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测度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基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系统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测度方法,并运用此方法以1997—2005年度三峡库区为个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该协调度测算方法能有效判别区域内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程度和不同发展阶段特征,这对于协调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协调度;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7)06-0001-05
  
  “协调”一词既为动词也为名词,当其作动词使用时,从动态的角度看“协调”是指调整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从比例失调到按比例发展,从不同程度的不平衡到较平衡的过程;而当其作名词使用时,从静态角度看是指在发展演化过程中系统之间或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一致。其中。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有序与和谐的程度可定义为“协调度”。
  研究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两系统的协调度问题对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总量的增长具有现实意义。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两者具有重要的互动作用,产业结构升级通过要素市场、投资的乘数效应、资源的空间转移来推进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的发展又对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具有支撑、拉动和载体作用。两系统协调发展与否,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否持续、健康与稳定。
  本文从系统论视角切入来研究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两系统的协调问题。在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系统评测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提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测度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1997—2005年度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
  
  一、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指标处理
  
  (一)指标的选取
  测度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度。涉及两个经济子系统,城镇化发展系统和产业结构演进系统。而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都具有多维性,使用任何单一指标都难以准确反映其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笔者在注重指标全面性、动态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指标评测体系。
  


  


  
  三、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评价
  
  (一)指标赋权与标准化处理
  根据已构建的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系统评测指标体系,运用AHP和复相关系数法对系统中各层指标进行赋权(表2)。在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评价层指标中的人口密度和第三、第二产业产值比两指标不能简单地定义其指标性质,因此本文在对这两个指标标准化时特别采用小数定标规范化方法。它是通过移动属性A值的小数位置,将属性A的值映射到[0,1]之间,用小数的科学表示法来达到规范化的目的,计算公式为ν=A/10',其中j是使max(|ν|)成立的最小值。
  


  
  (二)协调度测算与结果解读
  依据协调度测算方法,对处理后的指标进行计算,得出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值如表3所示。本文借助SPSS软件求得相关系数矩阵R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得到各指标复相关系数,协调度公式中的调整系数K=4,α=γ=1/2,在计算过程中所涉及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于历年《重庆统计年鉴》。
  


