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革命(续)

来源 :个人电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n10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NET中国评测中心·《个人电脑》实验室
  上期专题的有关内容重点向各位读者介绍了酷睿(Core)微架构所采用的全新技术。此后,我们对Conroe系列双核处理器进行了全面测试。在测试中Conroe力压群雄,表现出了惊人的性能。
  本期内容主要包括对英特尔965芯片组的介绍以及对Conroe系列处理器测试的详尽分析,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如何组建Core 2 Duo平台提出了一些建议并通过测试加以印证。
  
  为核心革命铺路
  英特尔965Express系列芯片组
  
  伴随着酷睿2处理器的发布,英特尔带来了开发代号为Broadwater的新一代965 Express系列芯片组,揭开了新一代英特尔x86计算平台的序幕。同现有的945系列芯片组相比,965 Express系列的整体功能有了全面的提升,搭配的南桥也从ICH7升级到更先进的ICH8系列,这套组合带来大量的先进技术特性,将进一步提高酷睿2处理器桌面平台的竞争力。
  965系列的定位
  英特尔此次发布的965 Express系列芯片组共有P965、G965、Q965和Q963等四个型号,其中P965和G965主要定位于消费和娱乐市场,而Q965和Q963则定位于企业用户、用来构建Averill平台。
  在主要技术特性方面,四款965 Express芯片组都基本相同,只是由于定位不同、在细节配置方面有所差异。作为965 Express家族中的主力,P965可支持533、800及1066MHz前端总线的处理器——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除了支持酷睿架构的酷睿2处理器外,现有的LGA 775封装的双核Pentium D/XE、单核Pentium 4/Celeron处理器也都可以配合965 Express芯片组使用,因此用户可得以实现非常平滑的架构过渡。在内存配合方面,P965可支持双通道DDR2-533、667及800方案,内存控制器本身也经过改进设计,因此P965的内存效能将高于目前任何一种英特尔芯片组。
  G965和P965的功能基本相同,两者差别仅在于G965整合了GMA X3000图形核心,而P965为非整合芯片组。Q965同样为整合产品,但它整合的是GMA 3000图形核心、规格低于G965的GMA X3000,毕竟Q965定位于企业办公市场,而办公用户对3D性能向来都没有什么要求。
  与此同时,Q965可支持iAMT主动管理技术,借助这项功能,企业内部的IT管理人员可以实现方便的远程维护和系统管理。至于Q963,则是965 Express家族中定位最低的一款,它仅能支持DDR2-533/667内存,而无法对DDR2-800提供支持,所整合的图形核心也是简化的GMA 3000。
  965 高速芯片组特色技术
  引入大量的先进技术是965 Express芯片组的一大特点,如前所述,这些技术分别是Intel Fast Memory Access快速内存访问、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X3000图形核心、Clear Video视频播放加速引擎、新一代矩阵存储技术、QST静音系统技术、iAMT主动管理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从各个角度提高了整个平台的性能并为用户创造了更为人性化体验。
  
  快速内存访问
  Intel Fast Memory Access Technology
  在酷睿2处理器中,英特尔引入一项名为“Fast Memory Access”的快速访问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内存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缩短了内存访问所需的步骤,并加大内部传输频宽,最终达到提高内存系统性能的地步。
  
  新一代整合图形核心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X3000
  在过去的一年中,ATI和NVIDIA纷纷推出图形效能卓越的整合芯片组,而英特尔对应的产品一直没有脱离老旧的GMA950体系,再加上年底Vista系统现身,如果无法对其提供理想的支持,终端用户显然不会买帐。鉴于此,英特尔对965 Express的整合版本G965作了重大升级,引入了名为“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X3000(简称GMA X3000)”的 新一代整合图形核心来代替传统的GMA950。
  在3D引擎方面,GMA X3000比GMA 950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具备硬件Pixel Shader 3.0和Vertex Shader 3.0运算能力,彻底摆脱了顶点生成运算需要依赖CPU的历史。同时,GMA X3000拥有硬件Transform & Lighting(T&L)单元,避免无法独立完成转换和光照运算的缺陷。API方面,GMA X3000将完全支持Direct X 9.0c、Sharder Model 3.0和OpenGL 1.5 API,完全支持32位双精度浮点运算,同时支持HDR效果。
  
