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信息化时代里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新型教学结构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信息技术)四大要素。多媒体作为新生事物,进入课堂,显示出了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节省板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教学,一些危险性较大,甚至无法实际操作的实验,可以模拟演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微观粒子,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实。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增大课堂容量;模拟演示实验;突破微观微粒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为传统的教学添加了新的内涵。正像宋代著名诗人朱熹《观书有感》中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步入了课堂,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拥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许多优点,可以显示优美的动画,可以播放意境吻合的乐曲,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容量,可以把不能通过实验进行表现的实验现象清晰地呈现等等。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我做了下面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高峰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更直观的、生动的、有启迪性的演示,就能够创设出生动而活泼的学习的情境,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知活动中去。
  二、利用多媒体,增大课堂容量
  当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大大的节省教师用来板书的时间,这样一来就会留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互动的环节。另外,也扩大了课堂的授课容量。
  三、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实验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可是,在初中化学中某些实验具有较大的危险性。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便可以模拟实验,从而就弥补了这一不足。例如,我在教学稀释浓硫酸时,运用多媒体模拟错误操作造成的危险后果,让同学们触目惊心,一定要牢记正确的操作。我在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很难完成这一个演示实验,就借助了课件来演示实验步骤,更重要的是还演示了错误的操作能造成的后果,简直太直观了。通过演示模拟实验,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具体的感知和理解教材,更加容易突破教学的难点,达到教学的目的,也便于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更加严谨。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微观粒子
  在初中化学中,部分教学的内容有些抽象,而利用多媒体便可突破宏观和微观的限制,从而更加直观、形象地再现出客观事实。许多的化学事实,例如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和它们高速运动状态的认识,用肉眼是无法观察到的,而且用语言又难以解释清楚的,对微观的世界就容易建立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五、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采用电脑多媒体教学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显示了最大限度发挥实验作用的优越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创造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探究型实验课的整合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课堂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内容进行虚拟化和形象化。同时,实现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可以在网络上模拟二氧化碳的人工降雨,从而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制冷原理,拓展思维能力和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化隐为显,变小为大。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实验探究型的学习
  伴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化学实验教学时若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让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精神。进行网络实验探究学习,通过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可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激情和学习主动性。
  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加强,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化学学科的整合也能鞭策化学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综上所述,是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感悟。总之,多媒体就像一种催化剂,给我的化学课堂增添了活力,注入了生机,让我有信心创设更加高效的课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我要学会灵活、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化学教学更加有声有色,让学生更加热爱化学,使教师更好地展现自我,从而创造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晓芳.浅谈“多媒体技术”[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03).
  [2]郑士贵.多媒体技术:书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7,(09).
  [3]齐影虹.让多媒体技术大放异彩[J].企业经济.1996,(07).
其他文献
张居正字叔大,今湖北江陵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张居正中进士。对于张居正,历史上的争议颇多。一方面认为其造就了明朝万历初期的繁荣,另一方面又认为其过于专权而“几于震主”。不过总的说来,张居正还是功大于过的。  张居正在万历年间任首辅时可谓位尊权重,官至中极殿大学士、左柱国、太傅、太师,死后追赠上柱国。他回家治葬,所过之处“守臣率长跪,巡按大吏越界迎接,身为前驱”,连地方藩王襄王、唐王也亲自
目的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研究七氟烷预处理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心脏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随机分入以下三组:(1)对照组;(2)缺血再灌注组;(3)七氟
摘要:在基层体校田径运动员初步选材上应避免“按图索骥”,机械地用尺来丈量上、下肢比例,去追求各项比值的最优水平,关键是按照各项目的技术特点,找准项目关键技术的突破口。如短跑、跨栏运动员,第一是肌肉爆发力,其次才是身高。中、长跑运动员应具备较强的心、肺功能和较轻的体重,跳跃运动员的关键技术是快速、有力地一跳。同时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大的方向:按各项目要求,身体比例适当;健康水平高,内脏功能好,恢复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