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中国无疑都是一个大国。只不过在19世纪世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入了历史的谷底,成为一个任人宰割积贫积弱的大国。直到1949年,中国才在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摆脱屈辱、贫困、战乱、落后和四分五裂的局面,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经过了20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赢得包括美国等西方强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承认,1971年重返联合国是中国恢复大国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新中国成立,中国政府就一直在国际社会中积极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反对倚强凌弱,主张和平、平等、公平、正义,无私援助贫困国家,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如今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重要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就是由中国政府在1953年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国际社会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50后、60后都不会忘记我们当年勒着裤袋援助“亚非拉人民”的历史。本期杂志介绍的中国援外60年成就,就是中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所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佐证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特别是中国“入世”这十年,“大国责任”已经成为世界给中国出的一道考题。这究竟是期待、是机遇,还是挑战和陷阱?这到底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伸向中国的“橄榄枝”还是“紧箍咒”?是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还是企图遏制中国发展?如何正确应对“大国责任”显然已经成为“入世”十年之际中国正确总结过去科学面向未来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期“特别策划”特约请《大国的责任》一书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为本刊撰文,论述崛起的中国如何面对“大国责任”;还有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大研究部樊幸丹的“中国如何避免掉入“大国责任”陷阱”等文章,愿聚集大方之家对此问题的思考与智慧,为中国未来十年正确应对“大国责任”之方略的形成尽媒体一份责任和力量。
自新中国成立,中国政府就一直在国际社会中积极履行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反对倚强凌弱,主张和平、平等、公平、正义,无私援助贫困国家,积极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如今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重要准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就是由中国政府在1953年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半个世纪以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国际社会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50后、60后都不会忘记我们当年勒着裤袋援助“亚非拉人民”的历史。本期杂志介绍的中国援外60年成就,就是中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所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佐证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特别是中国“入世”这十年,“大国责任”已经成为世界给中国出的一道考题。这究竟是期待、是机遇,还是挑战和陷阱?这到底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伸向中国的“橄榄枝”还是“紧箍咒”?是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还是企图遏制中国发展?如何正确应对“大国责任”显然已经成为“入世”十年之际中国正确总结过去科学面向未来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期“特别策划”特约请《大国的责任》一书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为本刊撰文,论述崛起的中国如何面对“大国责任”;还有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美大研究部樊幸丹的“中国如何避免掉入“大国责任”陷阱”等文章,愿聚集大方之家对此问题的思考与智慧,为中国未来十年正确应对“大国责任”之方略的形成尽媒体一份责任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