  数字影像加速引擎
  Intel Clear Video Technology
  在视频播放能力方面,英特尔之前的整合芯片组远不及ATI和NVIDIA的对应产品,主要原因在于后两者都具有专业的视频播放加速引擎。在G965的GMA X3000图形核心中,英特尔也终于引入一项名为“Clear Video”的视频加速技术,大大提升了G965芯片组在视频领域的竞争力。
  
  矩阵存储技术
  Intel Matrix Storage Technology
  支持新一代矩阵存储技术(Matrix Storage Technology)是ICH8-R南桥的一大特点。首先,在接口规格方面矩阵存储可支持SATA 3Gbps和NCQ功能,并提供四个内部接口和两个外置的3Gbps eSATA接口,这意味着搭载ICH8-R南桥的主板都可以直接采用eSATA接口来连接外部硬盘。其次,新一代矩阵存储技术可支持RAID 0/1/5/10等四种阵列模式,其中RAID 5模式可满足企业用户对安全性和性能的双重要求。第三,除了单纯的阵列模式外,矩阵存储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构建混合型阵列。
  
  实现系统的静音运行
  Intel Quiet System Technology
  965 Express系列芯片组在系统静音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该系列产品都可支持一项名为“Intel Quiet System Technology”(QST)的静音系统技术,即由芯片组直接获得CPU的运行温度信息,然后“告诉”风扇以何种方式进行运转——由于酷睿2处理器的TDP功耗仅为65瓦,加上精确控制的QST技术,风扇可以始终保持在最低噪音模式下运行!从英特尔的实际展示来看,该项技术作用十分明显,相信将会受到终端用户的热烈欢迎。
  
  体验革命:酷睿2测试
  酷睿为双核处理器插上翅膀
  
  在谈及酷睿微架构和酷睿2处理器的崭新特性的同时,我们相信广大读者也非常热切地希望了解到这些新特性究竟能够给大家的实际生活和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而要解答这个问题,丰富全面的产品测试毫无疑问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正因为此,CNET中国评测中心·《个人电脑》实验室拟定了一系列测试方案并付诸实施。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在介绍酷睿微架构的同时,分门别类地穿插介绍多种类型的测试情况并对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相信,借助这些涵盖领域全面、涉及内容广泛的评测,广大读者一定会对崭新亮相的酷睿2处理器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而对于那些勇于尝鲜的发烧用户,本文的数据毫无疑问将是难得的参考。
  
  测试方案及平台
  为了全面考察酷睿2处理器的性能,并在不同档次间分别与竞争对手产品做出性能对比,我们有针对性地挑选了相应的测试平台,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测试方案。总体来说,它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尖峰对决和中高端对抗。
  在尖峰对决部分,我们将Core 2 EE X6800与Athlon 64 FX-62进行对比,旨在考察两大处理器厂商的技术实力。在中高端对抗部分,我们将重点放在了Core 2 Duo E6600、E6300和Athlon 64 X2 4800+、4200+以及3800+的比较上,测试目的在于考察Core 2 Duo系列处理器的性能水平。
  在这两部分测试中,为了保证其他硬件不构成性能瓶颈,我们在配件的使用上都尽可能选取性能较强的型号。
  在主板方面,我们为酷睿2处理器选择了英特尔顶级主板D975XBX,并使用华硕M2N32-SLI DELUXE主板与Athlon 64 FX-62配合。其他Athlon 64 X2处理器均使用华硕M2N-E主板进行测试。
  出于性能与稳定等多方面考虑,显卡方面我们为英特尔和AMD的顶级平台配置了华硕EXTREME N7800GTX。在中高端测试平台中我们选择了技嘉7600GT SILENT-PIPE II显卡,这款显卡在散热上采用无风扇设计。两根热管从显示芯片分别引出,其中一条热管将热量传递至显卡另一侧,由机箱风扇辅助散热。另一条热管将热量引导至相邻的机箱PCI接口板,通过机箱内空气流动使散热鳍片降温。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技嘉7600GT SILENT-PIPE II显卡十分稳定,既保证了良好的性能又十分安静,其设计确实表现出了独到之处。
  考虑到顶级平台中内存规格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我们选择了金士顿的旗舰产品HyperX DDR2-900 1GB套装以避免瓶颈。而在中高端平台上,我们则使用两条金士顿DDR2-667 512MB内存。
  在具体测试方法方面,我们将其纵向划分为了五大组成部分:基准测试、实际应用测试、游戏性能测试、多任务性能测试,以及功耗的有关测试。在接下来的几个部分中,我们会对最终的成绩和结果作更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体验革命:酷睿2测试
  标准考察:基准测试
  
