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多年的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经验来看,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参与度是决定实训有效性的关键。这里的参与度主要指参与人数的多少、参与环节的多寡、各实训环节参与的深度。本文从实训前、实训中、实训后三阶段谈谈在会计技能实训教学中,如何通过创造条件加强学生实训参与度来提高会计实训有效性。
一、指导学生,自我动手,参与实训器材的准备工作
完备的实训器材是顺利进行实训课程的前提,让学生参与实训器材的准备也是实训的内容之一。在实训项目开始之前,可以系统地组织学生,有条不紊地准备实训器材。比如在进行手工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前,先引导学生列出实训器材清单:记账凭证、各种账簿、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表、胶水、计算器、装订机等,然后由学生自行取拿或购买所需要的器材。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实训流程,进入实训状态,对实训项目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自主进入各个实训环节;二是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了解实训器材的用途和用法;三是避免实训过程中因器材欠缺或损坏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总的来说,学生参与实训器材的准备工作,可以大大节约准备工作在实训课堂中所占用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实训课堂效率。
再比如,在进行点钞技能实训课时,让学生参与点钞实训器材准备,效果更明显。首先,学生根据教材说明正确完成了练功券、扎钞条、印章、印泥盒、甘油盒的摆放位置,左撇子同学则根据个人的习惯摆放器材,还有的学生通过反复操作体会出练功券的摆放技巧,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实训练习。其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好动特点,让学生根据使用说明书,互相学习点钞机的用法、点钞机故障的排除方法等。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的探索问题兴趣及成就感,也有助于点钞技能实训效率的提高。
二、加强学生实训参与度的课堂教学方法
1.采用分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保证全员参与实训
成立实训小组,选出小组长,由组长牵头,结合本组成员学习情况,按实训内容设置岗位,确定岗位人员,分配具体岗位任务,明确具体实训成果要求。在实训过程中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先担任关键岗位,然后再进行轮岗。这样,既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保证全员上岗;既能使全员各司其职,还可以观摩借鉴他人的做法,共同提高;既培养了成员间的团结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减少了教师个别指导的工作量,留下更多时间用于共性问题的发现和指导。
2.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意志力,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有些会计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不断地持续练习,才能真的掌握。例如点钞和传票翻打两项技能,不仅是会计人员必备的两项基本技能,也是会计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要想达到快又准的水平,需要长达数月的反复苦练。在练习中引入比赛方式的竞争机制,可以屡次激起学生的练习劲头。竞争主要有与自己比和与他人比两种形式。其一,和自己比。 采用的是登记最好成绩制。具体做法是:每次的课堂考核以当天的最好成绩作为当天的记录成绩,不仅当堂公布,而且还与上次成绩、历史最好成绩比较,这样就像游戏冲关一样,学生会一次又一次进入冲关练习,由应付完成训练次数转变为主动训练。同时,登记最好成绩制也成为调动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的利器。其二,和他人比。和他人比的方式有很多,初学时,同桌互比,统一排名比,男女同学比。当速度进入一定程度后,再进行分组比,挑战接力比,甚至可以来个师生比赛。通过这样连续的形式多样的比赛,使学生体会到山外有山的压力和紧迫感,从而加强自我练习,直到毕业时,点钞和传票翻打的速度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为了鼓舞斗志,在比赛前,除明确比赛规则之外,奖优罚劣的措施也必不可少。奖优,重在精神奖励,针对每次比赛,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肯定成绩。一个小奖状、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表扬都会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功喜悦感,在大型的比赛中也要准备适当的物质奖励,强化学生的成功喜悦感。 罚劣,常用的小措施大多采用娱乐健身形式,可使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之余得到适当的放松,也让暂时比输的学生暗中鼓气,争取下次反败为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高效率地掌握了整理单据、填制会计凭证、装订凭证等会计技能。
3.成立学生考评小组,让学生互评,加深对会计技能实训要求的理解
