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技术育在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但是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以及对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关注,目前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不明确、职业态度消极、诚信水平逐渐下降的例子比比皆是。文章提出并研究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很有必要,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现状
中职学校在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就业态势良好,一些工作岗位经常会出现招不到人的现象。但是一部分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却与社会及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案例1:南京某职业学校某同学,四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被学校推荐到某单位实习,在单位参加岗前培训的第一天,培训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不认真听讲,玩手机上的游戏,培训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便与老师发生了言语上的冲突。此后单位的人事主管与其谈话,他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理直气壮地说:“不干了”,就擅自离开了实习单位。
案例2:南京某职业学校某同学,被学校推荐到某汽车美容装潢公司实习,实习几天后,班主任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同学已不在单位实习,电话联系的过程中,得知因为工作性质学生有时需要在户外,学生的父亲认为这个实习单位不好,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太辛苦。班主任于是又与其父亲电话联系,父亲的情绪比较激动,言语态度也不友善,并告知班主任不要再让其孩子到这家单位实习。原来是学生家庭原住址被动迁了,分到了好几套房产,并拿到了一笔拆迁补偿费,家庭经济条件优厚,家长不希望孩子在外吃苦受累。
案例3:南京某职业学校某同学,在工作中,因贪图小利,置公司利益而不顾,而被开除。此学生从事的是汽车销售顾问工作,公司规定销售出去一辆汽车提成100元,销售一份汽车保险提成50元,此学生认为公司给的提成太低,如果顾客购车成功后,他就会介绍顾客到别的公司买汽车保险,这样他就可以拿到比50元多一些的提成,无视公司的规章制度及纪律。
这几个案例就是南京某职业学校的某专业五年制(五年制,初中起点,学生在校理论知识学习四年,在单位实习一年,方可毕业。)的中职学生在实习、就业中的一些表现。从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实习就业中,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案例1中的同学职业理想不明确,不能够珍惜实习机会,实习态度不认真,无视单位纪律;案例2中的同学,家长不能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也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示范;案例3中的同学,将个人私利看的较重,没有正确的义利观。
我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地相互关系,就形成了一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爱米尔?涂尔干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专著中曾说过,职业伦理越发达,职业群体自身的组织就越稳定、合理。
为了深入地了解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而揭示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道德缺失现象及原因,本论文对南京市某职业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即将走向实习岗位)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4份,回收率98.8%,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8%。为增加调查的真实性及客观性,又走访并调查了一些相关的用人单位,并对部分学生及家长进行了访谈,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职业理想模糊
职业理想从始至终贯穿着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在确定正确的职业态度之前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的职业态度可以保证我们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并形成职业良心,以达到更高的职业道德境界。确立志向,就有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学习和工作就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是中职学生成才和成人的开端。
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不明确,在工作中不能较好地爱岗就业。针对中职学生的问卷中有一题目问道:“你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是()”结果有37.35%的学生是因为“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有10.41%的学生是因为“家庭困难”,有17.96%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是“父母的选择”,有13.06%的学生是因为“受朋友的影响”,有8.37%的学生“希望能够早点进入社会”,只有12.86%的学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是因为“有自己喜欢的专业”。通过这一组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时,因种种原因而非真正喜欢自己的专业选择了中职学校就读,这又从何谈起职业理想呢?(见图1-1)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就业也感到迷茫,在对“你思考过自己以后的就业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98%的学生从没有想过自己以后的就业,31.84%的同学对自己以后的就业感到困惑,18.16%学生是家长以后帮助解决就业问题,16.33%的学生是以后再说,24.69%的学生还没有给自己定位好。以上调查数据说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会考虑就业问题,而大部分人要么从未考虑,要么由他人帮助解决,完全不用自己操心,41.02%的同学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面对将来的就业。(见图1-2)
职业理想的模糊,就业的迷茫,这势必导致中职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想干等等。职业态度就是我们劳动的态度,它能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状态,也能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态度。我们的职业态度既受客观因素影响,也受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因素一般是社会环境、政治制度、企业等;主观因素主要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等。
职业责任缺失
