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防守技术对一个队伍成绩的好坏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在防守中,对内线无球队员的防守最为重要,本文查阅了防守内线无球队員的相关文献,通过对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中马刺队和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防接球,防切入,防溜底线,防守位置,防守篮板球,防卡位,防守对手距离,错位防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以后球队内线防守无球队员的训练中,提供理论性参考。
本文通过 NBA总决赛中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技术的研究,找到内线无球队员防守在技术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对今后为NBA队伍中内线无球队员防守人才储蓄后备力量。
【关键词】2012-2013赛季NBA 总决赛 内线队员 防守无球队员
1 前言
随着现代篮球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激烈,队伍想取得理想的成绩,不仅要在进攻端做出努力,更重要的是防守端的付出,而在现代NBA的比赛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打表演靠进攻,要赢球靠防守,因此防守技术的研究对比赛的成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防守技术对一个队伍成绩的好坏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在防守中,对内线无球队员的防守最为重要,因此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技术能力的好坏,对整个队伍的防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提高内线无球队员防守的质量,加强内线无球队员防守的强度,才能获得一个好的比赛成绩。本文通过 NBA总决赛中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技术的研究,找到内线无球队员防守在技术上出现的问题,反应出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技术基础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对今后为NBA队伍中内线无球队员防守人才储蓄后备力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2012—2013 赛季NBA总决赛的马刺队与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为研究对象,包括马刺队的21号蒂姆·邓肯、33号鲍里斯·迪奥、22号提亚哥·斯普利特以及热火队的1号克里斯·波什、50号乔尔·安东尼、52号格雷格·奥登。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总决赛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接球的对比分析
在一场比赛中,防守无球队员的根本就是要尽量去干扰和破坏对手接球。防对方接球可以打乱对方接球意图,使对方接不到球,无法达到持球进攻或相互协同组织进攻的目的。
通过分析看出,总决赛7场比赛中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防接球次数为67次,成功次数为43次,成功率达到了64%。马刺队防接球次数为72次,成功次数为41次,成功率仅56%。虽然单独看各项数据差距都不大,但通过统计我们很容易发现,热火队防守次数虽然比马刺队少,但成功次数却多于马刺队,说明在内线防无球队员接球方面热火队的效率要高于马刺队,热火队内线队员更容易干扰到对方的战术和比赛节奏。
3.2 总决赛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切入的对比分析
在篮球比赛中,得分一般要通过投篮和突破上篮实现,所以除了封盖对手的投篮外,还要尽可能的阻止对手持球突破上篮或切入接球上篮得分。对于内线队员的要求则更高,因为内线队员是对手进攻时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效的阻止对手切入也是在直接阻止对手得分。
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切入的53次要比马刺队防无球切入的66次少了7次,而热火队内线防无球切入的成功次数却比马刺队内线队员多了3次,成功率高于马刺队16%之多。这说明热火队内线队员的防守更为有效,而马刺队内线队员的防守虽然更加积极,但防切入的效果不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马刺队防切入次数多说明热火队的进攻猛烈,总决赛共7场比赛,仅这一方面热火队就比马刺队多得数分。
3.3 总决赛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断球的对比分析
无球队员防守断球,是最直接,最迅速获得球权的一种方法,也是发起快速反击的首要因素。比赛中一旦防守无球队员接球时抢断成功,既可以获得球权发起反击同时又打乱了对方的进攻节奏,在很大程度上也挫败了对方的士气。一般在比赛中后卫队员或前锋队员相对抢断次数更多,所以如果一支球队的内线队员也具备良好地抢断能力,将会对比赛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总决赛7场比赛中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的断球次数为58次,成功了39次,成功率为67%,马刺队内线无球队员的断球次数为61次,成功了38次,成功率为62%,热火队的成功率要比马刺队的成功率高5%,说明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的判断更为准确,抢断能力更强,对比赛有很大帮助,并且在通过对比赛录像的反复观看,发现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即使没能断球成功,大多数时候也延误或干扰了对方的进攻,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在这方面的出色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帮助了热火队最终获得总冠军。
4 结论
4.1 马刺队内线无球队员防接球的成功次数多于热火队,但成功次数少于,热火队的总体防守效率更高。
4.2 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切入强于马刺队内线无球队员,切入直接影响得分,这一方面热火队就比马刺队的得分要多。
4.3 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在防守篮板球和防卡位方面大大强于马刺队内线无球队员。
【参考文献】
[1]黄鸣 对防守无球队员在篮球训练中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报·2012,06:34-35
[2]张平 对篮球比赛中防无球队员重要性的认识[J]·体育世界报·2012 ,09:59-61
