国内市场的推广是非常利好的。因此,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七八年前,我们在国内推进凹转柔时花了很大力气,但持续四五年之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近两年,一些大型凹印企业都纷纷引进柔印机。从中可以看出,在柔印推广的前期,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虽然暂时没有获得显著的效果,但这两年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数字印刷是我目前从事的工作,我对数字印刷的理解是,数字印刷是传统印刷的补充,而不是替代。也就是说,如果传统印刷是A,数字印刷是D,那么A加D才是最好的结果。对客户而言,如果产品的印量较小,他可能会选择引进数字印刷设备;但如果产品的印量很大,他还是需要使用传统印刷设备。因此,客户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投资什么样的印刷设备。
  我认为应当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成本问题,二是定位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有很多密切的关联。
  首先,我谈一谈成本问题。毫无疑问,传统印刷工艺非常成熟,凭借其几十年的技术积淀,在成本控制上做得非常好,这是数字印刷设备所不具备的优势。然而,如果我们转换到定位这个层面上来考虑,局面可能就会发生改变。我记得今年4月份在山东举行的一场研讨会上,某设备制造商的一位老总在发言中说到,纵观整个纸箱行业,即使是做得比较好的纸箱企业,利润率也只是在5%左右。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正确,但至少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纸箱行业的利润率确实不高,因此大家都在寻找一些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在这一点上数字印刷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机遇。举个例子,一块不到4平方米的瓦楞纸板做成纸箱,可能最多只能卖10元,但如果经过一定设计,做成纸质道具,卖给终端用户(如宝洁和联合利华等),则通常能卖到200~500元,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纸质道具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承重能力。对于这种纸质道具,从工艺角度来说,它既可以采用传统印刷工艺,也可以采用数字印刷工艺。但从利润角度来说,采用数字印刷工艺的利润要比采用传统印刷工艺高得多。但实际上这种纸质道具并不适合传统印刷工艺,因为印量太少了,这对传统印刷工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像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平均印量一般都在200个左右,因此从订单数量来看,我们不妨考虑一下什么样的生产方式适合这样的市场需求。
  在欧美地区,柔印的市场份额接近胶印,甚至与胶印一样,而在中国,柔印的市场份额是相对较少的。但近几年,柔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步伐正在加快。比如说,我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印刷企业,如烟包印刷企业,在胶印机上加装柔印单元,但并不是加在最后一个印刷单元,用于上光,而是加在第一个印刷单元,用于印刷胶印难以印刷的活件,解决胶印中出现的工艺问题。这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柔印正在不断获得中国业内人士的认可。再比如说,在国外的超市货架上大部分都是柔印包装,虽然印制效果一般,但非常环保,且成本较低。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柔印将成为未来印刷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
  康迪泰克以前主要做胶印,柔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市场,我们进军柔印领域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好柔印的稳步增长和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将从胶印中积累的很多经验和技术带给柔印客户,让柔印客户获得更高质量的印品,同时提高版材的使用寿命,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版材成本在柔印中所占的比重,让我们共同努力。
  在这里,我主要提一点建议。印刷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虽然这个听起来好像是大企业的专利,和我们这些小企业完全没有关系,但其实不然,每个企业都可以尝试。因为技术研发团队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用好技术,还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技术铺垫和技术筹备,做好企业的技术保障。
  以我公司为例,1995年至今,我公司共引进了4台柔印机,并依托不断成熟的柔印技术和不断提升的柔印耗材品质,在柔印技术应用及拓展方面做了些许努力。比如,我公司成功实现了胶印100%到0网点渐变向柔印方式的转改,并不失时机地将这一成果应用于刚刚开发的药品包装业务中;实现了由吸收性承印物向非吸收性承印物的转型尝试;依托UV印刷系统和库尔兹冷烫膜,通过在柔印生产线上添加收放卷装置,我公司尝试性完成了柔印联机冷烫加工;依托先进的柔性版基材,通过印前制作环节的前瞻性策划,柔性版制版工艺的合理设置以及柔印机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等参数的优化选择,成功实现了渐变线浮雕版纹、微缩文字、光致变油墨、温致变油墨等防伪技术与柔印技术的结合应用等。
  因此,我在此呼吁同行们一起关注技术培养和技术投资,这样才能把柔印设备和技术用到恰如其分,甚至拓展到其他应用领域,从而获得自身竞争力的提升。
  作为一家柔印企业,我们也做了很多分析,我们认为首先要处理好三个关系,那就是质量、效率和成本。
  首先,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质量,而且都是在与原来技术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现在的平顶网点技术。其次就是效率,一项好的技术或一台好的设备如果无法满足市场的快速需求,也是无法获得快速发展的,比如惠普的喷墨打印机,其实现在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但我们现在只是单纯从效率角度来说,其效率还是跟不上来,企业一天还是生产不了多少产品,赚不了多少钱,所以说效率是很重要的。最后就是成本,无论是数字印刷,还是柔印,亦或是胶印,最终还是成本的竞争,而且每家印刷企业都在核算,但最终的成本可能都是综合的,需要综合考虑。经常有人问我柔印和胶印有什么区别,我表示现在柔印的成本要优于胶印5%以上。当前,在武汉柔印市场主要是针对长单,那么,剩下来的一些短单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或实践一些新技术,如快速换单等。
其他文献
该品种是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种子公司育成的新组合,适于长江中下游汕优63和Ⅱ58种植区种植。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参加湖南省中稻组区试,
自然玫瑰花结形成试验(ERFT)作为了解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一种试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近2年共做455人次,现将用于临床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目前自然玫瑰花结
汽车行业兼具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性质,且拥有众多上下游关联产业,具有规模效应大、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特点,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发
期刊
介绍近年来直流系统在技术上的一些改进和对智能型直流系统的配置要求,重点介绍高频开关电源模块数量选择和蓄电池容量选择,并对最近设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如UPS逆变电源与
创新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其中,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金融体系,支持技术创新和现代经济增长,更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研究金融发展与技术创
学位
红斑狼疮早在1828年Biett 氏描述过这种皮疹,1887年Bateman 氏称离心性红斑,1851年,Cazemave 氏认为这种皮疹系结核所致,命名为红斑狼疮,1895年Osler 氏提出有的患者只有内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农业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增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的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制定正确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必须以全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