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放开采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

来源 :煤炭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ly5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推动智能化综放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全面提升智能采煤的技术水平,针对自动放煤和工作面设备自动协调运行等行业共性难题,在放顶煤开采技术实践的基础上,开发了以“装备自动控制、数据自动采集、岗位无人值守”为目标的智能化综放控制系统,提出了综放开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技术路径和总体架构,配置了MG750/1860-WD采煤机、ZF12000/22/42D液压支架、SGZ1000/2400刮板输送机、BRW630/37.5乳化液泵站和DSJ140/260/3×500带式输送机等高可靠性综放开采成套装备,研发了液压支架记忆放煤、采煤机记忆截割、三角煤截割工艺、输送系统联动运行、泵站自动控制、手持终端等关键技术和控制系统,建设了“地面总监控调度-巷道区域控制-子系统”的三级控制体系.在鲍店煤矿7302工作面(平均厚度9.04 m)开展了工业性试验,实践中解决了工作面端头自动截割复杂作业工序、智能时序放煤参数优化等难题,并通过关键环节管控、智能开采工艺优化、重要岗位作业标准建立等手段,以保障常态化智能运行.结果表明:智能化综放系统实现了“采-放-运”的自动、协调运行,时序自动放煤率达70%以上,记忆截割开机率达到85%以上,工作面工作人数减少近60%,开采能效大幅提升,达到了年产千万吨的能力,实现了“自动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智能综放生产模式.
其他文献
针对榆神府矿区首层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在通过古冲沟区域时多次发生溃水溃砂灾害的问题,探究了古冲沟区域埋深浅、基岩薄、松散层厚且含水的工作面溃水溃砂灾害发生机理,利用自主研发的溃水溃砂启动测试仪实现了浅埋薄基岩厚松散含水层工作面溃水溃砂灾害过程的室内试验模拟.根据溃水溃砂灾害现场特征确定了水头高度、裂缝特征(裂缝宽度和倾角)、砂土体厚度和密实度、黏土层厚度等6个溃水溃砂启动影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原理设计并实施了25组水砂溃涌启动模拟试验,通过总结25组系列试验的试验特征得到了溃水溃砂灾害孕灾过程规律:渗水→水
干热岩体花岗岩受构造运动影响,产生规模较大的节理裂隙,形成裂隙干热岩体,这些裂隙在后期被热液充填后,称后期热液充填裂隙干热岩体,充填体与母岩的胶结面是一个弱面,利用该弱面极易于建造干热岩地热人工储留层,大幅节省建造成本.为研究实际干热岩地热开发中注入低温水热冲击后母岩、充填体及其胶结面性质的演化规律,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研究了4类?50 mm×100 mm标准岩样(花岗岩母岩、充填体、含纵向胶结面充填花岗岩、含横向胶结面充填花岗岩)在室温至600℃高温条件下反复热冲击及不同冲击氛围(0℃水冷却冲击和室温冷却
采矿工程中应用较广泛的化学注浆加固材料主要有聚氨酯和硅酸盐改性聚氨酯2类,一般均要求双组分体积比为1,但实际施工中不能严格控制体积比准确无误,且生产过程均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称量误差.为确保注浆加固材料在井下施工中性能稳定可靠,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研究了双组分配比失调和主要组分称量误差,对反应温度和固结体抗压强度、抗剪切强度、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组分在±5%称量误差下,2类加固材料固结体力学强度波动较小.2类材料双组分浆液配比失调10%以下时,其固结体力学强度降幅不大.当双组分配比失调20%时,聚氨酯
以冷作模具钢Cr12MoV为研究对象,并以改善球头铣削加工表面摩擦特性为目标,通过切削加工试验与摩擦磨损试验,研究球头铣削加工表面微凹坑形貌的形成机理,并分析每齿进给量对微凹坑表面形貌参数与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较大的每齿进给量与径向切深组合可获得显著微凹坑特征的表面形貌,且增大每齿进给量会提高微凹坑边缘等高程度与厚度;表面轮廓均方根偏差和偏态均随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峰态随每齿进给量的增大而减小;该类形貌能产生流体动压润滑效应和储存磨屑,这使其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能;与抛光表面相比,以每
支架的稳定性控制是大倾角煤层走向长壁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问题之一,以潘四东矿11513大倾角厚煤层综采工作面为背景,基于现场上覆岩层破断运移规律与支架受载特征的监测分析,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工作面支架倾向力学模型,研究顶板载荷下支架的力学行为响应,定义了支架抗倒稳定性系数与抗滑稳定性系数,推导了支架倾倒、下滑临界倾角,并探讨了煤层倾角和设备参数等因素对支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倾角厚煤层开采中,受采高增大影响,顶板破断运移的幅度与支架工作阻力比一般大倾角煤层开采明显增大,挤架、咬架现象明显;
煤层合并与分叉是诱发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合理确定煤层合并区应力分布规律与影响范围对冲击地压防治意义重大.以张双楼煤矿千米埋深煤层合并区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微震监测,研究了煤层合并区域采动应力演化规律与冲击危险监测预警方法.结果表明:煤层合并区超前影响范围约为100 m,而滞后影响范围约为80 m;工作面在煤层合并区回采时的峰值应力大于正常煤层,且合并区煤厚越厚,峰值应力越大.工作面接近合并区时应力梯度最大,冲击危险程度最高;进入合并区后随着底煤厚度变大,应力缓慢上升,应力变化梯度小,整体冲
动载扰动下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结构性破坏与失稳是大型现代化煤矿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新巨龙煤矿井下典型煤矸分选大断面硐室为背景,基于FLAC3D模拟软件研究了动载扰动与高静载应力叠加下典型大断面硐室围岩变形破坏演化过程,揭示了典型动载扰动下深部大断面硐室“帮-顶”联动失稳机理,提出了多层次控制技术.研究表明:①动载扰动过程中,深部大断面硐室从帮部极限平衡区“板裂结构”率先破坏,联动诱发顶板锚固岩层的垮冒,最终表现为整个硐室围岩的失稳;②动载扰动是深部大断面硐室围岩失稳的诱发因素,而帮部极限平衡区应力是基础力源;
龙泉村作为宁夏大武口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塞外桃园”“饮食之乡”“水果之乡”之美誉.村内种植有枣树、核桃树、苹果树、梨树、杏树、葡萄树等果植,植被丰富,域内有名气沟、山洪沟、桃枝沟等景点,沙沟河穿镇而过.村内塞外桃园景区集大地生态景观、郁郁树木、乡村绿道、田园特色文化、民俗小吃展示于一体,近年来成为石嘴山市闻名周边的乡村旅游打卡点.
期刊
为推动煤炭行业智能、绿色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标准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指导作用,解决煤炭行业采煤机械装备与技术迅速发展与现行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的现状,解决关键系统标准缺失带来的矛盾,以及现行采煤技术标准体系与采煤机械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不适应、不匹配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在深入研究分析国内外煤炭领域采煤机械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目前采煤机械标准立项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现行采煤机械行业标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采煤机械行业技术架构.基于现行采煤机械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分别介绍了该框架的基础标准、安全标准
党建是魂,安全是基.国网四川宜宾供电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党建与安全融合的切入点,以新的思路、新的机制和新的手段谋划推进“党建+安全”,强化安全红线和责任意识,激发安全生产活力,为电网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能.rn夜校学安全 把安全内化于心rn白天忙现场,晚上进课堂.2020年9月以来,该公司有一群人白天戴着安全帽奔波于各施工现场,晚上则坐在课堂听专业人员讲安全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