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视域下的美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模式的建构与改革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805565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欣赏课程是一门公共选修课程,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存在差异.目前,SPOC课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为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实现不同专业知识间的融会贯通,该文作者在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视域下,从前期模式改革、中期模式建立和后期模式的建构三个方面,探索建构并改革艺术欣赏课程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包装设计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越来越多样化.商品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推动了包装设计的不断发展,以契合包装为表现形式的包装设计在市场上应用广泛.该文阐释了契合包装在飞跃帆布鞋盒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现有包装,结合契合包装的设计原理,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以期为飞跃鞋盒包装设计提供全新的设计思路.
当前平面设计领域不断创新与变化,积极吸收各领域的优秀元素,充实自身的形式与内容,有效提升了美学效果.留白这种艺术技巧拥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和应用价值,分析这一形式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可以从强化主体、突出艺术效果等方面展开.该文以平面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为实例,同时结合相关的设计理论,就留白的实践应用展开深入分析.留白这一手法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一脉相承,是传达作品主题思想、升华作品艺术效果的优质选择,能够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
该文研究苏州拙政园建筑木雕装饰,分别从雕刻技法与工艺、表现类型、文化内涵等角度展开分析,探讨了场所精神与木雕建筑之间的关系.拙政园建筑木雕装饰的深厚文化内涵值得研究,感受“构园无格,借景有因”的造园思想和中国传统建筑纹样的深厚内涵,才能够将建筑元素正确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之中.
该文作者从自由与纪律这对矛盾的角度出发,分析美术课堂中由这对矛盾引发的几个问题:出不出示范例的问题;指导适切度的问题;美术课堂的时空限制问题;教与学的逻辑差异问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美术作为艺术学科的本身特性;师生关系的不对等;师生视角的差异;美术教学条件的限制.从美术课堂出发,美术教育应当把握自由的主旋律,适当辅以指导和范例;明确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视学生的艺术体验;拓展美术课堂的时空,解放学生的多种感官;让美术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