[3]范则龙 篮球比赛中对无球队员错位防守技术的理论分析[J]·科技教育报·2008,03:354
[4]郭伟 篮球比赛中防守无球队员技术的分析与运用[J]·体育论坛·2009,03 :258
[5]曾正阳 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的基本技术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报·2003,12 :71
本文通过 NBA总决赛中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技术的研究,找到内线无球队员防守在技术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对今后为NBA队伍中内线无球队员防守人才储蓄后备力量。
【关键词】2012-2013赛季NBA 总决赛 内线队员 防守无球队员
1 前言
随着现代篮球的不断发展,竞争的激烈,队伍想取得理想的成绩,不仅要在进攻端做出努力,更重要的是防守端的付出,而在现代NBA的比赛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打表演靠进攻,要赢球靠防守,因此防守技术的研究对比赛的成绩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防守技术对一个队伍成绩的好坏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在防守中,对内线无球队员的防守最为重要,因此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技术能力的好坏,对整个队伍的防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提高内线无球队员防守的质量,加强内线无球队员防守的强度,才能获得一个好的比赛成绩。本文通过 NBA总决赛中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技术的研究,找到内线无球队员防守在技术上出现的问题,反应出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技术基础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对今后为NBA队伍中内线无球队员防守人才储蓄后备力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2012—2013 赛季NBA总决赛的马刺队与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为研究对象,包括马刺队的21号蒂姆·邓肯、33号鲍里斯·迪奥、22号提亚哥·斯普利特以及热火队的1号克里斯·波什、50号乔尔·安东尼、52号格雷格·奥登。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总决赛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接球的对比分析
在一场比赛中,防守无球队员的根本就是要尽量去干扰和破坏对手接球。防对方接球可以打乱对方接球意图,使对方接不到球,无法达到持球进攻或相互协同组织进攻的目的。
通过分析看出,总决赛7场比赛中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防接球次数为67次,成功次数为43次,成功率达到了64%。马刺队防接球次数为72次,成功次数为41次,成功率仅56%。虽然单独看各项数据差距都不大,但通过统计我们很容易发现,热火队防守次数虽然比马刺队少,但成功次数却多于马刺队,说明在内线防无球队员接球方面热火队的效率要高于马刺队,热火队内线队员更容易干扰到对方的战术和比赛节奏。
3.2 总决赛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切入的对比分析
在篮球比赛中,得分一般要通过投篮和突破上篮实现,所以除了封盖对手的投篮外,还要尽可能的阻止对手持球突破上篮或切入接球上篮得分。对于内线队员的要求则更高,因为内线队员是对手进攻时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效的阻止对手切入也是在直接阻止对手得分。
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切入的53次要比马刺队防无球切入的66次少了7次,而热火队内线防无球切入的成功次数却比马刺队内线队员多了3次,成功率高于马刺队16%之多。这说明热火队内线队员的防守更为有效,而马刺队内线队员的防守虽然更加积极,但防切入的效果不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马刺队防切入次数多说明热火队的进攻猛烈,总决赛共7场比赛,仅这一方面热火队就比马刺队多得数分。
3.3 总决赛两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守断球的对比分析
无球队员防守断球,是最直接,最迅速获得球权的一种方法,也是发起快速反击的首要因素。比赛中一旦防守无球队员接球时抢断成功,既可以获得球权发起反击同时又打乱了对方的进攻节奏,在很大程度上也挫败了对方的士气。一般在比赛中后卫队员或前锋队员相对抢断次数更多,所以如果一支球队的内线队员也具备良好地抢断能力,将会对比赛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总决赛7场比赛中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的断球次数为58次,成功了39次,成功率为67%,马刺队内线无球队员的断球次数为61次,成功了38次,成功率为62%,热火队的成功率要比马刺队的成功率高5%,说明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的判断更为准确,抢断能力更强,对比赛有很大帮助,并且在通过对比赛录像的反复观看,发现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即使没能断球成功,大多数时候也延误或干扰了对方的进攻,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在这方面的出色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帮助了热火队最终获得总冠军。
4 结论
4.1 马刺队内线无球队员防接球的成功次数多于热火队,但成功次数少于,热火队的总体防守效率更高。
4.2 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防切入强于马刺队内线无球队员,切入直接影响得分,这一方面热火队就比马刺队的得分要多。
4.3 热火队内线无球队员在防守篮板球和防卡位方面大大强于马刺队内线无球队员。
【参考文献】
[1]黄鸣 对防守无球队员在篮球训练中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报·2012,06:34-35
[2]张平 对篮球比赛中防无球队员重要性的认识[J]·体育世界报·2012 ,09:59-61
[3]范则龙 篮球比赛中对无球队员错位防守技术的理论分析[J]·科技教育报·2008,03:354
[4]郭伟 篮球比赛中防守无球队员技术的分析与运用[J]·体育论坛·2009,03 :258
[5]曾正阳 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的基本技术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报·2003,12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