  在基准测试中,我们使用的主要是目前得到业界广泛认可的专业测试软件,其中包括:SYSMark 2004 SE、WebMark 2004、PCMark05以及3DMark06。
  SYSMark 2004 SE和WebMark 2004主要通过模拟用户实际操作来对处理器平台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是我们评判处理器性能优劣的主要手段。而PCMark05与3DMark06的测试相对来说更具理论意义,同样是处理器性能对比的依据。
  
  尖峰对决
  在这部分测试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恐怕就是SYSMark 2004 SE测试了:虽然事先已经有些心理准备,但Core 2 EE X6800在该项目中得到的346分的高分还是让我们大为震撼。毕竟在以往的测试中,我们从未遇到超过300分的分数。这种优异的表现恐怕要归功于酷睿微体系架构的高级智能高速缓存技术。因为在SYSMark 2004 SE的测试过程中会频繁调用不同软件,进行复杂的操作,并在各个任务中切换窗口,而处理器在若干任务间切换的执行效率与缓存容量及存取方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此外,预测算法是否科学也将直接影响处理器在这类操作中的性能。而这恰恰是酷睿微体系架构的过人之处。
  此外,在WebMark 2004的测试中,X6800的优势得以进一步体现,较FX-62性能强约40%。而在PCMark05与3DMark06的测试中,X6800的CPU子项得分均把对手FX-62远远甩在身后。除保持在整数运算的一贯优势外,X6800在游戏中广泛使用的浮点运算上也具有惊人的性能,超过FX-62处理器约20%。
  
  中高端对抗
  在中高端平台的测试中,我们不难看出Core 2 Duo E6600的测试成绩全面超越了以Athlon 64 X2 4800+为代表的AMD双核处理器。E6600的得分平均高出AMD Athlon 64 X2 4800+约20%。
  即便是主频率仅为1.86GHz的Core 2 Duo E6300处理器,也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性能—它在基准测试中得到的部分分数甚至超过了Athlon 64 X2 4800+。而与Athlon 64 X2 4200+相比,除了3DMark06的CPU得分基本持平外,其他测试E6300均大幅度胜出。其中WebMark 2004的测试成绩尤为突出,高出对手约15%。显然,当Athlon 64 X2 4200+都已在性能上与E6300拉开如此大的距离时,相对更低的Athlon 64 X2 3800+就更难对其发起挑战了。
  
  体验革命:酷睿2测试
  模拟你的生活:实际应用测试
  
  在数字家庭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同时,多媒体处理也随之更加广泛的成为家庭日常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到便携式音视频播放器,大到具有高清播放能力的家庭影院,从简单的音频压缩再到高清视频的转换,无疑对处理器多媒体性能再次发起了挑战。针对多媒体应用,我们也选取了一些非常典型的应用软件,并通过这些软件对处理器性能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在测试中,我们通过Magix Mp3 Maker 2005 Deluxe和Lame 3.97这两款软件分别对一段标准WAV格式音频源进行转换,记录各平台完成转换所消耗的时间并以此作为测试成绩。而Photoshop CS与DivX 6.1则用于帮助我们了解处理器平面图形及视频处理能力的优劣,此外我们还借助3DMAX对系统的相关专业性能进行了测试。
  
