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平原土壤环境中若干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he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辽河平原土壤中14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将其分为亲氧、亲硫、易淋溶元素3个组群。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土壤机械组成和有机质对元素分布有一定影响。指出了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是产生分异的内在原因,土壤机械组成中的大于0.01mm的粘粒仅对易淋溶元素分布有一定影响,0.01-0.001mm粒级的粘粒与亲硫元素、土壤有机质与亲氧元素分别呈显著正相关。
其他文献
凤眼莲及其根际细菌的相互关系明显地受营养条件的影响,生长在含糖培养基中的凤眼莲根分泌物不改变其根际细菌的生长动态,但在含酚和无机营养条件下生长的凤眼莲根分泌物分别使
分析了大渤海地区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问题.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预测了地区经济发展对未来环境影响.以生态学和区域科学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该地区污染之区域整治的基本对策.1)治理
研究了福建九龙江口林地红树植物秋茄落叶分解过程中K、Ca、Mg和P营养元素释放速率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腐解中叶片元素组成因不同营养元素损失率而变化较大。元素的损失总
对28个小麦、14个大豆品种(或品系)的幼苗培养试验表明,作物对Cd的耐性具有明显的种内差异;耐性品种与其吸收Cd相对较少或向地上部运移比例较低有关;部分品种虽吸收Cd量较高,但仍能正常生长,推
应用~(13)N标记稻草饲喂3只山羊,以探明羊对稻草N、C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排泄和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已宰杀的2只羊消化、吸收、转化为羊机体的~(15)N占试验日粮中~(15)N富集
本文依据农业气候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定性聚类的方法,综合评价了所研究地区影响稻米品质的生态气候因子,并把该地区分为4个区域和9个亚区域,每个亚区的生态气候条件和稻
研究表明凤眼莲在苯酚浓度不超过150μg·ml-1的水体中,不但可以在体内富集酚,而且可以通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酚糖苷等途径降解水体中的酚类化合物;其根际微生物可以通过meta或orth途
本文根据36块田的调查,用种群空间格局参数I、C_A、I_δ、m~*/m和α、β值进行分析,稻根象甲幼虫和(?)≥0.6头/样方(每样方为0.5m~2)的成虫种群,在稻田均属具公共k值的负二项
自然免耕是一种新型的稻田耕作法,通过人为改变地表微地形,建立了一个适合水旱作物复种轮作,鱼、萍、鸭周年共生的稻田生态系统.自然免耕促进了土壤内、外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对茶园生态边界层的垂直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茶园冠层的枝叶密集,叶片垂直分布集中。在晴天,由于茶树生理活动的影响,使得温度和湿度垂直分布形成明显的逆温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