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星期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樱桃,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追逐些什么,奋不顾身而决绝地,用信念和虚空对抗。
  
  信是淳朴感情的伤感流亡;信是遁世者的轻微耳语;信是新年旷野中一次慢慢展开的残忍;信是一道仅供猜测的命题。
  我的爱欲在信使们的感情的慢跑中徒然苏醒,一枚针用净岁缝着时间。——《信使之函》
  
  1
  
  夏天之后我和小令一起来到南方。这个繁华的海岛小城,从某些角度看就像是杂志里的欧洲,碧海蓝天,红花绿树,街道两旁种着古老的榕树,还有许许多多古典风格的建筑。小令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这里时就爱上了它,而我来到这里则是因为离子在信中说:这里是他最喜欢的城市。
  我已经许多年没有见到离子了,许多年是三年,但对整个漫长而焦躁的青春期来说,三年就像是一次再生之前漫长的煎熬等待。想想吧,我同离子认识六年,却只见过他两次,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而我甚至对这个远方的人充满了信仰般的爱意。
  小令对我的别扭并不认同,她说,十三岁的小屁孩哪里知道什么叫信仰。
  我和小令是完全不同的女生,我并不能明白我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读初中的时候,我们两个同时因为没有交作业而被罚站。那是夏天,操场上空无一人,马路边的小树被烤得发出焦味。小令穿着一条白色的蕾丝裙子,腰上是一条红丝带。她的头发很长,天生的自然卷,看起来就像中世纪的公主。在罚站的过程中我一直忍不住打量她,我觉得她实在是太漂亮了。但是她后来却说:我身上有一种小动物般的野性气息吸引了她。
  女孩子的友情有时候会很奇怪,比如我和小令,从那时起到现在,穿过彼此的新裙子,欣赏过同一个男生,却始终无法理解对方的感情。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相亲相爱下去,我和小令千里迢迢地从北方跑到南方来开始我们的大学生活。我们都很兴奋,因为从此就有了自由。我用自由来追逐一个梦想,小令则用它来追逐爱情。
  
  2
  
  与离子相识是十三岁的事,那时我瘦得像一棵小树苗。离子是父亲同学的儿子,十八岁时从家中出发,骑着自行车环游中国。在A城的三天他住在我家里,是一个很高的男孩子,皮肤粗糙,却有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傍晚他同父亲在客厅里谈论政治与各地人文,我听得入了迷。我问他:为什么要走遍中国呢?
  他有一些茫然地看着窗外说:是想找一个答案吧,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什么是理想?什么又是现实?我不明白。夜晚的月亮就像是泡在水中的一盏灯,明亮又清凉,但是我睡不着。我对着月光翻看地理课本上的中国地图,中国那么大,离子的所作所为实在令我心惊。
  他走的时候我问他:你每到一个城市都给我写一封信好么?
  写信?好啊。他很轻易地就答应了下来。
  事实上他说到做到,他离开后的第十天我就收到了他的信,邮戳是中部的某个我并没有听说过的城市。他在信里说:这里的人很豪爽,用大碗喝酒,用手抓着羊肉吃。他们很大声地笑,看起来很快乐。
  我找到一个装糖的铁罐子,把离子的第一封信十分郑重地放了进去。我又买了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找到他所说的那个城市,用黑笔画了一个圈。我把地图贴在床头,每天睡觉之前都认真地看一看,再认真地读离子的信。这些行为渐渐成了我的习惯,一想到我有一个大朋友正在进行一件伟大的事,我就觉得孤独而骄傲。
  但这孤独在遇到小令后就停止了,在我与小令成为朋友的第三天我就把离子的信拿出来与她分享。她对我的骄傲却不以为然,她指着信里的那些地址说:这个地方我去过,那里很穷很脏。
  我和小令真的是没有共同点,她父亲出差时喜欢带着她一起去,她童年时护照上就已经有了四个国家的签证,而我却连A城都没有离开过。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只有一个糖罐子那么大,那里面装着北国的雪和南国的云,有旅途中的汗水和疲惫。
  
