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式教学法是每位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法,但是提问式教学法如果提出的问题不恰当,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结果,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合理的使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提问式教学法;历史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68-01
  一、什么是提问式教学法
  提问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和学生双向提问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突出了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驱动因素,通常在教学过程的开始阶段,由教师提出问题作为课程的一个引入,然后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地提出和所讲课程相关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提问的重要性
  首先,课堂提问,通过教师的问、学生的答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突出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辅助引导的生本教育形式;其次,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增强了自我在众人面前的胆量、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问题的思考的维度变得更加广泛,提高了自身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学生对问题大胆的思想和敏锐的思考对教师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获得教学相长的快乐。
  三、提问式教学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提问的问题设置要能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重难点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头疼但是又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备透教材、备透学生,针对重难点设置提问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更好更透彻地理解知识点。比如在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这一章节的内容时,课前可以给学生有关诸子百家的文章和有关介绍诸子百家的书籍,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构建,然后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以下的问题导入教学中:
  (1)为什么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到现在还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2)孔子创立的儒学是怎么样形成和发展的呢?(3)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主张有哪些?(4)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是怎么样由“百家争鸣”演化为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的呢?(5)“百家争鸣”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6)为什么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不被采纳呢?
  通过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知道,以上问题已经把这一章节的重难点都涵盖在里面了。问题中大部分是关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着重突出了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利用史料教学,一方面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掌握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2. 提出的问题要有新鲜感和启发性的特点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并不是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提问起来的学生多,也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问的问题应有启发性的特点,不是什么问题都随便问。有的教师就有这样的习惯:一上课,刚把多媒体课件打开在大屏幕上就开始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几课?它的题目是什么?”学生回答之后,他又接着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大屏幕上写着呢!”像这类问题就是明知故问,削弱了教育的价值,不仅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会让学生认为没有思考价值,纯粹是浪费时间而产生反感情绪。相反,采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在讲中国古代史“秦朝的统一、强盛与灭亡”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1)大家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吗?《霸王别姬》讲述的又是谁的故事呢?(2)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中国呢?(3)怎样看待秦朝在我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4)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5)我们应该怎样从秦朝衰亡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首先用传说的故事和历史故事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然后不是让学生从书上勾出秦帝国兴亡的原因,也不是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换了一个角度来问,把书本内外、历史与现实、古人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既明白了如何全面地看待一个历史事实,又明白了“以史为鉴”的道理。
  3. 教师应该“因材施问”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普适性,能够帮助大部分学生解决问题,能够控制在大部分学生所能回答的范围之内,切忌仅仅将目光盯在几个得意门生身上,对于其他同学不管不顾。同时,教师的提问要让学生有答、想答、能答、敢答,设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逐步渗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把学生问得不知所措、不知所云,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4. 对学生的回答采取积极地态度——激励法的应用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的回答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即使是很偏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师也要给予学生鼓励,表扬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轻易的给予否定,会导致学生丧失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激励法在这里的应用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兴奋状态的法宝,它会促进学生善思好问习性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注重“望、闻、问、切、诊”,教师也是帮助学生治疗“知识问题疾病”的人,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合理利用提问式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对历史课教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达到教有所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保罗·D·埃金.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了一门新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这是一门强调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探究、自己实践、自己体验的课。所以,我一直认为,在这门课中,是最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一
针对本厂生产废水污染的特点,参考同行业治理废水的经验,采用仪表检测pH值、机械吸泥、压滤除渣等先进设备和新型工艺,对本厂污水处理站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当前,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学校德育的复杂化。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发展观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对高中生的德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对此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反思。本文将用心理学的策略对高一班级建设中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一、提出目标,以“归属感和需要”作为班级管理的理念  (1)满足学生对“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要归属于某个群体或组织。高
以硅钨酸作催化剂,4A分子筛为脱水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乙酸和异戊醇直接合成乙酸异戊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微波辐射功率、时间、乙酸与异戊醇物质的量比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
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裂解副产品碳九是成分较为复杂的混合物,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组分进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组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含量,较好地解决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同样是一项工作,由于处理方法不同,呈现的局势也大不相同。往往为:一边是剑拔弩张,一边是鸟语花香;一边是悬崖嶙峋,一边是小桥流水;一边是强势高压,一边是春风化雨。这种情况的出现大抵与一个人的修炼、修养有关。那么,在工作中怎样才能避免剑拔弩张、悬崖嶙峋、强势高压的局面出现,使工作在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春风化雨中顺利完成呢?我认为就需要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非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刚接触计算的低年级阶段,计算教学尤为重要,即便是进入中高年级,数学和各个领域基本都离不开计算。因此,我们教师要努力创造成才条件,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其进一步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宝浪油田属中小型低孔、低渗透特殊轻质油藏类型油田,针对其特点及所处区域环境现状,配套采用了油气全密闭集输,确定了以中压浅冷(丙烷制冷方式)的轻烃回收工艺;干气用于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