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本土原创歌曲《美丽的塔尔巴哈台》的“情”与“根”

来源 :当代音乐(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le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丽的塔尔巴哈台》是一首颂扬家乡的新疆塔城地区本土原创歌曲,在当地具有一定代表性,并至今不衰。本文通过对歌曲创作的文化生态背景进行梳理,追忆词、曲作家,分析歌曲创作背后的文化和情怀,探微歌曲创作根植于民族根性和精神内核的效力。
  [关键词]塔尔巴哈台;塔城;哈萨克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12-0048-02
  在中国西北边陲,有一个美丽而和谐的地方——新疆塔城,《美丽的塔尔巴哈台》是这一地区众多优秀原创音乐作品中最为重要的本土原创歌曲之一。作为20世纪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一首珍贵的音乐作品,这首民歌精品一经首演,就在当地广为传唱,至今不衰。笔者通过对歌曲创作背后的文化和情怀进行梳理分析,探寻歌曲产生的根植于民族根性和精神内核的效力,希望能为当今的歌曲创作带来一些启示。
  一、词、曲作者生平
  (一)曲作者巴达提·阿合买提江(1942-1999)
  巴达提·阿合买提江,男,哈萨克族,新疆塔城人,国家二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有生之年,他一直坚持进行音乐的创作、整理与研究工作。创作音乐作品300余首,征集民歌近400首。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涉及歌曲、舞曲、乐曲等多种领域,如《金山的花儿》(舞曲)、《高潮》(冬不拉曲)、《节日》(歌曲)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的名字也被编人《中国专家人名辞典》新疆卷第一卷。
  (二)词作者木拉提江·努尔(1935-1993)
  词作者木拉提江·努尔,男,哈萨克族,是新疆塔城托里县库普乡牧民,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族“功勋阿肯”,一生创作有诗歌作品250多首。1956年,他在当地的《塔城日报》上初次发表题为《心诗》的哈萨克文诗歌作品,之后,陆续有大量哈萨克文诗歌作品问世。具有代表性的诗集还有《美丽的生活》(哈萨克文)和《时代之歌》(哈萨克文)等。
  二、根植于心的哈萨克音乐基因
  哈萨克族音乐多属于欧洲音乐体系,作为中国北方主要的游牧民族,其音乐也具有浓郁的草原牧歌特点,这些音乐中的民族元素在巴达提· 阿合买提江作曲的歌曲《美丽的塔尔巴哈台》中得以体现。马思聪说:“一个作曲家,特别是一个中国的作曲家,除了个人的风格特色之外,极其重要的是拥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巴达提·阿合买提江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深厚民族情怀的作曲家,身为哈萨克族人,他的音乐创作总是融入哈萨克族的音乐元素,歌曲《美丽的塔尔巴哈台》中的哈萨克音乐基因就几乎流淌在每一个旋律线条中。
  从歌曲的调式特点来看,歌曲属于七声调式,具有欧洲音乐体系的特点,曲式结构是非再现的二部曲式;从歌曲乐句构成来看,各乐句小节数略有变化,不等长,体现出哈萨克族民歌中存在的句式长短自由的特点。如下图所示:
  从歌曲的旋律来看,呼唤性的音调和纯四度的音程关系运用,具有鲜明的草原牧歌特点;频繁出现四级音、七级音和小二度进行,与西方大小调体系中常见的旋律进行极为相似,这是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的又一体现。歌曲第一乐段大量运用哈萨克族民歌中常用的反复、模进与展开等创作手法,起伏流畅的旋律线勾勒出一番连绵不绝、绿色环绕的山地牧场景象,仿佛哈萨克牧民正赶着自己心爱的牛羊游走其中,牧羊放歌。
  第二乐段的音乐运用了大量纯四度和大二度旋律进行,节奏具有“前紧后疏”特点。这些旋律与节奏上的特点,无不鲜明地体现出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牧歌音乐特点。旋律第一乐句第一小节四度与二度的旋律上行组合“mi-la-si”至第二小节出现了两小节拖拍的高音“do”,将歌曲的情绪推向顶峰,带有典型的哈萨克族呼唤性的音调特点,既抒情又激动。最后,从七级音回到主音,歌曲终止,具有典型的欧洲音乐体系特点。
  巴达提·阿合买提江的众多音乐作品都能体现出他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从歌曲《美丽的塔尔巴哈台》中也能深切地感受到曲作者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厚情感,细腻委婉的歌曲旋律正是他内心真切情感的音乐表达。
  三、质朴真切的阿肯情怀
  词作者木拉提江·努尔用朴实的话语,礼赞家乡的一方土地和一方人文,抒发出塔城各族群众对家乡的依恋和对美好新生活的歌颂。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当时塔城人民的生活实际水乳交融。在感动人心的内心磁场和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牵引下,这首歌曲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歌词的写作也是词作者写作文风的一种体现。词作者生活的托里县有“诗人之乡”的美誉,当地的哈萨克族民间诗人众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那里的民间诗歌创作热潮涌动,产生很多高质量的哈萨克文诗歌作品。木拉提江·努尔虽身为一名普通的哈萨克牧民,却酷爱诗歌创作,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哈萨克族民间诗人、阿肯。他用哈萨克族传统的“哈拉约令”诗歌创作形式和规范,创作了这首歌曲的歌词,使歌词具有典型的哈萨克族诗歌的格律特点,这一诗体也是哈萨克族阿肯钟爱的一种创作形式。
