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晶状体胚胎发育形态学变化及HIF-1α的表达

来源 :国际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rth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发育不同时期晶状体的形态变化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探讨HIF-1α在大鼠晶状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Wistar孕鼠30只,分为6组,分别为胚胎第10,12,14,16,18,20d,每只孕鼠剖腹随机取2只胚鼠,每只胚鼠的一只眼以平行于视神经矢状轴的方向连续切片,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的阳性表达;另一只眼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晶状体组织中HIF-1αmRNA的阳性表达。结果:大鼠胚胎10d(E10),晶状体泡形成;胚胎12d(E12),前壁、后壁细胞分化,前壁细胞发育成上皮细胞;胚胎14d(E14),由后壁细胞发育来的原始纤维形成;胚胎16d(E16),上皮细胞增生活跃,次级纤维形成;胚胎20d(E20),晶状体基本发育成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到HIF-1α在胚胎期晶状体中高表达,上皮细胞较纤维细胞表达强烈。E10至E16表达量升高,E16达到峰值,生发区、过渡区染色最强。E18之后表达量降低,E20最低。6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与组间两两比较,除E10与E12之间,E14与E16之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时定量PCR显示,HIF-1αmRNA在胚胎期晶状体中持续表达,且随着胎龄不同变化,E10至E16,HIF-1αmRNA表达量升高,E16达到峰值,E18、E20下降。6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与组间两两比较,除E10与E12之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鼠胚胎10d时,晶状体泡形成,发育开始,至出生前基本成熟。HIF-1α在晶状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阳性表达呈现时空变化。HIF-1α参与了晶状体的胚胎发育,且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正>提到京瓷,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在日本创造"经济奇迹"的时代,被尊称为"经营之圣"的传奇人物,与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和本田宗一郎并称为日本的"经营四圣"
心身问题背后的根本症结是机械决定论与自由意志难以两全。一方面,西方近现代科学强调的机械决定论要求物理世界的因果封闭性,从而使自由意志无法作为一个真实的因素插入神经
氯代芳香化合物是水处理中典型的难降解有毒有机物。由于氯酚的结构中含有芳香环和氯原子,能够形成稳定的共轭体系,因而具有很强的毒性和稳定性,氯原子数目越多,毒性越强,而
神东矿区地处干旱半干旱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煤炭高强度开发导致地层水资源漏失严重,是神东矿区绿色开采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利用井下采空区作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继去年多起不良反应事件之后,一名13岁英国女孩在注射HPV疫苗后,再次出现严重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免疫能力减弱、记忆力衰退和毫无征兆的晕厥,导致
期刊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大多由免疫反应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加所致,故又称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以出血、外周血血小板减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已经得到证实。并且子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方法——预防性HPV疫苗已经研发成功,四价HPV疫苗(HPV-6,11,16,18)和二价HPV疫苗(HPV-16,18)
<正>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面对网络"低头族"和"手机控",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视线从手机转移到课本,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
本文就"筋结点"松解术配合吊针治疗面肌痉挛的机理进行探讨,以冀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