  3
  
  上大学的第二个星期我就开始到处打零工,我急需要钱去一趟远方,我想跟上离子的步伐。而小令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恋爱上。她在海边的小酒馆里遇到一个年轻的法国人,她说他长得英俊极了,有一双真正的蓝色眼睛。什么是真正的蓝色眼睛呢?我问她。她想了一会儿,说:你还记得我们一起看过的那部叫做《The Big Blue》的电影么?就是那种海水的蓝色,很梦幻。
  我们通常都是深夜聊天,因为怕吵到别人就站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小令刻意压低的声音中有无法掩饰的雀跃,我却没有办法打起精神来。我太累了,除上课之外还在帮一家报社翻译英文小说,中午到咖啡馆里做计时工,周末给一个十岁的小孩子补课。那小孩子很任性,总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刁难我。她问我那些我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并且指着我的鼻子嘲笑我的旧裙子。这些事情我没有办法讲出来给小令听,我猜她永远不能懂得那种艰辛。她是多么优越的女孩子,我承认有时候我是嫉妒她的。
  小令劝我,何必呢?工作了以后也还是有时间去旅行的啊。
  我怕到时候他就停下来了。我说。
  其实我已经有了离子的MSN,运气好的时候能在线同他聊几句。但我还是习惯读他的信。他的字小小的,笔画潦草,有一种随意的洒脱。有时候他也会寄照片来,他的头发时长时短,总是穿着运动短裤,露出健康的小腿。他的眼睛像一片广袤的原野,透着简单的旷达。那是我身边的男孩子所不具备的。连能够流畅交谈的人我都没有办
  法发现他的深刻,语言不通的人又能交流些什么呢。我不明白小令怎么能同那个法国人混到一起。
  
  4
  
  过度的劳累让我吃不消了,我辞去了周末的家教课安心学习。有一天深夜我忽然想起好久没有去看海了,便去敲小令宿舍的门。但小令的舍友告诉我她一直没有回来。奇怪,已经是十一点半,她能去哪里?
  我独自翻了墙出去,海边依旧很多人,路灯照着沙滩上的情侣,他们旁若无人地接吻、拥抱、游戏、嬉笑。我觉得有一点自讨没趣,如果小令在就好了,至少两个人比一个人热闹。
  我分外地想念小令,想念我们在彼此家里过夜时的情景,我们挤在一张小床上,讨论那些高年级的男生,他们一律有很高的个子,笑容优雅,但眼神却是忧郁的。我们都喜欢那种快乐王子般有悲剧特质的人。
  是什么让我和小令疏远了呢?我想来想去,唯一能想到的答案是自己。是我小心眼的嫉妒和无望的羡慕稀释了我们的友情。
  但是此刻我想念她。
  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小令,马路对面的小酒馆前,小令穿着一条墨绿色的麻布裙子,抱着一个棕色头发的青年。我愣了一会儿,朝她跑过去。
  小令大概是喝醉了,哭得很凶。我用英文同那个外国人说,我是小令的朋友。他很礼貌地向我致意,说他知道,小令说过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我心头猛地一热,我亲爱的小令啊,她从来没有因我的冷落而忘记我。
  那个法国人果真有一双漂亮的眼睛,深蓝色,清澈得没有杂质。我从他怀里接过小令,一再向他道谢。他要送我们回学校,但小令这个样子是没有办法回学校的,她向来不胜酒力。高中时我们一起去酒吧,她只喝一小杯威士忌就分不出东西南北。我本能地觉得不对,我问那个法国人: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
  我要回去了。他的面色有一些哀伤。
  我把小令拖到了海边,她胡言乱语了一会儿就睡着了。我轻轻地拍她的背,抚摸她的头发。我的小令她这么美,她不应该是要接受伤心的人。
  小令在太阳升起之前醒来,那是一天之中最冷的时刻,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我们都对爱情充满了困惑,我们对感情的所有了解均来自于文艺小说与电影,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要怎样爱才会满足。
  天亮了之后我和小令找到一家小餐馆吃早点,我们都有了黑眼圈,皮肤出油。我们指着对方的狼狈样大笑,笑着笑着小令忽然又哭了。她说她要去法国,这是她的第一次爱情,她一定要给它一个结尾。
  而我呢?我连对离子的感情是不是爱都不确信。
  《廊桥遗梦》里说,这样确切的爱只有一次,我没有勇气把一生之中的唯一交给一个陌生人。虽然这个人已经成为我的信仰。
  小令问我,你有多久没有收到离子的信了?
  我没有回答。
  
