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野生观花型地被植物调查及评价筛选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筛选出优良的野生观花地被植物应用于园林绿化,对杭州市辖区的野生观花型地被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结合文献查阅,整理出杭州市观花型地被植物名录,共计43科155属326种2亚种11变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名录中的植物进行评价分析,筛选出长萼瞿麦、蛇含委陵菜、三叶委陵菜、柔毛路边青、地菍、临时救等60种优良的观花型地被植物。野生观花地被植物的应用,不仅可丰富园林绿化材料,提升植物景观,突出地方特色,还可以保护生态安全,节约养护成本。
其他文献
金华市作为浙江省传统的葡萄优势产区,葡萄栽种面积已达7300hm2,品种主要为巨峰、红富士等,由于品种较少、上市期集中,近几年效益有所下降,种植面积逐渐萎缩。为进一步提升葡萄种植效益,调整葡萄品种结构、提高品质,2017年从河北省昌黎果树所引进了‘宝光’葡萄品种。该品种2018年开始挂果,经过连续3年的观察记录表明,该品种在金华地区表现果实大,着色良好,成熟期早,可溶性固形物高,丰产性好,易管理等特点,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生长,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的葡萄新品种,现对其引种表现及栽培技
研究温棚中不同秸秆还田对茄子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混处理对茄子农艺性状促进作用明显,尤其在茄子生长的中后期。相比对照,栽后50和75 d茄子的株高、主干高和茎粗分别增加19.6%、23.0%、6.7%和8.8%、3.8%、9.5%,茄子叶片长、叶宽、叶柄长和叶片数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3.3%、6.0%、18.0%、6.2%和5.3%、2.2%、6.4%、18.4%;西红柿残秧、植混和菌混还田处理茄子果长、果径、单株果数和单果重高于对照处理,其中西红柿残秧还田处理效果最好,较对照处理分别提高25.3%、
为研究浙江省水稻品种的耐迟播性,为救灾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秀水519、甬优1540、甬优7850、嘉优中科3号、甬优4550、浙粳152、浙粳96为材料,研究这些品种在不同播期下的产量和生育特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产量均随播种期推迟而下降,综合来看,秀水519、甬优4550、甬优1540的耐迟播性和丰产性较好。
近年来,武义县主栽的翠冠梨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坐果率参差不齐,年份间产量波动较大。梨是典型的异花授粉果树,不良气候或管理不善花器发育差、授粉品种花期不遇、花期遇高温或长时间低温阴雨等因素,均容易造成坐果率低。而正常年份坐果率很高,疏果工作量大,难以疏果到位。探索确保适当坐果率,又不致于结果过多的适用技术,十分迫切。
菌根(Mycorrhiza)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植物与真菌的共生现象,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与植物形成的共生体最为广泛,约80%的陆生植物可形成丛枝菌根,是土壤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功能微生物[1]。AMF通过侵染进入植物根系皮层,在皮层细胞间形成菌丝,在皮层细胞内形成丛枝和泡囊结构。
观赏羽衣甘蓝是一种常用的观叶园林植物,但其叶片呈色机理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羽衣甘蓝红叶和白叶材料不同部位的叶片(内叶和外叶)进行转录组分析,共获得89.58 Gb的有效测序数据,87%以上的序列能够比对到甘蓝参考基因组上。通过对红叶和白叶材料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在内叶和外叶中分别鉴定到3726和285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665个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此外,我们在羽衣甘蓝中鉴定到175个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其中有25个为差异表达基因,而基因Bo3g024670(C4H)、Bo6g100940(M
水稻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是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抓手.通过调查江山市水稻病虫害防控体系的现状,并从基层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和智能化设备
建立离子色谱分离电导检测法分析水体中K+、Na+、Ca 2+、Mg 2+4种盐离子的含量变化,进一步分析风信子、水仙花和观音竹3种观赏类水培植物对盐离子的吸收利用率以及动力学拟合方程,建立离子吸收的动态模型,为植物培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观赏类水培植物对地表水中Na+、Ca 2+、Mg 2+的吸收符合幂函数模型。水仙花对Na+、Ca 2+<
以早香柚和麻步文旦为材料,比较毛笔点授、花粉液体喷授和干粉喷授3种人工辅助授粉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在2个受试品种中,毛笔点授和干粉喷授的坐果率、果实种子数和果实内裂率均无显著差异;在麻步文旦授粉试验中,相比毛笔点授,液体喷授的果实种子数显著降低,果实内裂率显著增加。为减少干粉喷授时的花粉用量,进一步比较2种花粉稀释剂的应用效果,发现以花药壳粉碎物为稀释剂时授粉效果较好,坐果率、果实种子数和果实内裂率与毛笔点授和纯花粉干粉喷授比较无显著差异。
德恒油900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油蔬兼用型早熟双低油菜品种,为进一步完善德恒油900配套栽培技术,为油蔬兼用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开展了不同采薹次数对德恒油900农艺性状、菜薹、菜籽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采薹处理使德恒油900初花期、终花期推迟,生育期延长;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及菌核病危害程度均不同程度降低,一次分枝数增加。只采1次薹对菜籽产量影响不大,甚至还可增产。随着采薹次数增加,菜薹产量、总收入、纯收益不断增加而菜籽产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