  根据表3绘制了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演进趋势图(图1),可以看出,从1997年至2005年9年间,三峡库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两系统的协调度大体呈上升趋势,其变动绝对值为0.034。表明三峡库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产业结构进行了配套的调整与优化。城镇化发展实质在于两个转变,一是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二是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就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在这两个转变的过程中,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村向城镇聚集,而聚集的背后体现的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比重的上升,即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以协调度值0.8为分界线,从1997年到2000年,三峡库区城镇化发展系统与产业结构演进系统处于中级协调,1997年其协调度值为0.789,稳步上涨到2000年的0.796,但仍未达到0.8的良好协调阶段。从2001年开始,协调度值一路高于0.8,表明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系统的发展进入了良好协调阶段,截止2005年底,两系统的协调度值波动较大,呈现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三峡库区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两系统的协调度演进呈现明显的三个发展阶段,从1997年到1999年为发展的第一阶段,协调度保持上升态势,但幅度较小,变动绝对值为0.007;从2000年到2002年为发展的第二阶段,协调度值一路上扬,态势明显,变动绝对值高达0.033;第三阶段是2003年到2005年,协调度发展水平保持平稳态势,变动很小,但2005年的协调度值为0.823,比2004年下降了0.002。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明显的跳跃阶段,2000年和2002年是协调度发展的两个重要拐点。笔者认为促成这个跳跃的原因应该从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两方面来阐明。就城镇化发展角度而言。从2000年开始,库区农村移民外迁安置试点工作启动,库区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2001年,库区进入大规模搬迁和外迁安置移民实施阶段,累计完成农村移民安置18.4万人,各地通过对口支援累计为重庆库区投入资金13.09亿元,其中社会公益性项目资金2.31亿元,经济合作类项目资金10.77亿元,引进经济合作类项目253个。外迁移民安置工作到2002年9月底基本完成,重庆市累计完成农村移民外迁安置116299人,占国家下达计划的116.3%,外迁移民工作总体情况良好,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库区完成7座城市、县城135m水位线下的搬迁任务,30万人迁入新城居住,完成49个集镇的搬迁,调整和搬迁淹没工矿企业841户,复建公路、桥梁、港口码头、输变电线路和通信设施,改善库区交通、通信等基础条件,库区二期移民工作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也相应加快。分时期对三峡库区产业结构变动进行考察发现,1997—1999年,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值为7.94个百分点,低于同期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化值9.2的百分点,库区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偏慢;2000—2002年,库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值为10.7个百分点,比同期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化值3.6多7.1个百分点,表明这一时期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大加快,变动幅度远大于重庆市同期水平;2003—2005年,库区三次产业变动脚步放缓,变化值为2.29,稍高于重庆市的1.4个百分点。引入Moore结构变动值来分析三个时期库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速率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三个时期,三 峡库区产业结构变动e=arccosM+分别为5.33°、6.74°和1.44°,同期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e值分别为5.50°、2.09°和0.81°。其中e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变化的速率也越大,即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结构在2000年至2002年这一时期调整速度加快,演进变动幅度最大。以上分析表明,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相应的调整步伐加快,促成了在2000年至2002年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系统在协调度演进上的明显跳跃。
  在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演进的第三阶段,即2003年至2005年,协调度有向下的变动趋势。理解这一趋势也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从三期移民搬迁工作的启动开始,移民资金注入持续平稳,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库区对口支援资金到位分别为15.5亿元、22.4亿元和23.33亿元,搬迁安置移民9.7万人、11.38万人和12.3万人,截止2005年底,累计完成搬迁安置移民94.1万人,其中农村外迁移民13.98万人,完成各类房屋复建2 853万m2,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专业设施工程建设步伐加快。以移民工程为外部推动力,三峡库区区位优势愈加凸显,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另一方面,随着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至135m,到2006年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主体任务基本完成,三峡工程蓄水至156m,库区产业空虚现象日益凸显。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库区淹没企业1 379家,关闭破产企业1 100多家,占搬迁企业的80%,新产业还没有发展,原有产业衰退消失,新旧产业无法顺利衔接,造成了三峡库区“一产弱、二产缺、三产虚”的局面。如丰都县有96家搬迁企业,其中关停破产56家,40家合并搬迁成22家,搬迁后能正常运转的企业仅10家;奉节县有工业企业243家,搬迁后只剩35家;忠县原有101户企业,其中有67户即将关闭;云阳县96.7%的工矿企业被淹没,致使经济社会发展失去了支撑。2005年底,三峡库区规模以上企业仅799家,库区人均工业增加值仅为重庆市平均水平的60%。相对城镇建设的稳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不力。从而形成了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系统协调度演进的第三阶段特征。还应该注意的是。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库区二、三产业发展受限。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就业压力,对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降低。使城镇人口进一步聚集缺乏产业支撑动力,致使城镇发展失去依托,并且地区缺乏具有较强关联和扩散效应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会导致通过城镇间的产业协作与分工而建立起来的产业链无法形成,造成城镇功能不健全,城镇间的经济协动性差,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城镇整体规模效益的提高。因而在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三峡库区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综合发展水平,加强两系统的良性互动,推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两系统协调发展。
  