职业责任既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也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职业责任,主要是指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问到“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这一问题时,有40.21%的人选择“工作态度不积极主动”,有43.30%的人选择“对薪酬要求过高”,有51.23%的人选择“频繁换工作”,有39.35%的人选择“缺少奉献精神”,有43.21%人选择“责任感不强”。这些数据说明现在的中职学生比较注重个人利益,责任感缺乏。(见图2) 其实中职学生的事业和生活,都是与个人的奋斗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相连的,正如一首歌里面所唱到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幻想工作中不拼搏、不努力、走捷径会有好“收成”,中职学生正处在个人成长进步的关键时期,尤其要处理好工作事业和物质利益的关系,不能私心太重,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要具有强烈责任感。
职业忠诚度缺乏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衡量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之一。在对学生的调查中,问及“请问你对目前中职学生诚信水平的评价是()”,有27.96%人选择“大多数人不讲诚信”,有30.61%人选择“大多数人讲诚信”,有15.71%人选择“有班主任监督就讲诚信”,有25.71%人选择“看情况”(见图3-1)。而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问到“您认为中职学生的诚信水平是”这一问题时,有5.15%人选择“非常高”,有27.84%人选择“比较高”,有25.77%人选择“一般”,有41.24%人选择“不高”。通过两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中职学生自己还是用人单位,都认为目前中职学生的诚信水平不高,急需提高。(见图3-2)
认真工作,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工作,即工作态度认真,也就是要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工作中不迟到早退,主动做好自己工作中分内的事情,尽职尽责;反之工作中消极、懒惰、推诿等,是不认真工作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态度和行为,这是用人单位比较反感的,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克服。
在我们人类的道德文明的进程中,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它对我们个体的发展、企业的成功、甚至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前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生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从事某种职业中度过的。评判一个人在职场中的获得成功发展的标准,一般不是他的客观条件是否具有优越性,而是他是否具备并且遵守了从事这一职业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胜任工作基础。我们从事职业活动,既是对社会承担职责和义务,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职业道德所包含的认识功能、激励作用和沟通职能,使具备并遵守它的职业人获得稳定的工作机会,取得个人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同时也促进了个人思想的提高与完善。可见,职业道德不仅在职业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职业道德就是用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职业行为的出发点就是从自己和他人考虑。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我们一切职业行为的根本方法就是要考虑别人,以个人的思想体会别人,然后在实际的行动中要有利于别人,拿别人比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中职学生作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这种职业道德现状是令人不满意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利于的社会的进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更不利于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现状
中职学校在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就业态势良好,一些工作岗位经常会出现招不到人的现象。但是一部分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却与社会及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案例1:南京某职业学校某同学,四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被学校推荐到某单位实习,在单位参加岗前培训的第一天,培训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不认真听讲,玩手机上的游戏,培训老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便与老师发生了言语上的冲突。此后单位的人事主管与其谈话,他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理直气壮地说:“不干了”,就擅自离开了实习单位。
案例2:南京某职业学校某同学,被学校推荐到某汽车美容装潢公司实习,实习几天后,班主任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这位同学已不在单位实习,电话联系的过程中,得知因为工作性质学生有时需要在户外,学生的父亲认为这个实习单位不好,在外面风吹日晒的,太辛苦。班主任于是又与其父亲电话联系,父亲的情绪比较激动,言语态度也不友善,并告知班主任不要再让其孩子到这家单位实习。原来是学生家庭原住址被动迁了,分到了好几套房产,并拿到了一笔拆迁补偿费,家庭经济条件优厚,家长不希望孩子在外吃苦受累。
案例3:南京某职业学校某同学,在工作中,因贪图小利,置公司利益而不顾,而被开除。此学生从事的是汽车销售顾问工作,公司规定销售出去一辆汽车提成100元,销售一份汽车保险提成50元,此学生认为公司给的提成太低,如果顾客购车成功后,他就会介绍顾客到别的公司买汽车保险,这样他就可以拿到比50元多一些的提成,无视公司的规章制度及纪律。
这几个案例就是南京某职业学校的某专业五年制(五年制,初中起点,学生在校理论知识学习四年,在单位实习一年,方可毕业。)的中职学生在实习、就业中的一些表现。从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实习就业中,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案例1中的同学职业理想不明确,不能够珍惜实习机会,实习态度不认真,无视单位纪律;案例2中的同学,家长不能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也不能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示范;案例3中的同学,将个人私利看的较重,没有正确的义利观。
我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地相互关系,就形成了一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爱米尔?涂尔干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专著中曾说过,职业伦理越发达,职业群体自身的组织就越稳定、合理。
为了深入地了解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而揭示中职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道德缺失现象及原因,本论文对南京市某职业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即将走向实习岗位)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4份,回收率98.8%,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8%。为增加调查的真实性及客观性,又走访并调查了一些相关的用人单位,并对部分学生及家长进行了访谈,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职业理想模糊