  尖峰对决
  在最高端配置的对决中,Core 2 EE X6800处理器毫无悬念的赢得了胜利,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均大大的领先于对手Athlon 64FX-62。在传统的TMPGEnc测试项目上,X6800完成测试的时间较Athlon 64 FX-62快约16%,除此之外的测试项目中,X6800均较对手性能强约20-30%。而这其中3DMAX测试结果的差距最为明显,X6800竟比Athlon 64 FX-62少消耗近一半的时间。专业应用的性能对设计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从测试结果看来X6800性能之强,着实让人刮目相看。显然,这款处理器不仅能轻松胜任常规应用,更是专业设计人员的得力助手。
  
  中高端对抗
  在中高端平台的测试中,Core 2 Duo E6600全面超越对手,与AMD Athlon 64 X2 4800+差距十分明显。综合各个测试项目的成绩可以看出E6600性能强于对手20%以上。其中,在DivX视频转换中,E6600的优势更是达到了34%。
  定位于主流的E6300处理器虽然主频相对较低,但是在测试中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除Windows Media Encoder略逊于Athlon 64 X2 4800+外,其他大部分测试项目都超越了来自AMD的竞争型号。在这样的性能优势下,与Core 2 Duo E6300处于相同市场定位的Athlon 64 X2 4200+和3800+在未来的市场对抗中恐怕将是困难重重。
  总的来说,在实际应用测试的比拼中Conroe大获全胜。
  
  体验革命:酷睿2测试
  游戏爱好者的关注焦点
  
  目前主流游戏基本以大型3D游戏为主,而对于一般2D游戏而言较低配置就可以胜任了。所以在游戏测试项目的选择上,我们特别挑选了时下最为流行的几款大型3D游戏。
  我们进行游戏性能的测试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考察处理器性能对游戏效果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其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目前主流游戏对处理器的依赖程度。
  
  尖峰对决
  从游戏测试结果呈现的规律不难发现,所选几款游戏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处理器性能相关度不高的游戏,最典型的是《魔兽争霸3》。这类游戏的特点是在配置相同显卡下,使用不同处理器对游戏效果影响微乎其微。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处理器性能,因此对这类游戏不再做分析。而第二类便是与处理器的性能有一定联系的游戏了。从测试数据来看,受处理器性能影响比较明显的游戏有《雷神之槌4》、《反恐精英:起源》和《FIFA 2006》,我们将重点比较这三款游戏。
  在最高端的对决中,由于采用了GeForce 7800GTX显卡,游戏运行的平均帧率较高,这样使得处理器平台间性能差异更为明显。我们不难发现Core 2 EE X6800的游戏性能十分突出,三款游戏的测试结果均比对手高出10帧以上。其中《反恐精英:起源》测试结果的差异最大,达到了近50帧。在最高端的对决中,一向以高游戏性能标榜自己的Athlon 64 FX-62也最终败下阵来。
  
  中高端对抗
  综合来看,我们不难发现Core 2 Duo E6600对各类游戏均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不论被测游戏是否依赖于处理器性能,最终都能得到理想的得分。根据我们多次测试求平均值的评分方式推断,即便是十分微小的得分差异也并非由误差造成的。因此我们认为从统计的角度来看,E6600处理器的游戏性能确实可圈可点。
  此外,测试数据表明,E6300也在多数游戏测试项目中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即便与Athlon 64 X2 4800+相比也没有丝毫的劣势。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采用全新酷睿微体系架构的酷睿2系列处理器仰仗着自身的全新技术,在游戏性能上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终于迎来了运算应用和游戏应用的双赢局面。
  
