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稳定性的研究 Ⅴ硬脂酸钡和硬脂酸镉的稳定作用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uangm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脂酸皂在工业生产中早已被使采用为聚氯乙烯(PVC)的稳定剂,但其对聚氯乙烯的稳定作用却仍需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聚氯乙烯加进硬脂酸钡和硬脂酸镉后的热稳定性,以及环氧豆油、亚磷酸三苯酯对钡、镉皂稳定剂的稳定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钡、镉皂会加速PVC的受热失HCl作用,同时吸收PVC分解产生的HCl;而皂类和HCl反应所生成的氯化物对PVC失HCl有催化作用。2.钡,镉皂共同使用有协同怍用。3.环氧豆油和亚磷酸三苯酯对钡、镉皂的稳定作用有增效作用。提出了硬脂酸皂对PVC的热稳定作用,不在于抑制或减慢PVC的分解HCl,而可能是和PVC反应破坏因失HCl而生成的共轭双键;这样一方面起了抑制变色作用,另一方面使发生在双键上的降解和交联反应受到减弱,从而延缓了PVC的性能的受热破环,提高了聚氯乙烯的热稳定性。
其他文献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下文简称刑事附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诞生,拓宽了民事检察公益诉讼的类型。但是由于立法滞后,该诉讼制度在《刑事诉讼》中没有具体规定,《两高解释》也只是粗略地对其进行规定。而立法滞后造成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实践中刑事附带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受案范围、诉前程序及审理程序适用混乱。这将不利于刑事附带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也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的展开。因此对刑事附带环境公
学位
中学化学实验室规范管理和使用危险化学品对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化学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提出了关于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一些建议。
期刊
大多数人每天约80%-90%的时间在室内环境中度过,不可避免的会暴露于室内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这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目前大多数研究重点关注的SVOCs种类有限,对于室内环境中SVOCs的复合污染水平以及多种途径的暴露风险尚不明确。此外,现有室内污染研究多为横断面研究,关于室内环境中SVOCs污染的季节性差异缺乏了解。因此,本研究对冬季和夏季中国家庭室内空气和灰尘中的895
学位
报纸
采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结合固相萃取(SPE)小柱净化,建立了固体废物中53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选择以丙酮-正己烷(1∶1,体积比)为萃取剂,微波萃取温度为100℃,萃取时间为15 min,萃取液经硅酸镁固相萃取柱净化,DB-5MS(30 m×0.25μm×0.25 mm)色谱柱分离,结合电子轰击电离源(EI)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检
期刊
采用索氏提取法、加压流体萃取法、干样法三种前处理方法分别对土壤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测定和验证,得出索氏提取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4~0.13 m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8%~11.1%,加标回收率分布在74%~108%;加压流体萃取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2~0.07 m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布在0.4%~11.2%,加标回收率分布在74%~110%;干样法的检出限分布在0.004~0.
期刊
随着城乡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中国非道路移动机械的产量、保有量与使用量不断增加。2020年非道路移动源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机动车的3.5倍和0.75倍,相关防治策略研究亟待加强。中国非道路移动机械国四排放标准明显受严颗粒物排放限值,但氮氧化物限值仍与欧美标准存在差距。为有效实现非道路移动机械减排,有必要在新生产机械结构升级,在用机械全链条管理、远程监控监管、油品质量管理和老旧机械升级改造等方
期刊
针对塑料制品模具设计存在的修模频繁、试模工作量大、浪费大和耗时长等问题,本文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computer-aided design, CAD),对数字化注塑模具进行优化,形成数字模型,并借助逆向工程关键技术及3D扫描去除杂点,对塑件的注塑模具进行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注塑模具成型时间为0.32 s,保压曲线使整体塑件收缩更均匀,且塑件的残余压力减小,压力趋势
期刊
近年来,随着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推进,人们对于数据的存储容量和计算速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需要频繁地实现从存储模块和计算模块之间的数据搬移,这会限制CPU的运算速度,降低能量效率。为了突破冯·诺依曼瓶颈,存内计算被提出。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存内计算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SRAM结构存储的数据存在掉电丢失的缺点。
学位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如何推动落实是迫切而必要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可通过调查问卷、教师座谈、专家指导论证等多种方式,梳理学校教研问题,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教研模式。首先,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教师发展提供团队支撑;其次,要规范集体备课流程,开展主题教研活动;还要优化赛事管理,实现同交流共研讨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