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

来源 :健康忠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m1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作为一种古老的医学,既属于中国的,亦属于世界的。至今仍在为中国及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这可以说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不朽的奇迹。诚如中国传统文化一样正在逐渐被世界人民认识,中医学亦将在西医学强劲的冲击下不断崭露头角。其治未病的,重视人本和整体观念思想将渗入到西医学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医的境地不容乐观,政府政策的失利,中医药教育的失败,可以说各种矛盾和弊端充分显露。怎样才能使国医的辉煌重现,我想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和用中国本土的传统思维方式看待中医是分不开的,重新审视国学对国医的影响及其发展历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医学 中国传统文 化道 阴阳
  从传说中的上古时期盘古开天地,至炎黄鏖战于巨鹿,再传神农氏尝百草,伏羲演绎八卦,直至先秦两汉之百家兴起,唐宋之儒道释的昌盛,再至明清文化渐衰落,绵延中华文化五千年无不渗透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正如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术之产生发明,代表了先人的智慧,而作为传统四大国粹之一的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正是这种古老的医疗技术在各个方面无不含蓄着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为之提供了发展和传承的基础与阵地。正因为中医学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所以在古埃及、古印度医学没落消逝后,只有她仍然带有勃勃生机,仍然为国人及世界人民的健康提供着绿色的保障。兹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一、中医学哲学基础
  (一)“道”乃本源
  《周易》首先提出“道”的概念。“一阴一阳为之道”。阴阳即乾坤天地男女气血。此中“道”的思想的提出作为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她的涵义博大精深。“道”是万物的本源:《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为有,一分为二,二为天地,或阴阳二气。天地交感,或阴阳和合,此为三。《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表达了与“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相同的思想。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段话提出道的概念,指出道乃“万物”的本源,并指出阴阳的积淀而成就天地。不难看出上述二者之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二)阴阳互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唐医学家王冰认为它就是“变化生成之道,而引用了《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及《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注解。在此认识基础上,王氏在其书《四气调神大论》的注文中,首先明确提出了阴阳互根的概念及其重要生理意义,他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二气常存,盖由根固。这一学说的提出,显然是老子负阴抱阳说的深入阐发,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辩证思维
  《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以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最早提出乾坤两种对立统一的概念,并指出二者的作用不同,《老子》中亦提到多种对立的概念如:《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这种一分为二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四)重视乾阳
  《易经》《彖辞》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以统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即是说明天阳在万事万物发生成长中的作用。只有天道刚健,运行周而复始,万事万物才可永不止息。《系辞》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位卑以陈,贵贱位矣”,此以天地地位之不同,含指阴阳作用的相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神乃绝”,其中之思想明确指出阴阳的关系中阳的重要作用,乃至关乎到生死之问题攸关。明代医家张介宾对阳的作用提到甚高的水平,其日:“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其思想可谓是对“阳”用的进步升华。现代医学流派亦有温阳学派之一支,其主导思想就是根于此。
  二、中医学养生保健思想
  (一)道法自然、无欲无求《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提示外表呈现纯真,内心保持质朴,减少私心欲望,自然无忧无虑。《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善养生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做到这些就能够“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去”,其把调情养性,无私无欲切人到养生的思想中,并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唐代医家王冰就用《老子》的诸多思想注释《黄帝内经》。道家思想在其著作中多有体现。
  (二)中庸守平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又“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此语把“中”,“和”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把之作为天下之“大本”,即以成天下之本,而关乎人道的一切皆以之为本。中医学生理上更重视中焦脾胃的枢纽作用,治法亦讲究“平治于权衡”。处方用药非常讲究平稳,药性不可过猛,要阴阳寒热相配,升降相因,目的就是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此不可说是与上述思想同出一辄。
  三、中医学辨证施治思想
  (一)法效天地自然
  《易经·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乎始作八卦。”所谓远取诸物,系指天体运行和日月星辰的变化而近取诸身则指人身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相应。中医学援物比类的道理就由此产生。《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日:“天有五行,以御五位……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此说释为人体脏腑、情志的产生是应天德而生。中医学的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分属五脏。其中肝木,心火,肺金,肾水,脾土相对应。四季亦与五脏匹配,如肝之季春,心之季为夏等。中医学中的五运六气学说,正是基于天人相应,人法天地自然的这种基本思想而建立的。当然其中亦受到古天文学的影响。   (二)以柔克刚,以刚制柔
  《易经》有既济、未既两卦,两异卦相叠,水火异位,相互克制。《老子·七十九章》日:“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着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种简单而又实际的相克思想被普遍的用在中医学的治疗原则中。《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日:“诸治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正是这种以偏纠偏,以偏纠偏的治疗思想,指导着千年来中医的临床。
  四、中医学医德医风
  古之大医者无不仁心仁爱,可以说这和儒学的“仁”是分布开的。因此多将之称为“儒医”。其多数受儒学“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熏陶。张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境界真可说是业医者从业的道德教育。医圣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序中感慨到:“怪当今居世之……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此思想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的。唐名医孙思邈所谓之“大医精诚”亦是对业医者的高层次要求。反思当今之医疗工作者又有几人思考过这些。
  五、中医学为何历经两千年经久不衰
