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光对生菜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owang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植物工厂中水培生菜为试验对象,白光LED光源处理作为对照,在对照基础上添加不同光照度的远红光设置FR1处理[添加10μmol/(m2?s)远红光]和FR2处理[添加20μmol/(m2?s)远红光],研究不同远红光光照度对生菜生长、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FR1处理显著提高了生菜株高、最大叶面积、根系长度及干鲜质量;FR2处理的株高、根系长度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且生菜干鲜质量随着远红光照度的增加呈增长变缓趋势.FR2、FR1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但同时提高了光饱和点及降低了暗呼吸速率,有利于生菜干物质的累积.远红光处理增加了单位面积活性反应中心数量,增加了吸收与捕获的光能;随着远红光强度的增加,FR2处理的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OEC)遭受严重破坏,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显著降低,即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降低;且FR2处理用于热耗散的能量比例显著大于FR1处理.综上所述,在白光LED上添加10μmol/(m2?s)远红光可提高生菜产量.
其他文献
为探究耐高温萌发菌在模拟夏季高温条件下漆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与天麻种子萌发的关系.对4株萌发菌进行递增式耐高温驯化,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法、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萌发菌胞外酶活性,水琼脂法进行天麻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之间的酶活性及各菌株之间天麻种子萌发率存在明显差异,经过驯化的耐高温萌发菌4种酶活性和天麻种子萌发率均极显著高于各自对应亲本萌发菌(P<0.01),其中漆酶、木聚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分别是耐高温萌发菌SH-
农田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以及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农田面源污染是“十四五”的关注重点.本研究结合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新需求,指出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面源污染防控的有机结合点,重点阐述了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的建设目标、基本原则、适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并提出了当前农田灌排系统生态化改造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太湖流域生态农田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高标准农田的融合,助推中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为探究温度影响烟草叶片细胞壁建成的机理和烟叶品质的机制,连续2年设置不同温度(15℃、20℃、25℃、30℃)处理的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烟草叶片细胞壁物质含量和组成及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碳化合物在烟草叶片生长过程中及温度处理过程中发生了重新分配,随着烟草生长时间的延长,叶片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含量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糖、淀粉)含量大致表现为上升趋势;随温度升高,烟草叶片60 d时纤维素含量明显升高,而木质素含量及其占细胞壁总物质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