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程序式诊断思路 提高儿童肺间质疾病的诊断水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i_0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Silver Russell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以Price评分系统临床诊断为Silver Russell综合征的20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分析结果。结果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个月~12岁2个月。生后持续矮小20例(100%),颅面畸形20例(100%),小于胎龄儿19例(95%),肢体细而不对称18例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同期门诊和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特点及流行特征。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临床诊断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2066例。其中门诊病例1050例,住院病例1016例。每例患儿采集咽拭子或鼻咽吸取物标本1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4型、流感病毒、腺病毒、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IgA1对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人HUVEC,分为HSP组、正常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亲和层析法分离HSP患儿及正常儿童血清IgA1,分别用50、100、200 μg/ml予以刺激HUVEC,空白对照组采用RPMI-1640培养。6、12、24 h后分别行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 time PCR和Western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永久双腔起搏器治疗儿童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行性、优越性及疗效。方法本组1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中位年龄4.0岁(0.5~7.6岁),其中男6例,女5例,药物治疗均无效,均植入心外膜左房左室永久双腔起搏器。本组术前均为右室临时或永久起搏方式,3例存在心功能不全。经左侧第4肋间腋前线开胸,将心外膜起搏电极固定于左心耳及左室心外膜,于腹部左季肋下制作囊袋置入脉冲发生器,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不张(NA)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肺脏超声对NA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经胸部X线或CT检查确诊为肺不张的4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行肺部超声检查;同期住院的40例非肺病患儿为对照组。肺部超声检查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患儿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以腋前线、腋后线为界,将肺脏分成前、侧、后三个区域,超声探头与肋骨垂直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病毒病原谱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咽拭子标本349份,同时收集该349例病例中因发热抽搐而需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脑脊液标本130份,选取社区健康体检儿童87份咽拭子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咽拭子和脑脊液标本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同时应用荧光实时PCR技术,对脑脊液标本检测13种脑炎相关病毒,并对阳性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