  四、结论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在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并伴随着区域结构的优化演进。区域结构的演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是空间结构的高级化。而空间结构的高级化是以城镇化为核心的资源要素的空间重构。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两系统的协调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总量的增长。
  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系统评价指标的选择、赋权和标准化处理,运用协调度测算方法,对1997—2005年度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一方面,三峡库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两系统的协调度大体呈上升趋势,经过9年的发展,已从中级协调跨入良好协调阶段。另一方面,三峡库区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两系统的协调度演进以2000年和2002年为界呈现明显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协调度演进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变动幅度较小,表明三峡库区城镇化进程较缓,产业结构演进速度较慢;第二阶段,协调度上升态势明显。变动幅度陡然增大,即库区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两系统同步发展;第三阶段,协调度值波动变小,平稳中有向下趋势。表明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但由于库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致使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演进具有下降的态势。
  对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本文对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两系统的指标处理和协调度的测算能有效判别区域内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的不同发展层次和阶段,对于协调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责任编辑 傅旭东)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呈现出空前的压力。文章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在现阶段要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仅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转变就业观念,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从社会的多角度来重视高校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的改革,通过完善教育理念,改进培养方式,深化就业制度,界定用人标准,打破观念和地区壁垒,从而缓解人才供求诸多矛盾的压力,促进高校与社会
期刊
摘要:文章利用2007-2010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实际控制人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实际控制人为民营单位时,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所有权分离度与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论表明,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及规范,不能仅仅停留在直接控股股东层面,而应追溯至实际控制人。  关键词:信息披露质量;公司治理;实
期刊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产业升级、企业转制、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制度变迁等对社会成员的就业状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工作的变动性和流动性大大增强。虽然弱势群体可以通过亲朋好友等社会关系重新构筑自己的业缘关系,但是其业缘关系却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弱势群体在其工作期间,通过亲朋好友的相互介绍从而逐渐拥有同事、职场朋友,形成一定的职场关系。但是,因为弱势群体的就业领域较小,工作稳定性较差,因此,他们可
期刊
摘要: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改进建立不同教育层次的生产函数,基于2000-2011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计算分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全国中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高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而各层次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一是东中部地区各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明显,而西部最弱;二是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影响最大,中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
期刊
摘要:  从法律文本变迁的角度审视,中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通过对F市基层法院受案具体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实践中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整体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但效果不如预期明显;行政诉讼立法对受案范围的规定,特别是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之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民众的权利救济;实践中法院受理的案件类型逐渐向非治安行政案件集中,反映了中国政府角色转变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期刊
早期的研究多从教学能力的角度界定教师自主这一概念:Little认为教师自主是“自主的职业行为能力”,教师对其教学有强烈的责任感,可以通过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和分析进行实践。Tort-Moloney主张自主是教师懂得教学技巧如何在教学实践的自觉意识中获得的能力;Thavenius也认为教师自主就是教师有能力并且愿意帮助学习者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有的定义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应享有的权利及自由。And
期刊
摘要:  采用自编问卷,对重庆市5所高校的1 350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愉悦情绪、奋进情绪与成就情绪三种。男性大学生与女性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情绪体验表现各异。大学生合作型亲社会行为与愉悦情绪和奋进情绪呈显著或极其显著正相关,其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公益事
期刊
摘要:韩国的中国语言学研究过于依靠权威的文献(如《说文解字》、《切韵》),忽视汉语的非文献资料(如当代方言以及语言的文化、社会及心理层面)。文章试图把韩国的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从文献研究扩大到非文献研究。并尝试证明今天的方言和对语言的文化层面的分析是如何同古代汉语和韩汉音的比较研究紧密相联的,希望借此来培养更多的中国语言文学方面的优秀青年学者。  关键词:语言研究;地域文化;比较  中图分类号:H
期刊
摘要: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庆和成都同时被国家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深化改革的战略谋划。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区域统筹城乡发展,是川渝面临的难题。破解这道难题的大手笔就是加强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成渝两试验区携手共筑经济高地,将重庆“小时经济圈”和成都“1小时经济圈”构建起成渝城市连绵带,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在统筹中推进
期刊
摘要:文章运用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分别从地区与行业层面初步研究了港澳台来源FDI、其他来源FDI和总FDI对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在地区层面其他来源FDI和总FDI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溢出效应,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影响不显著。在行业层面其他来源FDI和总FDI分别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创新能力产生显著溢出效应;并且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创新能力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