  体验革命:酷睿2测试
  挑战极限—多任务测试
  
  在日常操作中,不可避免的使处理器同时进行两个或多个任务的处理。最为常见的办公应用中,用户时常需要频繁的在各个应用程序间切换。对于从事平面设计、网页制作这类工作的人来说,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更具实际意义。我们知道诸如PhotoShop、Flash等平面设计软件对处理器资源的占用量是非常大的。当处理器计算渲染一个比较复杂的图像时,传统单核处理器占用率近乎100%。此时其他工作只能停滞下来,等待渲染处理的完成。而双核处理器拥有较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使得两个或更多工作得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多任务应用不仅只在工作中才有实际意义,在家庭娱乐中也同样有很广泛的应用范围。比如在家中进行视频编缉或转换处理的同时欣赏高清电影,再比如一边为便携式音视频播放器转换多媒体文件,一边进行文件压缩或者病毒扫描。总的来说,多任务应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采用全新构架的酷睿2系列处理器不仅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智能内存访问技术,还将二级缓存的存取模式改为共享并运用全新的存取算法。共享的二级缓存可以使核心之间通信更为灵活有效,而全新的存取算法也使得处理器核心访问数据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所以酷睿微体系架构所采用的诸多新技术是提升多任务处理性能的根本保证。
  
  尖峰对决
  最高端对决中Core 2 EE X6800的多任务测试继续保持着对竞争对手Athlon 64 FX-62的优势,在五个测试项目中全面胜出。其中,在高清晰视频播放+TMPGEnc的测试中Core 2 EE X6800比对手快约15%。即便在“残酷”的高负载测试下,Core 2 EE X6800仅用317秒便完成了测试,比对手的391秒性能强约19%。
  
  中高端对抗
  在对Core 2 Duo E6XXX处理器的测试中,Core 2 Duo E6600也毫无悬念的再次击败Athlon 64 X2 4800+。我们通过测试发现,酷睿2处理器在高负载时的性能明显优于Athlon 64 X2处理器,某些项目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至35%。
  多任务测试酷睿2处理器大获全胜,这当然离不开全新构架并配合使用先进技术为其带来的强大多任务处理能力。共享高速智能缓存技术使处理器核心数据吞吐量得到大幅提升,这一点在酷睿2处理器多任务性能的测试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体验革命:酷睿2测试
  高性能背后的故事:关注功耗
  
  目前处理器的功耗主要以TDP——设计发热功率来衡量,顾名思义,TDP表示当处理器处于全负荷工作状态时所产生的热能。处理器毕竟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电子器件的集合体,工作在高频状态势必会释放大量热能。然而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我们知道,TDP并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处理器功耗。 处理器功耗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处理器内各元件正常工作所消耗的电能,其二便是电流效应在阻性元件上产生的热能。不难看出设计发热功率TDP数值上要低于处理器实际功耗。那么TDP具有什么意义呢?TDP主要用于指导处理器散热设备的选择。处理器在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热量无法靠自身完全散发掉,只能依赖散热设备辅助工作。而散热设备设计散热功率应高于处理器的TDP指标,这样才能保证处理器不会因为过热无法正常工作或烧毁。
  对于不同的用户群体,处理器功耗高低也有着不同的意义。一般来说,处理器TDP指标决定了散热设备的类型、尺寸、噪音等一系列参数,其中普通用户更关心的是噪音问题。家庭用户已经无法忍受机箱发出的咆哮声,而新一代酷睿2处理器的桌面型号(Conroe)的TDP指标仅为65W。与TDP值超过100W的Pentium D系列处理器相比,酷睿2处理器采用的节电技术很好的遏制了漏电流所产生的发热问题。简单来说你不必再为那恼人的噪音而考虑额外购买庞大的散热器了。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重要系统崩溃带来的损失是无法衡量的,而较低的工作温度无疑将使得系统更加稳定。像网吧这类高强度的应用模式,较低的功耗不仅降低了电力支出,稳定的系统也大大节省了设备维护的成本。
  
