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应用经济性及经济边界分析

来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n79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退役潮来临,大量退役动力电池的处理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将其规模化应用于储能系统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梯次储能的经济性对促进规模化应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梯次储能系统的成本构成,并采用平准化成本模型分析了梯次储能的成本参数敏感性.其次,分析了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现状,探讨了梯次利用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梯次储能规模化应用时在实现盈利和优于新电池情况下的边界值,为梯次利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动力电池单体容量不一致会导致动力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失去平衡,影响动力电池组的使用效果,降低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基于荷电状态(SOC)值的主动均衡电池管理系统.该电池管理系统利用安时积分法估计动力电池组中各电池单体的SOC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动力电池组的SOC平均值,然后将各动力电池单体的SOC值与动力电池组的SOC平均值进行比较,若二者的差值大于或小于设定的阈值,电池管理系统将控制DC/DC变换器和开关电路对相应的电池单体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电池组能量的转移,从而达到均
为解决规划场景、决策者偏好等多种不确定性对储能规划影响的问题,提升储能的应用效能,本文提出一种计及双重不确定性的储能规划决策方法.首先考虑正常运行与极端恢复两种应用场景下储能的运行情况,以网损最小为目标进行正常运行优化,以最大程度减少失电损失为目标进行极端情况下的供电恢复,建立多应用场景下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然后,计及规划场景的不确定性以及决策者面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引入前景理论对指标矩阵进行处理,以综合前景值为各指标属性值,采用灰靶决策对基于前景值的指标矩阵进行权重确定,根据前景价值最优确定方案.最后,通
简述了我国用于大规模储能的锂离子电池建模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由于储能技术可以起到平抑波动、提高电能质量的作用,所以近年来电网对于储能的需求也逐年增大.大规模储能系统由锂电池组、双向逆变器和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组成,在双向逆变器和电池能量管理系统有现成可用模型的前提下,建立精确、可靠的锂离子电池模型便成了实现大规模储能工程应用的重点.本文阐述了目前流行的电池建模方法:通过对电池电化学反应过程的模拟形成了电化学模型,虽然精度较高,但是模型复杂,使用时应当对其做适当简化,一般用于电池原理分析;通过对电池外特性不同程
为提高汽车紧急制动系统对复杂工况的适应能力,提出安全距离-时间模型相结合的汽车紧急制动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分析了危险目标判断控制器的判断逻辑.基于安全时间模型,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以本车、相邻车辆的侧向相对距离与相对速度为输入变量,以相邻车道车辆切入本车道的概率为输出变量的车辆换道模糊判断控制器,对相邻车道换道车辆进行判断.通过安全时间模型分别计算换道车辆的“横向碰撞时间TTCy”和本车道前方车辆的“纵向碰撞时间TTCx”,综合判断系统前方危险目标车辆.根据本车与危险目标的相对位置,设计了安全距离和安全时
高镍三元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车领域发展势头迅猛,但因为其能量密度高,在加热、过充、撞击等滥用条件下比其他已有电池更易发生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其推广应用需要进行更为严格的安全测试,本文针对NCM811锂电池进行了加热下的热失控实验,并设计了锂电池热失控气体收集装置,且对收集的电池气体进行配气完成了爆炸极限测试实验,得到0%、50%、90%SOC下锂电池热失控火灾特征和热失控后气体爆炸危险性参数.结果表明,NCM811电池的火灾爆炸危险性随SOC的增大而增大,90%SOC产气量达124.21 mol,火焰温度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