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的新发展

来源 :国际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ING122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同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有了较大发展。2000年,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蒙古五国在我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由1900年的不足20%上升到了近30%。其中,日本同我国的贸易额由1990年的129.3亿美元增长到了2000年的831.7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5.4倍,成了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同我国的贸易额由1990年的19.4亿美元增长到了2000年的345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16.8倍,成了我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00年,我國同俄罗斯的贸易额达到了80.03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9.9%;同朝鲜的贸易额达到了4.88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1.8%;同蒙古的贸易额达到了3.2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2.6%。我国分别是俄、朝、蒙三国的第五、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另外,日本和韩国还分别是我国的第二和第六大投资国,中俄互为重要投资伙伴,我国是蒙古的重要投资伙伴。
  我国同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方兴未艾,在本世纪头五年,即我国“十五”期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其促进因素不外乎来自我国、东北亚国家和国际三个方面,其中我国的促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
  
  一
  中国方面的促进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1.我国经济仍将迅速稳定增长。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的经济年均增长达10%,大大高于改革前的水平。2000年,我国的GDP达到了89404亿元,人均GDP比1980年翻了两番多。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扩大,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7亿美元,增长到了2000年的4343亿美元,跃居世界第7位。与此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992年,流入我国的直接投资第一次超过了100亿美元,并在1996年之后始终保持着400亿美元的水平。截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64345家,合同外资金额6767.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金3486.2亿美元。
  按“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GDP达12.5万亿元(按2000年价格),约合1.5万亿美元,可能超过意大利和英国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五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对外经贸合作也将迅速发展。按外经贸部的计划,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6800亿美元,有可能达到7000亿美元,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将保持年均400亿美元的水平,一些年份可能接近或达到500亿美元。
  21世纪第一个五年我国对外经贸合作的扩大,当然包括同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的扩大。
  2.我国加入WTO。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后,我国进出口贸易将降低关税水平、大大减少或取消非关税措施、更加开放市场准入、享受并提供最惠国待遇等。这将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
  入世后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按照有关协议,入世后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服务市场将更加开放,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外销比例将不适用,外汇平衡制约不复存在,外经贸政策的透明度增加,我国将给外商投资企业以国民待遇。这样,随着投资环境趋于统一和得到普遍改善,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总量将大幅增加。我国政府规划“十五”期间年均吸引外资400亿美元(“九五”期间平均405亿美元),这是充分留有余地的,而一些年份接近或达到500亿美元也是完全可能的。
  3.我国重视同周边国家发展经贸合作和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写道,“十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我国外经贸部长石广生在全国外经贸会议上则进一步提出,“要高度重视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和“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这里所说的“周边国家”,当然包括东北亚国家,所说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指亚太地区及东亚、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今年,我国将主办和承办亚太地区及东亚、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一系列国际会议。这将为我国同东北亚国家发展经贸合作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条件。
  重视同包括东北亚国家在内的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首先,是符合我国的外交战略。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世界主要大国外交,包括美、欧、日、俄;二是周边邻国外交。我们同邻国发展经贸合作,将有力地促进彼此外交关系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其次,是符合我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地缘经济利益同地缘政治利益的联系愈来愈紧密。我国同周边国家发展经贸合作,使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利益不断增加,有利于我国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再其次,是有利于打破敌对势力散布的“中国威胁论”。我国曾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100年之久。虽然1949年中国人民的胜利结束了它们在中国称王称霸的历史,但它们并不甘心失败:先是对我国实施政策、经济封锁,最近一些年又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我国周边国家散布“中国威胁论”。我们认为,通过同周边国家发展经贸合作,可以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信任,从而使“中国威胁论”失去市场。最后,我国同周边国家发展经贸合作,毫无疑问比同远邦国家发展经贸合作能够获得相对较大的利润。
  4.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措施进一步落实,对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鼓励对外发展经贸合作的政策措施将继续保持稳定。我国“十五”计划纲要规定了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措施。这些措施和要求是我国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同东北亚国家发展经贸合作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扩大出口、吸引外资、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做好援外工作、发展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加强同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贸关系等重大政策措施。它们是我国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重要政策保证,也是200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条件。
  5.我国西部大开发将吸引更多的日本、韩国等国的资金和扩大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
  东北亚国家方面的促进因素主要有两点。
   1.东北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下,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世界许多经济强国纷纷组织或参加本地区机制性区域经济组织。在全世界GDP排名前30位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第2位)、中国(第7位)、韩国(第11位)、中国台湾(第19位)和中国香港(第28位)未组织和未参加这类经济集团。这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3个是东北亚国家。有大片领土属于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虽然是独联体成员,但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当缓慢。因此,严格地说俄罗斯也未参加任何机制性经济集团。也就是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朝鲜、蒙古6国的东北亚地区的经济集团化滞后于其它地区,尤其滞后于西欧和北美。
  区域经济集团对世界经济和对参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它主要包括4个方面:(1)依靠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促进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使参加区域集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获得更大发展;(2)有利于实现集团内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专业化,实现更加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有助于投资水平的提高;(3)区域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为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提供了经验;(4)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改善了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有利于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成。
  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及其优点,加上1997~1998年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教训,增强了东北亚国家实现本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决心。
  1999年9月末,中日韩三国学者在汉城举行了“21世纪通向东北亚经济合作之路”国际研讨会。会上,日韩两国学者一致认为东北亚合作应从中日韩三国合作开始。这三个国家现在是世界上的重要国家,又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1999年年末,经过较长时间酝酿,日韩两国决定由日本贸易振兴会亚洲经济研究所与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共同研究策划两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问题。1999年11月在马尼拉举行的“10+3”会议期间的早餐会上,金大中总统向朱基和小渊惠三提出了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体”的设想。2000年10月我国学者池元吉和田中景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建设“中日韩经贸合作体”的必要性及建议》的文章。俄罗斯对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非常热心。2000年11月普京总统在一篇题为《俄罗斯:新的东方前景》一文中称,“我认为,我们同位于亚太地区的国家在一起的时候到了,把言论变成行动的时候到了,这就是要加强经济、政策和其它联系”。并说“今天俄罗斯有这样做的各种条件”。蒙古是有关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国际会议的积极参加国。因为它没有出海口,对图们江三角洲的开发尤其积极。朝鲜是图们江地区开发的重要参与国,最近大同意修复朝韩铁路并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这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2.东北亚一些国家内外政策的积极变化,将促进这些国家同我国经贸合作的发展,如俄罗斯自普京就任总统以来为振兴经济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朝鲜逐步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以及与韩国实施和解政策,日本把对外经贸合作的重点从东南亚向东北亚转移,等等。
  
