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人才培养的启示

来源 :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试点建设以来发展迅速,但在从传统本科教学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当前应用型大学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模式还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本研究通过对比中澳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两所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国内应用型大学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大学的做法,明确应用型大学定位,精简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156-03
  2018年12月26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东莞理工学院问鼎中国应用型大学第一位。2018年底,“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最好学科排名中,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居第92名,这是该学科首次进入榜单,也是东莞理工学院首个进入全国前100名,且排在前50%的学科。东莞理工学院自2015年9月开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东莞理工学院正在努力构建国内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目前应用型大学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但是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用于新问题的解决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见长。迪肯大学是由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顶尖级大学,在各大全球大学排行榜中,稳居世界大学前2%,并被QS评定为5星级大学,有全澳第三的毕业生就业率。本文以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与东莞理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介绍两国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差异,及我们可从中获得的启示。
  一、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一)培养目标
  1.迪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迪肯大学的网络安全学士学位为网络安全专业人员提供了符合行业需求的网络安全素养和技术技能,包括调查和打击网络犯罪与网络恐怖主义的技能的训练。数字世界是我们生活、工作、交流和经营业务的中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是,提供这些服务的数据和系统必须由具有强大网络安全素养和技术技能的专业人士加以保护。无论是与社交网络上的朋友保持联系,在线支付账单,还是使用水电,我们都依赖于安全的网络系统来保证我们的机密信息的安全。政府、军队、金融机构、医院和其他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网络攻击,而具备确保网络安全所需技能和能力的人员严重缺乏。
  本课程将教学生如何识别、诊断、分析和管理网络安全,涉及的范畴包括计算机罪行及数码取证、评估软件安全漏洞、设计安全数据库、保护操作系统、评估及加强網站的安全、将安全要求融入新发展、设计安全网络架构、进行风险评估及回应网络安全事件。课程使用专门的软件来实践真实世界的网络攻击和响应场景。因此,学生将有机会反思在工作环境中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以及可能适用的各种解决方案。该学位侧重于技术元素,使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方面有很强的技能,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并能够有效应对来自数字空间的迫在眉睫的威胁和挑战。在这个数字空间中,相互连接的车辆、无人机、智能家居设备、移动和可穿戴设备以及健康装备蓬勃发展。这门课程还将帮助学生培养强大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书面和口头沟通技能,使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IT专业人士。
  本专业的职业选择包括安全分析师、项目经理、安全系统经理、密码编码员、业务分析师、顾问、安全系统开发人员或程序员、信息安全审计人员、执法人员或IT安全工程师。完成本学位课程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获荣誉学士学位。作为该学位的毕业生将有资格获得澳大利亚计算机协会(Acs)——澳大利亚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行业专业协会的专业认可,作为会员,学生的技能、专业发展机会、人脉和信息资源将得到国际认可。
  2.东莞理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培养目标
  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与360企业安全集团、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进行产学研合作,着力培养适应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够熟练运用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具备较强从事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较全面的安全防护、安全策略制订管理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学风严谨,有较强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如下:
  (1)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网络空间安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应用开发、科学研究等类型的工作;
  (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持续发展潜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强化与国内外大学及研究机构交流,开拓学生宏观视野。
  3.培养目标比较
  从上面两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迪肯大学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更加具体、明确,学生对该专业有更直观的理解,也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东莞理工学院对该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更加全面,但较笼统,学生很难从该表述中理解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该学什么,能做什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方面不够清晰。
  (二)毕业要求
  1.迪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毕业要求
  知识和能力:对IT学科(包括其动态环境)有广泛、一致的了解,对项目管理原则有详细的了解,对IT安全有深入的了解。能设计、开发、执行IT系统及软件,并在一个或多个IT专业领域应用业界标准。获得深入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行业公认的标准和最佳实践,为系统、网络、数据的开发、实现和管理提供安全解决方案。   沟通:在IT技术范畴内,运用多种文字、图像及书面方法进行沟通,以传达、推动及影响IT技术的转变。
  数字技术素养:利用一系列数字技术及信息来源,发掘、分析、评估、选择、处理技术及非技术信息。