  5
  
  最后一次收到离子的信是八月末,但现在已经是秋季。南方的秋天并没有落英缤纷的美景,有的只是连绵不绝的雨。我泡了一杯咖啡在宿舍里整理离子的信,最后一封来自昆明,他说他深夜独自坐在路边看着星光闪烁,心里忽然觉得寂寞。
  寂寞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呢?有时候我会在课堂上发起呆来,我的思绪像鸟一样扑打着翅膀脱离我的身体,那种不被人理解的真实的想象会让我觉得寂寞,但一想到远方有一个人正在写信给我,倾诉他每一个细微的情感,我就不再寂寞了。
  那么离子,你的寂寞是什么?
  小令动作十分迅速地报了一个法语班,第一天下课她就打电话来告诉我她学到的单词。那些单词在无数的电影里已经被我们牢牢记在心里,但她就像是第一次听到一般兴奋。
  小令,真的是为一个男人吗?我问她。
  她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樱桃,我并不确信我到底想要什么。当然我是爱他的,但还不至于爱到肯为他背井离乡的程度。我可能只是随便找一点事情做,你知道的,因为什么都太过容易,所以我的生命里并没有可以珍惜的东西,我甚至不曾拼搏过一次。
  我握着话筒,手指因为太过用力而生生地疼。我从来不知道小令想过这些,我以为她永远没有心事。
  樱桃,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应该追逐些什么,奋不顾身而决绝地,用信念和虚空对抗。小令说。
  离子的信在两天后到达,这一次的地址是云南丽江。我只看一眼信封就打电话订了机票,然后同导师请假。信仰这个词有时候让我觉得沉重,而离子就是我的信仰。早在十三岁那一年他就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他用他的只言片语浇灌它,令它成长。现在这颗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像一匹野马一样不可羁勒。
  我要去见他。
  
  6
  
  在飞机上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是一大片荒原,我站在一个邮箱跟前取信,可是信就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它们堆到我的膝盖,我的腰,最后到我的下巴。我呼吸不过来,不断地挣扎,但没有人来救我。
  醒来后我去洗手间洗脸,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满脸泪水。
  我确信了一件事情,如果有一个人能令你哭泣着醒来,那你一定要去爱他。
  丽江这个地方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心中的梦想之地,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背着吉他、书本、诗画、歌唱和向往来到这里。我随着人群沿着河岸向前走,然后在离子所住的旅馆门口停下来。
  时光并没有将他改变,虽然我已经没有办法认出他来。他依旧是一个少年的模样,潦草的短发,丰沛的眼神。他穿着牛仔裤和拖鞋,懒洋洋地啃着一个苹果。他看到我,有一秒的怀疑,然后他叫出我的名字:樱桃。
  是我。我走近他坐下来。
  我来找你,是想知道,你找到你的答案了吗?
  他想了好长一段时间,然后他说,樱桃,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完成了他们的梦想,但我跨出第一步时我就已经满足了。我想我所做的不是寻找,而是证明,证明自己有去追逐的勇气。
  那么你要停下来了是吗?
  是,我老了,很累,想要结婚。
  有女朋友了吗?
  还没,但这并不难。他笑了起来。
  丽江的阳光终日暖洋洋的,江水缓缓流淌,我有一瞬间的恍惚,以为自己是在梦里。但是我看着身边的这个人,他的字字句句都是真的,他的气息甚至闻得到,那是带着勇敢和坚持的青草香。
  我抱住他,说,离子我一直把你当作信仰,我觉得你在我身上施了魔咒,牵引着我向你走来。我曾想我要把你走过的路都走一遍,我才能离你更近一些。但现在我发现我所做的只是一种仪式,长大的仪式,成年的仪式,甘心和妥协的仪式。
  他抱着我,并不回答。那么,我的答案应当由我自己来找。
  