  三
  国际方面对我国同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两点。
  1.欧盟的扩大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即将启动。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纷纷提出“回归欧洲”。从1991年12月到1994年12月,它们(10个国家)分三批与欧盟签订了“欧洲协定”,确立了欧盟联系国的地位。从1994年3月到1996年6月,这10个中东欧国家相继正式向欧盟提出了加入欧盟的申请。1997年7月,欧盟确定了5个中东欧国家和1个亚洲国家——塞浦路斯为首批参加正式入盟谈判候选国,1999年12月又确定了另外5个中东欧国家和1个西南欧国家——马耳他、1个亚洲国家——土耳其为第二批参加正式入盟谈判候选国。当然,这些国家加入欧盟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欧盟吸收它们入盟是肯定的。
  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是1990年由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首先提出的,它包括北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及加勒比地区除古巴之外的所有34个独立国家,预计2005年前完成谈判并于当年批准所签订的条约。美洲自由贸易区实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扩大。
  众所周知,区域经济集团化虽然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但它的排他性,即内外有别,亦不可忽视。所以,前面提到的“东北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与欧盟的扩大和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即将启动不无关系。
  2.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趋缓是暂时的,从明年起,世界经济形势将会好转,在其推动下,国际贸易仍将迅速发展。今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1~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它说,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十分暗淡,首先是美国经济明显放慢,日本经济复苏停滞,欧洲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缓慢”。但是,明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由今年的3.2%上升到3.9%”。经济发展是贸易发展的原动力。如果今年世界贸易量按预测的只增长5.5%,那么明年的世界贸易量肯定比今年大(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8%,世界贸易量较999年增长了13%)。
  以上分析了本世界初我国同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将有新发展的促进因素。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一些不利因素。它们是:(1)从明年起,国际经济环境是否好于今年还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另外,如果国际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动荡,世界经济形势将不可能好转,从而影响世界贸易的发展。(2)一旦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各级经贸管理部门和各种企业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适应时间过长,也将影响我国对外经贸合作的发展。(3)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日韩两国有可能对进口我国的商品实施限制,这将严重影响我国与其贸易的发展。(4)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朝鲜对外开放,蒙古的对外政策,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当然,这些不利因素不会成为主流。我国经济按预定目标顺利发展,将从根本上保证本世纪初我国同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有一个新的发展。
其他文献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进
摘要:成功的体育课首先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的导语和导入方法,其次示范讲解动作要领时要掌握好时间,再次布置练习因人而异,最后要有始有终。关键词:体育课;导入技巧;掌握时间;因人而异;科学;安全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96-001成功的体育课不仅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且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心情,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及纪律意识
本文选取中国《刑法》官方译本和美国《联邦法典》第十八主题"刑法与刑事诉讼"的前657条(篇幅基本和官方译本相当)制成对比语料库,从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小句性替代和方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树立家国情怀、体悟社会担当、培养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社会实践工作呈现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挑战,
欧元的诞生,不仅对世界经济,而且对于国际政治和人类文明将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欧元是在全球金融动荡和世界经济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崛起的,这种影响引发的究竟是正面效应还是负面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