  测试方法概述
  酷睿2系列处理器的TDP标称仅为65W,前文中我们介绍过TDP这个参数的实际意义,那么TDP的大幅降低和酷睿2系列处理器的真实功耗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呢?我们也带着同样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测试方法。
  从处理器供电原理来看,+12V是最基本的供电来源。由于电源+12V不仅为处理器提供电力,主板上的很多单元也依赖+12V的输出,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测试电源+12V的输出功率来对处理器功耗做出评判。我们转变思路,将不同型号处理器安装于一套标准测试平台上。考察各配置的系统总功耗,从另一个角度去考察处理器的实际耗电情况。此外,主板芯片组与主板上集成的各类硬件,如声卡、网卡等设备也是存在电能消耗的。为了尽量减少干扰因素,我们为英特尔与AMD平台分别选择了一款附加功能较少的主板,并在BIOS中关闭不相关的附属硬件。
  测试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两段高清晰视频播放附加视频转换作为处理器负载。选择这种处理器负载主要出于下几方面的考虑:首先为了避免系统中其他设备,如硬盘、显卡功耗过高,负载应尽量仅作用于处理器。其二,单一执行复杂计算而实现满载并不能调用处理器缓存的全部资源,而多任务应用则需要内存与处理器协同工作,数据缓存交换更为频繁。其三,相对满载后某一固定时间段,我们认为记录处理器完成相同计算量时的瞬时功率值更具参考性。而通过视频压缩软件,我们很容易选择一个记录点。本次功耗测试我们统一在视频压缩进行至45-50%时记录测试成绩。
  
  功耗测试结果
  从测试结果来看,酷睿2系列处理器的系统功耗仅为130W左右。Core 2 Duo处理器中各型号如E6600、E6300,虽然主频率有很大差异,但对系统功耗并无明显影响。即便是主频高达2.93GHz的顶级处理器Core 2 EE X6800,也并没有出现功耗大幅上升的情况。
  相对酷睿2系列处理器,AMD Athlon64 FX-62的系统功耗达到了185W,而Athlon 64 X2系列各处理器系统功耗也普遍在150W左右。酷睿微体系架构先进的节电技术,使得酷睿处理器在不失性能的前提下有效的将功耗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除处理器满载功耗测试外,我们还进行了一项有趣的测试。我们另外对处理器工作时的表面温度进行了测量。在使用相同测试平台、散热器的前提下,将温度传感器埋于散热器的底部。通过测试我们发现,Pentium D 820从空载到满载处理器表面温度上升了近12摄氏度,而Core 2 Duo E6600的表面温度仅上升4摄氏度。这项测试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酷睿微体系构架充分降低了动态功耗,这与功能单元的动态激活、关闭等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酷睿2之旅从何启程
  Core 2 Duo平台系统搭建指南
  
  在看完前面各部分的内容后,相信每个人都会为酷睿2的魅力所折服。此时,出现在大家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一定是“我何时才能体验到酷睿2处理器所带来的震撼感受呢?”
  其实,这个目标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遥远。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酷睿2处理器上市的定价将与当年Pentium D上市时的价格相当。其中,目前已发布型号中规格最低的Core 2 Duo E6300将被定价在1500元左右。虽然对于一个普通大众来说这是一个偏高的价位,但对于急于尝鲜的发烧友来说,它已经具备相当大的吸引力了。
  从规格上看,E6300主频1.86GHz,拥有2MB二级缓存,前端总线1066MHz。除了缓存容量略小外,在功能上并没有缩水,增强型SpeedStep(EIST)、英特尔虚拟化技术等支持一应俱全。对于中高端用户而言,可以说是一款性价比上佳的产品。
  在确定了这个前提后,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为E6300选择一个怎样的搭档了。
  谁是最佳搭档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技术资料来看,可以支持酷睿2处理器的英特尔芯片组有i975,i965,i945和i865四种。不过,尽管如此,在为Core 2 Duo E6300选择一款合适的主板时,我们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
  首先,i975是定位在高端平台的芯片组,因此基于该芯片组的主板产品(如Intel D975XBX)的价格通常居高不下。如果使用它来搭配定位主流市场的E6300显然有些奢侈。
  其次,i965是随酷睿2处理器一起发布的新型芯片组,不过它的亮点在于主动管理技术、内存管理优化、矩阵存储等特性的增加上,对于性能提升的贡献并非很大。由于是新产品,目前市场上P965芯片组主板可选的型号较少,且价格较高,大厂产品普遍在千元以上。因此它们现在依然还是性价比不高的选择。当然,随着965的普及,我们相信这一局面很快就将改变。
  在965方兴未艾的同时,不少厂商已经在市面上销售支持酷睿2处理器的945芯片组主板。这些产品不论是规格还是特性都非常齐全,最为关键的是它们的价格适中。而且,从我们的测试结果来看,其性能表现与965、975的主板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可以说是目前E6300处理器最为合适的选择。
  除此之外,相关厂商还推出了采用i865GV芯片组的主板来支持酷睿2处理器。但是对于大多数用户我们并不推荐采用这这种组合,毕竟865GV不支持PCI-Express显卡的特性对许多用户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不过,如果手头还拥有高端AGP显卡,这种解决方案无疑是最为经济的选择了。
  其他组件
  在内存的选配上,1GB以上的内存自然是我们的推荐方案,毕竟Windows Vista将于今年底至明年初发布。目前从用户的普遍反映来看,Windows Vista Beta 2对内存容量要求非常高,即便在开机空载状态下仅系统就夺去了近400MB内存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内存容量自然是尽量高些为佳。
  就内存类型来说DDR2-800毫无疑问将使系统性能更加优秀,然而与DDR2-667相比,其性能的提升并不足以使之成为值得花费更多去追逐的对象。目前这两类内存512MB容量单条价差超过100元,且如选配改良版i945P主板就更没有使用DDR2-800的必要了。因此,DDR2-667是目前最为合适的内存规格选择。
  
