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制硕士学位的优劣与认证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ichao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制硕士学位发端于英国,之后向原英属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扩展.一年制硕士学位入学资格要求宽松,培养目标侧重应用,考察方式以课程考试为主.其优势表现为入学申请相对容易,培养周期短,毕业生竞争力强;劣势表现为繁重的学业易造成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和学习压力巨大.一年制硕士学位受到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普遍欢迎,但实践表明,学生选择一年制硕士学位的目的已背离其设置的初衷,且一年制硕士学位与我国硕士学位制度不对等,已对我国学位制度造成冲击,故建议教育相关部门对一年制硕士学位的认证进行适当限制.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自觉,为开创中国高等教育新局面注入强大新动力.
近些年大学教学学术(SoTL)日益受到我国高校教师的广泛关注.SoTL是关于大学教师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学术研究以便改进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个大学教学学术的概念框架,然后介绍了一个案例研究,并用这个概念框架分析了这个案例研究,以此展示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一般程序和要求.作者希望这篇文章能启发和帮助中国大学教师开展更多的高质量大学教学学术研究.
党史观,就是观党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才能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现象和本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四对关系的辩证统一,是树立正确党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必然要求.
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他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在校内组建历史社会学研究会与图书资料室等,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引导青年关注社会革命现实,开辟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新境界,为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深入挖掘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经济效益尤为重要.基于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以产业结构升级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大小又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约束;时间异质性表明,2013年后,第三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存在的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门槛效应得以激活;区域异质性表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使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
“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高等教育的普及与公平为基础;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目标,在奋进世界一流中彰显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北京科技大学瞄准“课程思政”视角下制度设计、教师能力培育等基本问题坚持正确方向、整体推进等基本原则,搭建了公开课思政、学科思政讲坛、课堂思政“三个层次”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理解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是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一个视角.二者交融于两个全过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全过程,二是党的先进品格始终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
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追忆吴玉章、成仿吾,位无产阶级教育家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辉历程,铭记他们为党和人民作出的历史贡献,可以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秉承前辈风骨,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高校党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升高校党建的“组织力”,把握高校党建的“温度”,为培养思想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把好政治观,让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