  身为塔城地区托里县库普乡的一位哈萨克族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对牧场和家乡的土地更有着深深的依恋。因此,其诗歌创作也多以赞颂家乡和新生活为题也就不足为奇了。主歌部分第一段歌词(A):“美丽啊我的故乡塔尔巴哈台,青春的草原是我牧羊的地方,肥壮的牛羊马驼千千万万,你看那丰收的粮棉好像座座山。”用描述性的语言,向人们勾勒出一番美丽辽阔的草原景象。主歌部分第二段歌词(A):“可爱啊我的故乡塔尔巴哈台,群山环绕物产丰富,各民族和睦相处热爱生活,你看那石油滚滚汇成大海。”用“可爱”形容“塔尔巴哈台”,使塔尔巴哈台这个地方更多了一份亲切感,词作者用质朴亲切的语言继续讲述家乡的富饶与和谐。歌词中唱的“塔尔巴哈台”原本是一座山名,在新疆塔城市北部,西北延伸至哈萨克斯坦境内。这里是塔城市历史上建城之前,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驻守驿站,“塔尔巴哈”为“旱獭”之意,蒙语音译,“台”是当时清政府对关外驻守驿站的统称。塔尔巴哈台山一带环境优良,自古以来就有众多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此地安营扎寨,转场放牧,是塔城地区各市(县)牧民交叉共用的转场放牧选址地。就像歌中唱的一样,这里是牧民们“牧羊的好地方”。副歌部分(B)是对家乡情感的一种抒发,表达了塔城人民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和他们心中的自豪。   新疆塔城地区是我国“小聚居、大杂聚”民族分布特点的一个缩影,有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29个民族大杂聚在此地。历史上,这里又是众多游牧民族共同的家园,创造着灿烂的草原文明,因贸易往来、战争和历史迁徙等原因,使塔城逐渐形成现在的民族分布特点。在当地的各族群众沿袭着本民族的民俗习惯,又在频繁的族际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多元融合的地域文化特色,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有对这块土地共同的情感。古人云:欲流之长者,必先疏其源;欲木之荣者,必先固其根。这首歌词的创作是对他们真实生活的反映,虽出自一位哈萨克牧民之手,但却表达了塔城各族群众共同的心声,能够亲和民众,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故能根植于土壤,并欣欣向荣。
  结语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人文。歌曲《美丽的塔尔巴哈台》的创作摄取了词、曲作者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抓住了其赖以存在的文化土壤中的精神内核,具有民族根性,因而被广为流传。这对当今音乐(歌曲)的创作带来启示:音乐(歌曲)的创作只有扎根文化土壤,有“情”有“根”,才能使听者产生共鸣,让原创成为经典。
  [此论文的撰写得到新疆音乐家协会、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塔城地区音乐家协会会员、塔城地区额敏县文化馆馆长杰恩斯汗·吾拉孜毛拉(哈萨克族)、塔城市民间艺术家逯新生先生等前辈的鼎力帮助,诚挚感谢!]
  [参 考 文 献]
  [1]托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托里县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440.
  [2]木拉提江·努尔.时代之歌(哈萨克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1.
  [3]汪毓和.论音乐与音乐家[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60.
  [4]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市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5]塔城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地区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6]塔城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编.中国新疆塔城优秀歌曲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
  [7]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编.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M].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14.
  [8]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藏中国音乐音响目录 (录音磁带部分)[MT].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神舟2号”飞船顺利升空,再次引起人们对我国空间科学、载人航天的极大关注。rn前年发射的“神舟1号”主要是验证运载火箭和回收技术;这次“神舟2号”则是全方位考核 包括应
采用CFD分析技术分析水力转轮内的三维紊流场对于提高水力机械的性能及优化设计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k-ε紊流模型,模拟了水力转轮内的三
该文以水利部生活服务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对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进行了较细致的探讨。
为了保证一回路管道和设备的完整性,保证管道和设备支撑设计和合理性,应用ATHIS程序计算分析秦山二期核电站在失水事故工况下回路系统的热工水力瞬态变化,用FORCET 程序计算作用
水利大坝为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提高和加强水利大坝的安全与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要作用。该文回顾了中国水利大坝的安全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