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流归海系祖国 兢兢业业为医疗建筑——访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黄锡璆

来源 :设计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锡璆出生于印度尼西亚,在20世纪50年代的东南亚华侨回国热潮中回到祖国,立志报效国家;报考大学时,受当时"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影响,选择了建筑专业;20世纪80年代,考取公派出国留学,考虑到"无论环境如何变
其他文献
2006年,在日本出版的《现代建筑》一书中,赵翔是唯一列名其中的外国人。"由于是外国人,在很多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积累。"赵翔现在比较想做的事,是能够脱离所谓的以西方文
葛明对自己的定位是,首先做一名好的教师,其次再做一名好的建筑师。这是因为在中国建筑问题的诸多可能性中,他认为,设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现实的方式,而对于设计教育的问
本项目位于美国圣路易斯市,由闲置了近30年的圣路易斯电力大厦改造而来。早在一年前,坤龙公司就买下了这块19000平方英尺的宝地,并打算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将它打造成未来圣路
Johannes Tüll自言,在一个安静的、与自然关系亲密的小国成长,这份体验对他作为建筑师的职业身份有很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工作多年,目睹快速城市化的过程和工业发展对社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中与人们生活品质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的状况,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一些在中国的境外建筑设计师也参与到对中国公共空间的现状的研究中来,对其
最近,贵阳花溪CBD城区设计方案,上海青浦新城西区设计招标评选活动,引起社会舆论普遍关注。从单体建筑设计,到局部城区和整个城市规划设计,在一次次的国际招标活动中,为什么
台湾建筑师林宪庆立足家乡宜兰,设计、建成了9栋房子。原本是因为大学毕业后,在职业发展上并不顺遂,参与的几个大案子均无疾而终,林宪庆只得自力筹钱,找地,盖房子,只为不放弃
赵洁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句回答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善解人意和心事澄明,这或许既应合了她现今的建筑主张:"会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考虑设计出的空间会对人的行为造成什么样
韩国建筑师金孝晚自小就喜欢绘画和装饰艺术,对于美的向往和追求在那时就扎根内心了。考虑到兼顾艺术和工业技术,他开始了自己与建筑的缘分之路。金孝晚早期的职业锻炼在金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