  其一,正因为中医学基于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他的存在与发展是有坚固的根基的,传统文化的亮点无不尽显在她的躯体之上。正如中华文化是内涵深刻和富有巨大的包容性的,她赋予了中医学可以在各种思想浪潮的冲击中屹立而不可能被颠覆的巨大生机与活力。其二,诸多实例可以证明中医学的存在是基于其强大的优势基础上的,从民国时期废除中医发展西学的浪潮,国民政府没有将其从国民的日常生活中抹去,直至数年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麻提出中医为伪科学,以至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提出关于中医学多个问题与中医界人士的商榷,这些事件亦没有让中医学损伤丝毫。可以说中医学的发展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这批对中医存有偏见或认识不深刻或者认识肤浅的人士,其对中华文化是认识不够的。其否定中医,岂不是涂鸦中华文化。其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曾经说过:中医学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现在中医学可以说遍及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在湖北中医学院建校五十周年校庆的学术报告中说到:美国中医学校数目非常之多,而且其对中医针灸的认可程度非常高。韩日等东亚国家把学习中医作为非常神圣的事情,从事中医医疗也是可以受到患者尊敬的。正因为中医有着巨大的疗效优势,我敢说中医不会消亡,而且会走在诸多医学的前面,因为其宏观的辨证思维,可以作为现代医学的指导思想。我们拭目以待。
  六、谈中西结合之我见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到目前此种提法作为中医的发展出路,这位诸多打着这个旗号从医的医界人士的“借口”。可以说当初提出这种思想是对中西文化认识不够的基点上的。毫不客气的说正是因为这种思路中医的发展才走到今天的地步,这整整影响了数代人。中医界没有真正能够看重病、难病的医生或者说少之又少,尤其在当今。受他的影响院校教育更没有培养出响当当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继承,更何谈发展。中医学的发展需融入现代科技,亦需借助西医的各种先进诊疗手段,这不正体现中华文化及中医思想的包容性吗?“中西医结合之路”又怎能是现在的这种路子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又何尝把中医改造成现在洋非洋中非中这样一个“畸胎”。中西结合应结合的自然,何须人为多加干预。
  对于中医的发展,继承是前提,融入新知是后话。继承不仅是中医本身的内容继承,尚包括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继承,只有从母体中汲取更丰富的养分,发展才会更有活力。在此引用理学名家朱熹的一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其他文献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针刺疗效确切,笔者于2009年11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针灸门诊,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面瘫病程最短2天,最长20天,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病史,  2.临床表现  面部表情肌瘫痪、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眼裂增大、流泪、口角流涎、不能鼓腮。  3.治疗方法  3.
期刊
厌食又称不欲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多见于1~6岁小儿,个别可延及学龄期。长期厌食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危害很大。病程迁延不愈者,可使气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症,甚或影响生长发育转化为疳证。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被认为富裕社会儿童的主要摄食问题之一,只有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才有助于疾病的痊愈。  病案1  王某,女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加强眼睛的保养,显得更加重要。现介绍清肝明目效果显著,又容易办到的两种汤剂,供大家选用。  一、桑叶猪肝汤  【用料】桑叶15克,猪肝100克,盐适量。  【做法】先将桑叶、猪肝分别洗净,猪肝切片。把桑叶入锅,加水适量煎至汁浓时,去渣取汁。再把药汁入锅,放进猪肝,加适量盐,煮汤即可。肝病患者每日2次,饮汤食猪肝。健康人护眼可常食用。  【功效】疏风清热,清肝明目,补养肝血。 
期刊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乳房脓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是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一种。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法治愈及控制复发。此类患者发病率有愈来愈高的趋向。目前西医认为,手术治疗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一般脓肿切开引流术无法根治,亦因脓肿范围广泛,反复多次行乳房手术,导致乳房明显变形伤口久不愈合,最终切成乳房,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创伤。我科治疗病例
期刊
荨麻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发病率高,就诊率高,复发率高。西医治疗缓解容易,复发也容易,有的甚至终身反复迁延不愈。因而求助于中医者甚众,而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但由于来求于中医者往往多是顽固不愈的患者,因而其病机往往复杂难辨。然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又往往药到病除。笔者将其分为临床常见的五种证型分证施治,效果甚佳。  1.临床分型  1.1风邪袭表型  病例1汪某某
期刊
春天是养生的最好季节,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时节,树木发芽返绿,人体的气血从内向外运动,腠理开始疏松,冬季的寒冷在外没有消失,此时气候乍寒乍热,特别注重保护人体的阳气,不要受外来寒邪的侵袭,所以,古人云:“春夏养阳”。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天人合一”春天的气候与人体的肝密不可分,肝的功能为肝在季为春,主风藏血主疏泄,春天预防风邪为患,如内风、高血压、惊厥、外风、风寒风热
期刊
【摘要】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为临床治疗疾病和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而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是保证疗效、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对于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错误认识、中药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如何减少和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等探讨中药安全性有关问题,为中药安全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心电图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手指的6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pSS患者心脏损害临床症状以及心电图表现。结果:67例患者中40例有心脏损害临床表现患者(59.3%);67例患者中有40例心电图正常、大致正常患者(59.7%),27例心电图异常患者(40.3%)。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ss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了解妇女人群的健康水平,找出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及时给予治疗以保障女性健康,并制定出防治措施和相应的对策,切实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掌握妇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发病趋势,进一步做好妇女病的普查及保健工作,为妇女常见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我们对我区35-59岁已婚妇女(包括流动人口)妇检,查白带常规、宫颈刮片、乳腺红外线扫描、盆腔B超,并作登记分析;结
期刊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提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于1978年又重中“健康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且提出:“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医学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分化、交叉、渗透、综合,新兴的边缘学科的出现,特别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