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整数DCT”变换基去相关性能分析

来源 :液晶与显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g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整数DCT变换矩阵填充规则加以改进,得到一类新的整数变换基,称为"类整数DCT"变换基。从海量"类整数DCT"变换基中搜索出若干优选变换基,应用于MPEG4编解码实验,经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优选"类整数DCT"变换基归一化正交矩阵与DCT变换的去相关性能相近,可替代整数DCT变换在图像编码中所起的作用。由于"类整数DCT"变换有完全快速算法,便于硬件实现,应用于图像编码,可降低编码器复杂度。
其他文献
通过对掩膜版上不同狭缝与遮挡条设计与TFT沟道形貌、电学特性相互关系的分析,发现随着狭缝与遮挡尺寸的减小,TFT的电学特性、沟道处光刻胶起伏与最终关键尺寸偏移量都会改善
为了降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功耗,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栅之型反转驱动方法。研究了双栅之型反转驱动技术的节能原理,完成了相关结构设计、电路设计,制作了35.6cm(14in
研究了多媒体平板系统的模型结构,提出了集成多媒体处理、触控技术、无线上网、摄像机、GPS导航等多种功能的平板显示系统的设计方案,开发了有关功能的实现技术。研究和实现电源子系统、音频、多媒体处理、视频、存储等各个电路模块的设计和系统层、引导层、应用层的软件开发。经过试验改进和设计验证阶段,产品达到实际应用的各项要求。
针对遮挡人体目标识别中人体特征描述容易受到遮挡物影响,但人体的头肩部分不易受到遮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头肩部位混合轮廓特征的遮挡人体目标识别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背景差分法把人体从复杂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人体的先验知识提取出头肩部位,然后提取出头肩部位轮廓的矩不变量和Harris角点特征,然后将2种特征融合构成混合特征,最后将新特征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实验表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通过合理选材并优化机械结构,设计了一款低功耗的118cm(47in)LED背光源。对膜材进行筛选,采用1层扩散膜、2层棱镜膜和1层双层增亮膜(DBEF)进行搭配,保证了背光源的亮度。根据试验确
将异烟酸酯类棒状小分子代替苯乙烯基吡啶作为质子受体;与对称型盘状质子供体间苯三酚形成了氢键复合超分子盘状液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变温红外光谱表征了氢键的存在及稳
利用输出信号波形及偏压测试方法对TFT-LCD产品关机过程中发生的横纹不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良与像素电极放电效率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善方法:一是通过改善T
近年来,多种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实现手段如视差壁障、柱状透镜、多层投影技术等被提出.虽然其市场产品众多,然而,对于自由立体显示的效果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现仍处
由于航空光电设备造价与体积等的限制,需要在不改变航空光电设备硬件结构的前提下,获取尽可能清晰的图像或视频。文章提出了基于DSP图像处理系统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利用Fourier-Mellin变换法和Keren算法的联合优化算法进行运动估计;然后利用基于边缘保持的凸集投影简化方法进行超分辨率重建;最终结合DM642的特征,在不降低精度的前提下,对算法进行优化实现。该方法在不增加系统结构体积和成本
全国氧化锌学术会议是由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主办的全国性重要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第六届全国ZnO学术会议拟定于2013年12月5-7日在厦门市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