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V—100无摩擦式血液流变仪简讯

来源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古老的中医,还是现代的西医,都认为机体的病变发现越早越容易治疗。大量临床验证,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从血液粘度的变化开始的。如果根据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采用一些手段控制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能力,增加有效血液灌注.就可使许多发生在萌芽的疾病得以控制和缓解。这对于心脑血管病、肺心病、恶性肿瘤等多种疑难病的前瞻性观察,及愈后工作有着十分积极意义。血液粘度主要通过血液流变检测仪进行检验。由于各种疾病所表现出的血液粘度不同,因此要求检测仪器能够准确测出切变率在1~225s-1范围内血液粘度的变化情况。十几年
其他文献
通过对16例泌尿系结核致大出血病例的分析,认为首发症状为大量血尿的泌尿系结核较为少见,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临床上应总经验教训,提高诊治水平.
目的研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42例确诊的AMI患者,经静脉溶栓或一般治疗,测定入院时即刻和胸痛发作后2,4,6,10,14,20,24小时
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疗养员随机分为空气净化组和对照组。空气净化组疗养室进行24小时空气净化,对照组住普通病房。入院时
1990年11月至2000年11月对门诊及住院确诊为CHD者411例进行了体外血栓形成测定,并与190例正常健康人组相对照,结果有非常显著差异,兹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受试对象患者
目前,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深入开展,但从国内临床血液流变学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血液流变学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如仪器的标准化,方法的规范化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血液
通过对10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组对比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复方脑栓1号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50例采用维脑路通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变化及疗效。结果表明:复方脑栓
为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应用该药治疗 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组,并以 57例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患者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
检测了61例脑溢血患者及119例健康人作对照的血液流变学11项指标,结果表明:脑溢血男、女患者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呈非常显著升高(P<0,001);血沉和血沉方程 K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