  酷睿2之旅从何启程
  E6300:现在就出手
  
  对比平台
  考虑到Core 2 Duo所定位的市场以及AMD双核处理器的定位划分及即将到来的降价可能产生的变化,在AMD的产品线中,我们选择Athlon X2 3800+和4200+两个型号作为与E6300的对比对象。与此同时,我们还选择了此前一段时间英特尔双核产品线的两款产品Pentium D 930和820作为参考,帮助广大用户对英特尔双核处理器的纵向发展情况建立直观的认识。
  基于实际配置情况,在主板方面,我们对于所有英特尔处理器的测试均在华擎ConroeXFire-eSATA2上完成,它采用Intel 945P芯片组,支持1066MHz前端总线,拥有4条支持DDR2-667的内存插槽,目前市场定价在800元以下;对于AMD处理器,我们的测试均在MSI K9N Neo-F上完成,它基于nForce 550芯片组,目前市场定价在700元左右。
  在显卡方面,我们选择了目前性价比更高的nVIDIA GeForce 7300GT,虽然其性能相对我们此前各部分使用的7600GT要低,但节省下来的资金还是可以弥补由此造成的损失——除非你对3D游戏的效果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而在内存方面,我们的配置方式与此前保持了一致,即使用1GB DDR2-667,毕竟低规格内存的差价相对已经非常小了。
  
