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在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F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在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Mallampatti分级Ⅰ~Ⅱ级择期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吸氧组(M组)和THRIVE吸氧组(T组)(n=60).M组:面罩吸氧,嗅花位,氧浓度100%,流量10 L/min;T组:THIRVE吸氧,入室流量30 L/min,氧浓度100%,麻醉诱导后待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 <60开始手术操作,流量调至70 L/min,超声测量患者吸氧前后胃窦部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 of the gastic antrum,CSA-GA).采用国际镇静工作组流程,记录术中与缺氧或非缺氧相关的不良事件(呛咳、无意识肢体运动、恶心呕吐、鼻咽部不适等);记录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记录THIRVE通气相关的不良事件(气压伤和气道损伤);调查麻醉医生、妇科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M组相比,T组围术期缺氧、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无意识肢体运动发生率降低(P<0.05),丙泊酚用量增加(P< 0.05),麻醉医生及妇科医生满意度提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T组患者吸氧前后CSA-G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道损伤和气压伤的发生.结论: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可安全有效地改善非插管静脉麻醉下宫腔镜手术患者的氧合,减少术中体动,医生满意度高.
其他文献
锌指蛋白(ZFPs)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具有广泛的分子生物学功能,参与DNA的识别修复、RNA包装、信号传导、转录调控等重要进程.多种ZFPs已被证实在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ZFPs具有多种转录调控模式,不同的转录调控模式对于下游基因表达的启动和激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就ZFPs在肿瘤细胞中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对肿瘤细胞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目的:对比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开放手术行腰椎融合术的短期疗效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2020年6月盱眙县人民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UBE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其中UBE手术组21例、开放手术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治疗费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动脉移植物旋股外动脉降支(descending branch of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DBLCFA)与乳内动脉(internal mammary artery,IMA)的血管功能,根据二者对血管收缩剂和舒张剂的药理学反应评估其痉挛特征及内皮功能.方法:将2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33支DBLCFA血管环和31支IMA血管环平衡于器官浴中.血管收缩性由受体介导的血管收缩剂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和血栓素A2模拟物U46619检测.乙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经鼻扩大入路(extended endoscopic endonasal approach,EEEA)切除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3月1日-2019年5月31日42例行EEEA切除侵袭性垂体瘤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经手术治疗,全切36例(85.7%),次全切除5例(11.9%),大部切除1例(2.4%).其中,Knosp 3级12例,全切11例,Knosp4级11例,全切9例;Hardy C级5例,全切5例,HardyD级16例,
目的:探讨“互联网+”在缺血性脑卒中伴言语障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例缺血性脑卒中伴言语障碍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实施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方式,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言语功能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落实言语训练措施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
分娩疼痛被看作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随着“无痛分娩中国行”的推广,椎管内分娩镇痛近年来在国内越来越得到普及.但它潜在的麻醉并发症日益显现,其中产时发热是导致胎儿窘迫的常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分娩方式导致“顺转剖”,严重者还会引起新生儿窒息.本文作者对椎管内分娩镇痛麻醉并发症产时发热的发生机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防范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宫颈癌的发生是人乳头瘤病毒(HPV)与T细胞免疫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T细胞免疫过程需要递呈细胞、细胞因子、共刺激因子等诸多因素参与.本文作者主要综述了HPV感染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细胞的数量、功能等相关变化,同时也概述了T细胞免疫治疗应用于宫颈癌的相关研究.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2020年9月-2021年3月行择期开腹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9例,随机分至静脉镇痛组(R组,n=35)与神经阻滞组(N组,n=34).R组予常规静脉镇痛,N组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低位前锯肌平面与双侧腹直肌鞘阻滞,两组术中泵注瑞芬太尼依循环波动调整剂量.比较两组麻醉前(T1)、切皮前(T2)、切皮后(T3)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术中血管活性药及瑞芬太尼的用量,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补救镇痛比例,术后4、8、24h的视觉
目的:探讨围产期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孕妇的妊娠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214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妊娠合并轻度血小板减少组(158例)与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56例).结果:妊娠合并轻度血小板减少组与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组相比,体重指数、孕次、产次、既往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妊娠合并中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年龄偏大(P=0.03),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孕周也早于轻度血小板减少组近7周(P<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对房颤患者非心脏手术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舒更葡糖钠组(S组,n=50)和空白对照组(C组,n=50).分别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前和拔管后1、5、10 min的血压、心率以及拔管后并发症,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舒更葡糖钠可显著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P<0.05);C组患者在拔管后各时间点血压、心率明显高于S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