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之史料教学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l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高中历史教学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史料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同时也是推动高中历史教学高效发展的有效路径。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也愈加的多样化,为了帮助高中生能够提高历史学习效率,就可以将史料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合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改善學生的历史学习效率,让高中历史教学更高效的开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之史料教学[1]。
  关键词: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逐渐呈现出滞后性的特征,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课堂的教学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需求,若一直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应用史料教学,不仅能够增加高中历史教学的趣味性,还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对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
  1、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1.1提高学生的历史兴趣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知识点也更加的多样,加上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阶段,学习任务比较多,若一直应用传统死板的灌输教学,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将史料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能够将丰富的史料内容呈现给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学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时,就可以为学生引入视频或者图片性质的史料,为学生直接展示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来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史料经过千年的历史传承而遗留下来,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将史料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除了可以缓解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作用,史料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和学习课本知识,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产生质疑并进行自我反思,这对学生历史发散思维以及历史学习成绩的提升也十分有益的。例如在“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将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相关史料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去分析其进步以及变化,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
  2、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应用策略
  2.1选择合适的史料
  史料的选择是史料运用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对史料进行选择时,教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首先,教师要保证选择的史料能够满足课堂教学所需,要充分的结合教材,做好补充和完善;其次,要充分的结合学生能力,合理的控制史料的难度,切记不可给学生增加很大的学习压力,而浪费课堂时间;对史料的精度方面进行考证也很重要,由于部分史料是从史书上直接摘取的,也有部分史料是学者在对相关史料研究的基础上得以概括与总结,教师需有对其内容的准确性进行考量,进而确定是否将之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例如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教学中,就可以引入《蒙娜丽莎》肖像做课堂导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解读画作所体现的精神;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展示15世纪的佛罗伦萨,引导学生探索文艺复兴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引入“文艺复兴三杰”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
  2.2对教材知识进行补充说明
  对教材知识进行补充说明是史料的运用方式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由于受到教材版面的限制,虽然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已经相对较全面,但仍有一部分遗漏之处。不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还是可以进行适当拓展的内容,教师都可以借助史料的形式进行补充说明。例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上只用了一节内容的安排来对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进行简单介绍,其中也遗漏了一些细节方面的知识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的作用、两党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等基础性内容,还可以引入史料的方式来使学生了解美国联邦政府确立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及解决方式。“大国崛起”中对于美国的联邦体制有很多评论性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将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使学生站在不同的观点来看待美国的联邦体制,对其产生全面、准确的认识。
  2.3通过历史史料重现历史情境
  通过历史史料重现历史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有效性。从形式上来说,历史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片史料以及视频史料等,在日常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地将不同形式的历史史料应用于教学内容中。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相关的历史史料。其次,教师运用历史史料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历史氛围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重现历史情境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案以及教学内容,为学生收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经济萧条的史料,并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直观的分析和理解当时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进而深入的分析爆发的原因以及基本特点,掌握重难点内容,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3、结语
  新课改下的史料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史料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很好地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高中历史的教学带来新的契机,能够打破学生固有的历史思维方式,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史料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中的历史教学课堂[3]。
  参考文献
  [1]廉旭光.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之史料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5):54-55.
  [2]陈一帆.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之史料教学[J].速读(上旬),2016,12(18):389-389.
  [3]李蓉.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之史料教学[J].明日,2019,11(27):207-207.
其他文献
摘 要:统计学知识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部分,虽然在整个数学学科中的占比并不大,但是其实质性却非常强,和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统计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归纳能力和辩证思维,通过实际生活能够更好的验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统计教学充分体现了初中数学教学的真实性和现代化,对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如何加强数学统计教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高效应用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数学统计教
期刊
摘 要:“新定义”试题是宁波市中考数学中的特色题目之一,近年来都以固定题型的形式出现在中考试卷上,其是以能力立意为目标,以增大思维容量为特色,以定义新概念为背景的一种创新题型。本文在简述“新定义”试题的概念,特点,题型分类的基础上探究“新定义”试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并得出在教学中的启示与反思。  关键词:新定义;解题策略;教学启示  一、“新定义”试题概述  1.“新定义”试题的概念  “新定义”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思维导图这种新型的思维工具和教学方式,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在很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学生以更加科学的思维理解和学习知识,建立起知识系统,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于小学英语这门基础学科来说,教师也要注重教学上的革新,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对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改善和优化,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深入推进,让教师更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体现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应丰富阅读教学的方式,积极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从而,在教学引导中使学生具有终身阅读意识,使其形成練笔习惯。继而,密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此,笔者依据教学经验,着眼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意义,探析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期刊
摘 要:小学义务教育是青少年培养的重点,教育者持有什么样的教育培养目的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日后发展。在教育改革中,国家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经过几十年素质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取得了可喜可见的成果。但是新形势下一些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依然重视不到位,因此笔者基于现实原因,重申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提出相应实际的培养建议。  关键词:小学;义务教育;全
期刊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的学生被要求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这些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受到了一些影响。本文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展开讨论,着重分析怎样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  引言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教授学生信息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标教学的实施,加之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小学的品德教育对于小学生而讲尤为重要,但反观今日,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对小学生的身心塑造难以完成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本文将基于对小学品德教育理念进行分析,对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做出以下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探究实践  传统模式下,现
期刊
摘 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随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也更加多元化,绘本教学是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一种阅读方式,具有图像直观表达的特点,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由于小学是孩子思想塑造的黄金阶段,因此我们需要将英文知识融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让孩子更多的了解英语知识。本文针对英语绘本阅读进行分析,探索绘本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策略,提升学生的绘本阅读效果。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创新  随着现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也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小学英语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需重视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让小学生具有英语思维,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有鉴于此,笔者依据工作实践经验,立足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展开对有效措施的分析,以期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无疑是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为广大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许多思路。而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则是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故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重点探讨了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核心素养;创新思维  就核心素养的内涵角度而言,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是其中的两项基本内容,主要目标是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1]。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