  批判性思维:能运用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技术技能和成熟的判断来评估专业IT信息,识别问题,分析用户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能将理论结构、技能和批判性分析应用于真实世界和定义不明确的问题,并开发创新的IT解决方案。
  自我管理:将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专业实践和在IT领域进一步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具有适应性、自主性、责任心和作为实践者与学习者的个人责任。运用反思实践和自我批评技能,为自己未来的持续专业发展做计划。
  团队合作:作为不同IT团队的一员,遵循有效团队合作的原则,在广泛的范围内展示自己的责任。
  全球公民:应用专业和诚信的标准,以及负责任的态度,服务于本地IT技术的发展、设计和管理。
  2.东莞理工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毕业要求
  为使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上述的3点核心培养目标,本专业拟在为期4年的本科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能力:
  (1)掌握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能够设计与执行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实验,具备分析解释数据的能力;
  (3)能够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相关工程项目所需技术、技巧及使用工具的能力;
  (4)具有研究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领域基本理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备计划管理、协调、领导、团队合作与沟通整合的能力;
  (6)能够了解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新视野,具有创新精神;
  (7)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持续自主学习的能力;
  (8)尊重专业伦理,具备人文素养及社会责任。
  3.毕业要求比较
  两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毕业要求都是以国际工程认证的核心能力要求为标准,体现了毕业要求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三要素。在这一点上,国内应用型大学一直在与国际接轨,使培养的人才达到国际工程认证标准。
  (三)课程安排
  迪肯大学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需修满24学分,通常每门课1学分,即至少要修读24门课。这24门课程中包括17门必修课+7门选修课,且这24门课程全部为专业课,没有一门基础课,连数学都没有。大多数澳大利亚高校是三学期制,大多数学生选择每学期学习4门课程,通常每年学习两个学期,但也可以选择3+3+2,每年学习三个学期,每年8门课程,三年即可获得学位。
  东莞理工学院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需修满155学分,共60门必修课+11学分选修课,选修课一般每门课3学分,因此选修课至少4门。这64门课程中同样也有24门专业课,其余则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等。
  这里我们注意到两校课程安排中专业课都是24门,可见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两校有一致的要求。但从课程数量上看,迪肯大学的学生每年只需修读8门课程,而东莞理工学院的学生每年平均要修读16门课程。显然,东莞理工学院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要比迪肯大学的学生宽,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迪肯大学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掌握和实践所学的专业知识。
  (四)培养模式
  迪肯大学的课程一般只向学生介绍基本理论和概念,不注重理论深度,不深入探究理论原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密码学课程为例,该课程介绍了从罗马时代的恺撒密码到21世纪初发明的高级加密标准(AES)密码,但仅限于基本原理的介绍,不详细说明其数学原理。其课程重点是教学生使用现代对称加密方案加密和解密信息,并将其应用于移动电话网络和付费电视等的加解密中。
  东莞理工学院的培养模式则是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中既介绍基本理论和概念,也探究其理论原理,分析理论的推导及证明。在密码学课程中,除了介绍古典和现代密码系统的基本原理,还会介绍密码代数学等。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古典密码、对称密码、非对称密码的一般设计方法和基本应用,为进一步进行密码理论研究及密码工程技术实施奠定基础。同样的学时里,东莞理工学院只能指导学生将主流加密算法应用到字符串或文本文件的加解密中,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系统中。
  二、对国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应用型大学定位
  国内应用型大学试点建设以来,教学组织开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增加课内实验学时、增加实践类课程、进行校企合作及建立产业学院等。但日常教学中还是强调学术的先进性,课程安排也要体现本学科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对教师也是以学术性标准来考核。这种学术上的追求偏离了应用型大学的定位,无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且过多的理论介绍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毕竟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要直接参加工作,而实际工作中对理论知识的要求非常少。借鉴迪肯大学的办学定位,应明确应用型大学以应用性为主要办学定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性定位。研究型大学致力于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而应用型大学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层次的科研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标配,而应用型大学则对“双师型”教师、企业教师有更多的需求。
  (二)应用型大学评价指标
  应用型大学的评价应以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是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均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要评价指标。而人才培养的指标中又以杰出师资和杰出校友为主,很少对学生应用能力进行评价。澳大利亚高校培养的学生,其应用能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应以此为借鉴,改革大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应用型大学的应用技能指标,引导并培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
  (三)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大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标准。国内应用型大学虽开始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学时和实践类课程等,但往往没有和现实的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多的是教会学生理解某个知识点或掌握某个工具的使用,缺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大学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的介绍与现实的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现实系统中的问题。