职业理想从始至终贯穿着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在确定正确的职业态度之前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的职业态度可以保证我们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并形成职业良心,以达到更高的职业道德境界。确立志向,就有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学习和工作就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是中职学生成才和成人的开端。
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中职学生的职业理想不明确,在工作中不能较好地爱岗就业。针对中职学生的问卷中有一题目问道:“你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是()”结果有37.35%的学生是因为“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有10.41%的学生是因为“家庭困难”,有17.96%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是“父母的选择”,有13.06%的学生是因为“受朋友的影响”,有8.37%的学生“希望能够早点进入社会”,只有12.86%的学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是因为“有自己喜欢的专业”。通过这一组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时,因种种原因而非真正喜欢自己的专业选择了中职学校就读,这又从何谈起职业理想呢?(见图1-1)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就业也感到迷茫,在对“你思考过自己以后的就业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98%的学生从没有想过自己以后的就业,31.84%的同学对自己以后的就业感到困惑,18.16%学生是家长以后帮助解决就业问题,16.33%的学生是以后再说,24.69%的学生还没有给自己定位好。以上调查数据说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会考虑就业问题,而大部分人要么从未考虑,要么由他人帮助解决,完全不用自己操心,41.02%的同学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面对将来的就业。(见图1-2)
职业理想的模糊,就业的迷茫,这势必导致中职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对待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想干等等。职业态度就是我们劳动的态度,它能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状态,也能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态度。我们的职业态度既受客观因素影响,也受主观因素影响。客观因素一般是社会环境、政治制度、企业等;主观因素主要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专业技术水平等。
职业责任缺失
职业责任既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也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职业责任,主要是指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问到“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这一问题时,有40.21%的人选择“工作态度不积极主动”,有43.30%的人选择“对薪酬要求过高”,有51.23%的人选择“频繁换工作”,有39.35%的人选择“缺少奉献精神”,有43.21%人选择“责任感不强”。这些数据说明现在的中职学生比较注重个人利益,责任感缺乏。(见图2) 其实中职学生的事业和生活,都是与个人的奋斗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相连的,正如一首歌里面所唱到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幻想工作中不拼搏、不努力、走捷径会有好“收成”,中职学生正处在个人成长进步的关键时期,尤其要处理好工作事业和物质利益的关系,不能私心太重,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要具有强烈责任感。
职业忠诚度缺乏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是衡量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基本标准之一。在对学生的调查中,问及“请问你对目前中职学生诚信水平的评价是()”,有27.96%人选择“大多数人不讲诚信”,有30.61%人选择“大多数人讲诚信”,有15.71%人选择“有班主任监督就讲诚信”,有25.71%人选择“看情况”(见图3-1)。而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问到“您认为中职学生的诚信水平是”这一问题时,有5.15%人选择“非常高”,有27.84%人选择“比较高”,有25.77%人选择“一般”,有41.24%人选择“不高”。通过两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中职学生自己还是用人单位,都认为目前中职学生的诚信水平不高,急需提高。(见图3-2)
认真工作,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员工都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工作,即工作态度认真,也就是要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工作中不迟到早退,主动做好自己工作中分内的事情,尽职尽责;反之工作中消极、懒惰、推诿等,是不认真工作的一种表现,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态度和行为,这是用人单位比较反感的,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克服。
在我们人类的道德文明的进程中,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它对我们个体的发展、企业的成功、甚至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前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人生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从事某种职业中度过的。评判一个人在职场中的获得成功发展的标准,一般不是他的客观条件是否具有优越性,而是他是否具备并且遵守了从事这一职业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保证,也是胜任工作基础。我们从事职业活动,既是对社会承担职责和义务,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职业道德所包含的认识功能、激励作用和沟通职能,使具备并遵守它的职业人获得稳定的工作机会,取得个人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同时也促进了个人思想的提高与完善。可见,职业道德不仅在职业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职业道德就是用来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职业行为的出发点就是从自己和他人考虑。我们要想成为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我们一切职业行为的根本方法就是要考虑别人,以个人的思想体会别人,然后在实际的行动中要有利于别人,拿别人比自己,学会换位思考。中职学生作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这种职业道德现状是令人不满意的。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不利于的社会的进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更不利于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