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晶A球粒织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的合成与液晶性能研究

来源 :液晶与显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小分子蓝相小板块液晶(反,反)-4-丙基-4-乙烯基双环己烷(3HHV)为液晶基元,通过与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产率为78%。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HNMR)X'J单体和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证实了单体中双环己烷结构和双键的存在,说明了硅氢加成反应近于完全;通过热失重分析仪(TGA)分析了单体和聚合物的耐热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台偏光显微镜(PO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单体和聚合物的液晶行为进行分析,证实了二者液晶
其他文献
分子间氢键棒状手性液晶因其兼具手性液晶奇特的光电性能和氢键液晶的便捷制备以及独特的外界刺激响应性,在功能材料、非线性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一直是
从传输线电压与电流方程出发,对显示阵列的2T1C型驱动电路,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在综合考虑栅信号传输电路中多种参数的基础上,求解了栅信号电压函数表达式;仿真并计算了栅信
采用Cs2CO3∶Alq3/MoO3作电荷产生层,制备出高效双单元串联型叠层有机发光器件。双单元叠层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性能受电荷产生层MoO3的厚度影响很大。当MoO3厚度为30nm时,叠层
提出了一种利用六氯乙烷给取代芳烃引入氯原子的方法。将取代芳烃在低温下制成锂(钾)试剂,再与六氯乙烷反应,可以得到较高转化率的氯代芳烃。分别对邻位无氟原子取代基、单氟原子
为了分析PDP列驱动芯片的能量恢复效率,提出了2种分析模型。DPLD(double-channel p-type lateral extended drain MOS)管是列驱动芯片中能量恢复电路的核心元器件。CRC(电容-电
Re(Ⅰ)配合物能够产生较好的自旋轨道耦合,其内量子效率在理论上可以达到100%,比荧光材料高3倍。因其具有相对短的激发态寿命、室温下高的磷光量子效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8月由广东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立项。实验室主任由郭旗教授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祝世宁院士(南京大学)担任,
将具有低介电常数的丙烯酸酯树脂作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钝化层整合到阵列基板中。与传统的SiNx薄膜(ε≈7)相比,丙烯酸酯树脂钝化层具有平坦的表面,其低介电常数(ε≈4.5)可
快门式3D液晶显示是目前的市场主流,改善其串扰问题可以提高显示品质。文中描述了一种采用预充电和充电方式进行像素数据写入的侧边式LED背光快门眼镜3D显示装置。配合背光LE
为了更好地增强图像的细节信息、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提出了基于子层分割对比度拉伸算法。根据直方图特征将其平均分为4个子层区域,在每个子层中根据其灰度值概率密度之和的大小对灰度区域进行拓展或压缩。为了防止灰度区域被过分压缩或拉伸,引入了约束因子α。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中央处理器,采用组合逻辑对本文算法进行建模。在得到直方图统计结果的基础上,算法可在一个时钟周期完成,相比于流水线操作时间减少了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