  (四)课程的精简
  目前國内应用型大学还是在努力追求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希望把更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进展都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教了学生很多东西,但由于课程过多,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熟练掌握并应用所学知识。借鉴澳大利亚大学的课程安排,应用型大学应该减少课程设置,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实用知识的介绍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上。同时,也给学生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学生的创造力不是在课堂上由教师灌输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掘的。
  三、结语
  澳大利亚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国内应用型大学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方面。受文化传统、教育制度等制约,国内应用型大学不可能全盘照搬国外的教学模式。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跟国内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想法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合理安排课程,减少课程设置,同时,国内应用型大学应明确自己的定位,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加以区分,突出培养特色。最后,应用型大学的评价体系也应尽快完善,以助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核反应堆安全类课程是目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核行业对核安全人才有不同的技能需求这一现状,西安交通大学开展了本一硕一博多层次核反应堆安全类课程建设的研究,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输送的核反应堆安全人才在核电站安全文化、核电厂系统操作、安全分析软件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达到其相应的培养要求与目标。 
期刊
[摘 要]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保障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论文以湖南农业大学—普洱学院联合培养模式为例,从特色趋同、文化适应、互利共惠、政策完善四个角度对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留学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探析,希望为提高留学生教育培养质量提供经验。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一带一路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
期刊
[摘 要]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纲领,是培养过程的设计、建构与管理。论文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要性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要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东南大学的具体做法,并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的难点和不足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操作性。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
期刊
[摘要]目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个体心理咨询及团体心理辅导等,其往往存在实践性不足、重补救轻发展、教育方法单一、课程针对性欠缺、教育连贯性差等现实问题。研究依托“心路領航”项目进行积极探索实践,通过以“心”为主题的“健康之路”“学习之路”“发展之路”三部曲领航学生成长成才,打造心理育人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育人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论文通过对西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部分课程实行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情况及效果进行简要介绍,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以期为相关实验教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与教学融合;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期刊
[摘要]在理清建构的基本观点、教学设计模式与方法后,以化学与社会中硅的教学为例,通过进入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来介绍建构主义理论在硅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指出在应用建构主义指导教学时,应注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建立良好的、生生合作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論;通识教学;化学与社会;应用  
期刊
[摘要]道德教育是个人和社会走向文明的过程,其不仅是知识传送的手段,也是文化和价值观培育的延伸。在教育活动中,训练学生对不道德行为或事件进行反事实思考是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能诱发道德情绪,增强道德批判,并促进道德行为意向的产生。利用反事实思维进行道德教育,需关注性别差异,并可通过在课堂上善加操控心理模拟,把握授课材料道德性及时效性而得到实现,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  [关键词]反事实
期刊
[摘 要]论文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剖析,分析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从强化德育人才的培养、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提出 “德育与能力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中,对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进行介绍,为其他院校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德育
期刊
[摘要]邓强元长篇小说《走出象牙塔》的出版,为当下中国文艺界“致青春”热潮再添一把新火,成为当下广西文艺界“致青春”的生动表达。虽然《走出象牙塔》面世的时间有点“姗姗来迟”,但是作者在创作题材上的求新求变,在叙事策略上的长焦审视,以及对文学精神故乡的虔诚朝圣,使小说呈现出别样的意味,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值得读者去探索与思考。当然,正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走出象牙塔》也不可避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竞争压力更加激烈,经济学人才培养标准也日益提高。课题组通过分析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总结了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取得的各项成效,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T’型经济学人才,强化经济学专业国际化教育”的相关优化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