  7
  
  走出旅馆时我接到了小令的电话,她告诉我她的签证已经办下来了,年后就要离开。她说她很舍不得我,但我们都明白,我们需要用分离去实践心中的爱与梦想,那是生命中唯一可以确信的东西。
  珍重。我对她说。
  你也是。
  挂掉电话,我展开了地图,离子尚有三分之一的领土没有被画上圈,那么我就从这里接下去。
  地图里夹着一封信,那是离子的最后一封信。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它扔进水里。
  我背上包,出发。(责编:威威)
其他文献
那时我已经开始爱美,会在肥大的校服里面,穿碎花的衬衫,天热的时候,将校服的拉链,尽可能低地拉下去,露出那一蓬一蓬散漫开着的花朵。有男孩子看过来,会羞涩地低头,手指轻轻绞着校服的一角,似乎,想要从里面,绞出一丝炽烈的勇气来。  那时真是单纯任性的小女生,十五六岁吧,总抓住一切可以不穿校服的机会,放任自己妖娆地绽放。老师们在讲台上,看见谁故意地将校服穿得凌乱不堪,就会板起面孔,说一通女孩子要自尊自爱的
期刊
荼 靡  箭!  便如流星划过天际,如红日初破晓雾,又或者,如无声之处,惊雷突绽。所有人都震慑于这一箭的光芒,静……静如天荒地老。  天荒地老的寂静之中,有马蹄疾驰,声声踏破,声声都慢。白衣少年冲天而起,人未至,箭已先至。一箭正中前心,鲜红的血喷薄出来,如九月郢都的凤凰花,惊心动魄的红,惊心动魄的艳。  迟了一步,只是一步。  一步,就是一生。  大片大片的血染在她淡青的衣裳上,浓稠得不能化开。 
期刊
雪小禅 :中国作协会员、专栏作家。原名王虹莲。已出版散文集《烟雨桃花》《禅心百合》《爱情禅》《我为了我》;小说集《看我青蛙变王子》《戏子》《像冰一样疼,像火一样蓝》《一地相思两处凉》;长篇小说《无爱不欢》《烟花乱》《刺青》。    那天下午整理自己的箱子,翻出很多白衬衣,有的,已经泛了黄。  什么时候,我有这么多白衬衣呢?几乎所有人都穿过白衬衣吧。记忆中最早穿白衬衣是小学过“六一”儿童节,那时要求
期刊
从1998到2008,从10岁到20岁,整整陪你走过十年的时光。  十年多漫长,身边的太多人和事沧海桑田。然而十年又多么短,一直这样看着你走过漫长星路,不曾改变。  {最初的少年}  如今是偶像剧横行的时代,花样美男比比皆是,然而在我心里,却再也没有谁能美过那年的你。  彼时,我上小学四年级。小小年纪,对帅啊美啊之类的形容词没有太多概念。可是看见了你,看见了镜头里你揽着小龙女深情的侧脸,便明白了什
期刊
听威威讲述校园情结,记录年少时内心流动的绵软浓情。专属威威的一片小天地,让我们在痛惜流泪中体味成长的真谛,感怀那段青春疯长岁月里的真挚情爱。    我和林白分手一年整的时候,我在地铁站看到他的大幅宣传海报。依然明朗的眉眼,对来来往往的人笑得灿烂。我知道他是那个火得不得了的选秀比赛的冠军,我知道他是新晋的人气王。他的眼神越来越坚定,他的笑容越来越标准。可是,我们的心却越来越遥远。好似它们从来都没有靠
期刊
one  如果阳光能够穿透时间,你会不会看见我一筹莫展的侧脸。你说你喜欢我眼角开出的那一滴纯白的眼泪,于是我决定媚出一朵桃花给你看。  荷兰,巴西,法国,英伦。暖阳下,我们来一场无定所的行走。寺庙里的方丈会穿金线银丝网格的袈裟,教堂里的祭祀披着黑白相间的尼龙发带。佛祖说相信就会存在,《赞美诗》第22章唱到,如果世界没有你。  麦田里,我已经能够看见两个影子相互依偎。你说,这是否就是幸福的初端。山坡
期刊
狗是杂毛的京巴犬,个头不小,炯炯有神。晏宁打量着那块堪称健壮的肚皮,全然看不出这是饿了大半个月饥寒交迫的结果。  “不能养。”她说。  陈数无辜地押嘴:“你连我都捡回来了,多个动物怎么就不行?”  “我没有留你,是你死赖着不走,要抗议欢迎跟它一起滚蛋。”晏宁不多废话,进了房把门关得严实。  陈数叹了口气,摸摸褐色的折耳:“老兄,不好意思啊,我们家向来都是女人当家,谁让你跟我都是公的,下辈子投了胎我
期刊
喜欢在泡桐树下静默读书的好时光。每个清晨抑或黄昏,有簌簌花瓣从头顶飘落。我想让古老的书页在自己身上融入一种雅致的气质。这种气质在年年岁岁之后可以散发出它迷迭的香来。我可以像北方冬天里的枝干一样,脉络清晰,情感纯粹,守望坚强。  其间遇见过一个少年,清瘦挺拔,耳朵里放了银色耳塞,在花丛中弯下腰,再起身时,手中已多了一支粉色花朵。风在周身很柔和地低旋着,少年细碎刘海滑开如雕像的轮廓,温暖而柔软。他将花
期刊
因着想起你,我在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张桌子,把自己藏起来,写下这些句子。  慕尼黑大学图书馆,人少,书多,你说学哲学的人一定要来德国看看。它孕育了无数智慧的脑袋:康德、叔本华、黑格尔、哈贝尔马斯、维特根施坦……就连啤酒花里都是思辨的意味。  我来德国的时候是十月,刚好赶上慕尼黑啤酒节,空气中酒香忽浓忽淡,只呼吸也会微醺。被花车游行的队伍推攘着前行的时候,我想起了《大明宫词》。拥挤的人群中,少年太平揭
期刊
他用最唐突的方式让我记住了他,而我也用最决裂的方式给了他重创,不知道六年后,我们还来不来得及?    This is my watch sister  2008年2月14日,我等的车还没到,索性钻进马路对面的平和堂。暖气很足,让人不想出来。  转入地下一层的时候,在那高耸的糖果大树后面,林北冲我张大了嘴巴,他那标志性的刺猬头尤其扎眼,根根直立,神采奕奕。他拉着一个人着急地奔过来,笑眯眯地拍着我的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