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名作欣赏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来源 :文史月刊·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钢琴有着“器乐之王”、“音乐王冠上的明珠”之称,是唯一的一件能与交响乐团相比拟的独奏乐器。在高校开设钢琴名作欣赏课,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著名钢琴作品极其内涵,对学生进审美教育,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钢琴作品欣赏 审美能力 大学生 素质教育
  钢琴名作欣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因而,在高校开设钢琴名作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对钢琴名作欣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在正常发展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出良好个性、良好处事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条件。它要求当代大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力、丰富的情感、稳定的情绪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对钢琴作品的欣赏可以调节情绪,丰富人的感情色彩。《礼记。乐记》中记载:“宫动脾,商动肺,徵动心,羽动胃。”充分说明音乐对人的情绪情感的的调节和影响作用。钢琴名作欣赏的过程也是人的情感不断丰富和提升的过程。它不仅能唤起接受者固有的自然情感体验,还能帮助接受者建立、培养新的情感,使学生原有的情感领域获得进一步延伸与拓展。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美好的热爱。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让从未体验过战争的学生感受中国人民抗击外族侵略的决心,激发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通过对钢琴名作欣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多呈现单一化倾向。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音乐课几乎可有可无,因而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着因音乐知识的匮乏而导致出现音乐学习“断层”。高校钢琴名作欣赏课是对学生音乐知识缺失的补充,是丰富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
  钢琴作品欣赏的过程,也是欣赏者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钢琴名作欣赏教学通过对音乐的聆听与教师的分析讲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都已达到一定程度,其审美心理和感情世界也相对丰富,并逐渐成熟稳定。这一阶段以音乐欣赏课为主导,使学生广泛接触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名作,进一步扩大他们的音乐感性知识和音乐视野,并通过讲授钢琴音乐创作的背景知识及艺术发展史,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钢琴音乐的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由此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其次,钢琴作品欣赏课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艺术语言理解力。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提到:“普通音乐课的首要目标应当是,提高每一个学生音乐欣赏的能力,也就是使音响变得更富有表现力的能力,并且还要鼓励他们对所领会到的一切做出感觉反映。”钢琴音乐史艺术化的语言,它的高低强弱,音色的敏感对比都有自己的内涵,这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才能以具体生动的音乐美的形象诉诸学生的听觉,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
  三、 钢琴名作欣赏可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食一种心灵的体操,它可以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好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钢琴名作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鉴赏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许多伟大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学习和赏析,则将人性中最崇高和最卑微的方面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在泪水和笑声中使心灵得到了净化,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与音乐情感得以融合,在心灵的感悟中,通过音乐得到宣泄,使得心理平静下来,并且伴随着审美体验的价值意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去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极为重视音乐教育的价值,他认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音乐的节奏与音调有强烈的感染力,可以浸透心灵的最深处。热烈、宏伟的音乐,能帮助内向的学生摆脱胆小、孤僻,开阔其胸襟,使其充满自信。恬静、沉稳的音乐,能使浮躁的心情变得平和、安宁。钢琴音乐作品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给人的思想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可以从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的品评体会中,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培养起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可以解忧愁于欢乐,化愤怒于温柔,使精神得到平衡,情感得到调节和宣泄。最终将导致人精神的深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的气质和性情,使其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钢琴音乐以无形的感染力,对大学生心理、情感、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钢琴作品欣赏的过程,是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陶冶情操、拓展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高校素质课程要充分利用音乐其内化作用,促进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全,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人名出版社,1998.
  [2]王次昭.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山海携手、共谋发展.rn安顺市为进一步加强与青岛市的合作交流,在金秋时节,安顺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杨晓曼率领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政研室、市文联、市妇联、团市委、市
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政府扶持下迅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总量少、规模小,农民主体作用难以充分体现,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扶持体系不健全,人力资源支撑匮乏等。就此现状
兹将浙江省近年新选育和新引进的,经多年试验、试种表现良好,并于2001年由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的一批西瓜新品种,分期加以简介。1.拿比特拿比特是杭州三
期刊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与主流,国际上很多国家与地区纷纷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形成众多可借鉴的成果.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近年来
体育课程是借文化遗产的传递为媒介,以培养青少年学生胜任社会生活的创造性能力为课题的,它是实现学校体育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体育课程的构成及其展开过程本身又是
无论是在机械制造,还是在工程建设中,机械制图都是不可缺少的,以往人们在开展机械制图这项操作时,主要采取手工的方法,不仅花费的时间长,而且修改起来比较困难.但自从引入CAD
摘 要:为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和幸福成长,创设一种明朗、高质量的成长条件,不仅是孩子个体生命的需要,也是城市现代化的需要。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文化战略,结合自身实际,提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整合与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为孩子营造一方幸福、阳光、繁盛的生命生长天地,是普惠性民办学校的文化期待和实践要求。  关键词:社会融合;特色学校;校本课程;流动儿童;民办学校  一、办学理念的构想  把“给学
《晋察冀日报》是《人民日报》前身之一.中国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教授说:《晋察冀日报》“七进七出铧子尖,游击办报抗日寇”的艰苦岁月,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新闻史
我国教育改革中,针对高校的现状和社会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的学科建设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改革也紧跟着高校课程的改革,在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工商管理部门也在逐步完善与发展,逐步转变为更加系统、全面的发展模式,对于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