  结果分析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英特尔双核处理器产品线的性能演变,从测试结果不难看出,E6300的出现,将英特尔双核产品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坦率地讲,这也给用户的选择出了个不小的难题,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当的价格差异,但是如此明显的性能提升,也许足以值得大家为此增加一笔投入了。
  再看看Core 2 Duo E6300与来自AMD的两款竞争对手之间的情况。总体来看,E6300依然延续了前面各个部分所表现出的优势。除了在3DMark06的测试中Athlon 64 X2 4200+的得分略高于E6300外,后者不论是在基准测试,还是在实际应用程序中,都表现出了15%~20%的优势——在WebMark 2004测试中,E6300相对3800+的优势更是高达25.8%。而在游戏测试中,虽然显卡因素会起比较大的作用,但E6300在四项测试中还是全面压过了4200+和3800+这两个竞争对手,其中在《雷神之槌4》的测试中,其优势甚至接近10%。显然,在各个应用领域,E6300都没再给对手留下什么机会,唯一的对抗方法也许就只有不断降低价格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为什么《个人电脑》能够历经十三年风雨,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傲视群雄?
期刊
作为替代前一代MacBook的新作,新款MacBook亮相之后似乎并未带来预想中的轰动效应。除去外观、显示卡以及一些细节上的更新之外,似乎感觉不到更多令人心动之处。当然,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是有过程的,比如只用眼睛看很难直接体会到一体成形的机身结构在强度方面带来的好处;至于这种加工方法在成本和效率上带来的结果则更不在用户的考虑范围之内。就像苹果电脑主管工业设计的高级副总裁Jonathan Ive在
期刊
随着DVD刻录技术的不断成熟,配备DVD刻录机的台式机已经很常见了。不过这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来说却并非必然,而时时存任的数据备份、共享需要,产生了对外置刻录机的需求。成熟的刻录机生产厂商均有具有自身特色的外置刻录机产品线,不过这些产品往往有一些共同的“小缺陷”。不少超便携外置刻录机虽然体积小巧,但必须使用独立电源供电,让这些产品的便携性大打折扣。丁去年创立“容天”品牌的三星,近期推出的SE-T08
期刊
编辑评价  diNovo键盘的输入感受没的说,罗技今年发布的两款键盘产品——眩光键盘和diNovo都是电脑使用者的最佳输入武器。只不过对于这款产品来讲,我个人认为其价格有些高,毕竟没有拉开与眩光键盘之间的差距,尽管使用起来非常惬意,但diNovo与眩光相比还是有些狭小,这体现在你要适应比较偏左的键盘布局。
期刊
在民用级蓝光产品正式上市之前,光存储厂商们面对的情况很尴尬。目前基于红光技术的DVD刻录机已经相当成熟了,升级空间狭小。这种情况导致众多厂商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各家厂商近期将升级重点放在了对多种格式的支持上。  先锋的DVR-110EXL是一款可以支持所有格式刻录的产品—包括DVD-RAM。这款产品的外形设计延续了先锋之前的产品设计风格,包括
期刊
如果你知道四千多元钱就可以买一台投影机,会不动心吗?没错,是时候买你的第一台投影机了!    两年前我们同样是进行经济型投影机的评测,那时候产品的价格基本上在一万元上下,几乎是这次参加测试产品价格的两倍,而性能却不及现在的这些产品,无论是亮度还是色彩方面都已经今非昔比,甚至功能方面也有所加强。所以单从产品角度来看,现今的这些经济型投影机就非常值得购买。那么它们性能特性究竟怎样,它们适合哪些人的需要
期刊
随着CPU的功率不断提升,与之配套的散热器体积也越来越大。虽然众多散热器生产厂商采用各种方式来减小CPU风扇的噪音,比如用大扇叶、低转速的散热风扇来代替高转速风扇等等。但这些方法收效甚微—毕竟风扇在长时间工作后的损耗才是噪音产生的主要原因。风冷散热方式在长时间使用后散热鳍片中的灰尘也会严重影响散热效果。种种不良现象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越发严重。最终,用户只能更换一个新的风扇来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这一
期刊
Canon LASERSHOT LBP 5200在产品设计上秉承了佳能一贯的设计精巧、做工细腻、简单易用等特点。LBP 5200是一款相当紧凑的产品,看上去比常见的微波炉仅在纵深的尺寸上大了一些,机身的线条主要以弧形为主,富有时尚元素而又不失沉稳。稍有遗憾的是,LBP 5200的基本型仅提供了一个125页容量的多功能进纸托盘而没有配置标准的纸盒,这意味着在使用它时,你不得不保持进纸托盘的打开状态,
期刊
富士施乐DocuPrint C525A是一款入门级彩色激光打印机,它的身材小巧,整机重量仅24.5公斤(不含耗材),配合机身底部两侧设有的抓牢装置,一个人即可进行搬放,满足偶尔移动的需求。它采用了300MHz 的主处理器和一片ASIC图像协处理器,标配64MB打印内存(最大可以扩展到576MB),引擎标称打印速度为彩色5ppm、黑白25ppm。与许多入门级产品为降低成本而对接口进行简化不同,C52
期刊
如果你的彩色输出量很大,并且对目前入门级彩色激光打印机的速度总不满意,那么了解一下OKI C3200n后再下结论。在本次专题评测中,它高达12PPM的彩色打印速度给我们的测试工程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客观性能测试方面,C3200n完成全部的测试项目仅用了16分15秒,是入门级产品中最快的选手。  C3200n的控制面板上配置了一个双行显示(英文字符)的LCD显示屏,配合2个状态指示灯,用户可以方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