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丑小鸭》是丹麦童话大王安徒生的代表作,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世界名篇.长期以来,其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如诗如画的语言、充沛饱满的情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读者,关于其的讨论也层出不穷,专家学者对其的研究也从未间断,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丑小鸭》当然也不例外,读者以其尖锐的评判,精准的语言各自对《丑小鸭》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解读.而其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是长期以来人们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丑小鸭作为一种象征、一种隐喻,其寄托了一种审美理想,其之所以被读者喜欢并研究,是因为它符合人类审美意识中的共识,它代表人类成长蜕变的过程,它展现人类历经磨难的成功之路.真、善、美是人们讨论的永恒命题,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何谓真善美,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丑小鸭》便蕴含了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且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千难万险,百般磨难,且始终不改初心的基础上才成就的.而且在成就美的过程中,是为世俗所不容的,寻求美的道路是孤独的,但一旦促成质变,便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酣畅.此外,美与丑不是绝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宏观上讲,存在即合理,存在即美,广义上的美是兼容丑的.本文将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丑小鸭》中蕴含的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