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有光的地方去

来源 :意林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mabi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我的婆婆因癌症去世。
  婆婆非常坚强,患了癌症后,她自始至终要求医生和家人将她的病情如实相告。她平静地说:“我能够面对,而且能提醒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可以处理一些事情。”
  婆婆对生命一直怀有热情,她在花园里种了不少蔬菜,有豆子、丝瓜、番茄等。
  死亡的临近让她对所有的生命都充满了怜惜之情,对于照顾这些蔬菜也格外上心。
  有一天,她要住到医院里去了。出门前,她还特地到花园看了看,好像在与她的朋友一一告别。然后,她恋恋不舍地关上了大门。
  癌症病人在病程晚期非常痛苦,只能靠打营养液和止痛针缓解疼痛。渐渐地,病人昏睡的时间越来越长。
  趁清醒的时候,婆婆把一切身后事安排得妥妥帖帖。她还把我叫到床边,指着相册里一张她身穿大红毛衣微笑的照片说:“这是你上次给我拍的照片,我很喜欢。人终有一死,走的时候也要高高興兴的。在灵堂里,你就挂我这张照片,把我最好的形象留给大家看。”她当时已经非常虚弱了,但语气平静而自信。



  我太能理解她了,她不要传统追悼会呼天抢地的混乱,而是希望有尊严地离开,带着对生命的感激和曾经拥有的快乐。老人这样开明豁达,让做子女的少了很多为难。
  在最后的日子里,我跟婆婆手拉着手聊她的一生,听她讲当年怀着孕坚持在学校教书,感到腹痛了还要挤公共汽车才能赶到医院生产;讲到那点凭票供应的肉总是不够,她怎么想办法用布票跟邻居换肉票,好让儿子们周末的饭碗里有一块猪排;子女给的生活费她都存在银行里,留着给孙儿们做学费;让吴征少喝酒……
  她最后的要求是摘一个她种在后院的丝瓜放在床头。看着它,她能感觉生命往复,生生不息。当分离最终来临,我们在她的房间里点上蜡烛,呼唤着:“妈妈,往有光的地方去。”
  我那年幼的女儿第一次遇到死亡这件事,既伤心又恐惧,问我:“妈妈,人都会死吗?”“是的,人都会死。”
  “那怎么可以不怕死?”
  “怕是正常的,但如果好好地活过,就会怕得少一点。”
其他文献
16岁,刚上高一。说不清为什么,我突然对座位前面的女同学张影产生了莫名的感觉。  张影长得胖胖的,一笑,还有两颗小虎牙,可我们从来没有说过话。有一天下课,她回过头来,甜甜一笑道:“木子,能将你的作文本借给我看看吗?我的作文总写不好,我想向你学习!”  我不知所措地只是一味地看着她傻笑。张影含嗔地说道:“到底行不行啊,你说话啊!”  我這才猛然惊醒,赶紧从书包里拿出我的作文本递了过去。  没想到,张
期刊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野外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在野外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老虎的安逸。  一天,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說:“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
期刊
从披头士到“单向”组合,且歌且舞的男子天团总能轻易俘获无数芳心。在别人看来可能愚蠢且肤浅,但粉丝们仍然坚定地为偶像欢呼、尖叫甚至哭泣。  承认自己是粉丝,并不意味着疯狂和愚蠢  上高中时,蕾切尔·莱特在朋友介绍下看了一段“单向”组合的MV,立刻坠入了爱河。她喜欢他们“动人的旋律、完美的发型和有趣的采访”,开车时哼唱他们的歌,花好几个小时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看访谈节目和幕后花絮。她还加入了
期刊
盛唐时期,诗人王维想参加科举考试,请岐王向当时权势大的一位公主疏通关节,事先向主考官打声招呼。可是公主早已答应别人,为另外一位叫张九皋的人打过了一次招呼。岐王出了一个主意:“你将写得最好的诗抄下十来篇,再编写一曲凄楚动人的琵琶曲,五天以后你再来找我。”  五天后王维如期而至。岐王将王维扮成一名乐师,携了一把琵琶,一同来到公主府。王维演奏了一首琵琶曲,曲调凄楚动人,令人击节叹息。公主非常喜欢这首曲子
期刊
写下标题之后,我去百度了一下,才发现“傲娇”二字原来师出有名,被解释成外冷内热,蛮横娇羞,并被列为“萌”的一种属性,指的是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展现害羞和黏人的特质。哦,我的天,做百度百科的人真是渊博,渊博到它的解释那么准确,简直就是我身边的傲娇小姐。  当然,那个时候“傲娇”这个词还没有出现。  傲娇小姐当然不对所有人傲娇,对快递声色俱厉的往往也是她。她看你时又娇弱地从下往上看过来,让我觉得自己
期刊
一年夏天,我和几个朋友去威海。  那几天,天气很闷热,大家就相约去了海边。看到许多人泡在海里,我们也情不自禁换上泳衣,一头扎进了水中。  可能由于人较多,稍不留意就会感受到肌肤之亲甚至招致别人的白眼。在水里边待了一会儿,我就觉得很不自在,心里不太舒服。  正在犹豫之际,突然看到旁边的一块水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什么人,便高兴地一鼓作气游了过去。  当时,全然忘记了自己连“二把刀”都算不上的水性,也
期刊
韩国人对年龄非常敏感,初次见面的人首先会问年龄。上大学的时候,教授问我多少岁,听了我的回答后只是微笑着点点头。我留校实习后,教授又问我的年龄,这回他说:“正是好时候。”我成为主治医师的时候,教授还是问了相同的问题,然后还是说:“正是好时候。”教授为什么屡次问我的年龄?后来我才知道答案,原来教授是想告诉我“现在的年龄就是你最好的时候”。  “人的黄金期就是现在。”我20岁时摆脱了妈妈的过度保护,因为
期刊
电视里的,别人家的理工男,或者学霸男,通常是这样的:清晰绝美的侧颜,映着恰到好处的光线,凝神专注,显得特别性感。  走路拉风,有时酷酷地不说话,但显得低调奢华有内涵。只要一开口就特高端,显得知识广博,让你觉得,即使智商被他碾压,也有种妥妥的幸福感。  思维特立独行,给女朋友一个二维码,扫出来就是“i love you”,女朋友喜欢雪花,就用化学方法帮她制雪,自己的所有密码,都是女朋友生日的二进制编
期刊
亲爱的青春期少女:  你渴望着你的十三岁生日。在那天,你终于可以向全世界宣布你是法律上规定的青少年了。究竟是什么吸引你做一个青少年呢?或许是可以更独立、可以去冒险的想法,或许是对第一次约会和接吻的期待。尽管存在所有这些令人兴奋的前景,你很快就意识到成为一名青少年的现实与你之前的梦想并不匹配。  第一次有人说你丑——并且真心觉得你丑时——你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你从未想过有一天你会看着镜子,恨里面的那个
期刊
既然我们知道了自己的行为和幼鹅一样,那么重要的就是弄清我们将最初决定转化为长期习惯的过程。为了说明这一过程,我们举例。你走过一家餐馆,看到有两个人在那里排队等候。“这家餐馆一定不错,”你想,“人们在排队呢。”于是你也在后面排上了。又过来一个人。他看到三个人在排队就想,“这家餐馆一定很棒”,于是也加入队列。又来了一些人,他们也是如此。我们把这种行为叫作“羊群效应”。基于其他人的行为来推断某事物的好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