在会计实训过程中,对学生实训结果的评价显然是重要的一环,实训考评不仅是要得到考核成绩,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提高也是重要目的。如果只有教师一个人做评委,很多学生只关注个人成绩,缺乏对其他同学的关注,不能很好地互相学习,对高标准的技能要求也很难有清晰的認识。同时,有的学生也会质疑老师的公平性。采用学生互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考评小组的人员数量通常就是合作小组的成员,当他们作为考评小组考评他组成员时,就会深入研究考核标准,在实训过程中也会尽可能按高标准完成;考评时,要用评委的眼光去看优点、挑问题,尽可能客观公正把握打分的度,才不会引起异议。这样,学生不仅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经验,也锻炼了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点钞技能实训中,练功券的清点虽是一件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也是一件细致而耗时的工作,若全部让老师完成,不太现实,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做法是:成立清点小组,每两组互点。三人一组,一人检查扎把、盖章是符合标准,一人用点钞机清点练功券,一人记录,最后大家一起计算得分。这中间还可以三人轮岗,从多方面锻炼点钞技能。通过学生参与考评,学生对扎钞、盖章的标准、计分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参评,评化标准一定要细化、具体,方便学生把握。另外,让学生参与考核,教师并不是全部放手,也要全程参与或做二次考核,综合考虑给出被考评人的最终成绩。
三、实训提升
1.全员撰写实训总结,为实训画上完美句号
每一个会计技能实训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实训总结。总结从以下几方面来写:实训目标、实训流程、实训得失及成绩、实训中做得好地方、做得不好的地方、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撰写实训总结,让学生对实训项目做一个完整的回顾和整理,会加深对该会计专业技能各个环节操作技巧的理解掌握,为进一步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让学生参与会计实训的微课资源库的建立
建立实训微课资源,既是趋势,也很有必要性。比如花样点钞、凭证装订,对以后的教学就很有用处。在一些适合做成微视频的实训项目完成后,挑选成绩优秀的学生,找出合适的时间,找出一个安静的场所,专门再完成一次实训,由师生共同完成微课视频的录制。学生可以参与的角色有:实训操作员、拍摄员、解说员等。通过参与微课拍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反过来也会影响以后参与实训项目的积极主动性,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了会计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在“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指导下,“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机会条件,让全员全程参与实训过程,既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学习中、合作学习中、竞争比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能有效地提高会计实训课堂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一、指导学生,自我动手,参与实训器材的准备工作
完备的实训器材是顺利进行实训课程的前提,让学生参与实训器材的准备也是实训的内容之一。在实训项目开始之前,可以系统地组织学生,有条不紊地准备实训器材。比如在进行手工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前,先引导学生列出实训器材清单:记账凭证、各种账簿、科目汇总表、试算平衡表、胶水、计算器、装订机等,然后由学生自行取拿或购买所需要的器材。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实训流程,进入实训状态,对实训项目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自主进入各个实训环节;二是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了解实训器材的用途和用法;三是避免实训过程中因器材欠缺或损坏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总的来说,学生参与实训器材的准备工作,可以大大节约准备工作在实训课堂中所占用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实训课堂效率。
再比如,在进行点钞技能实训课时,让学生参与点钞实训器材准备,效果更明显。首先,学生根据教材说明正确完成了练功券、扎钞条、印章、印泥盒、甘油盒的摆放位置,左撇子同学则根据个人的习惯摆放器材,还有的学生通过反复操作体会出练功券的摆放技巧,等等,都是解决问题的实训练习。其次,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好动特点,让学生根据使用说明书,互相学习点钞机的用法、点钞机故障的排除方法等。通过自身努力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增强学生的探索问题兴趣及成就感,也有助于点钞技能实训效率的提高。
二、加强学生实训参与度的课堂教学方法
1.采用分组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保证全员参与实训
成立实训小组,选出小组长,由组长牵头,结合本组成员学习情况,按实训内容设置岗位,确定岗位人员,分配具体岗位任务,明确具体实训成果要求。在实训过程中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先担任关键岗位,然后再进行轮岗。这样,既锻炼了一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保证全员上岗;既能使全员各司其职,还可以观摩借鉴他人的做法,共同提高;既培养了成员间的团结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也减少了教师个别指导的工作量,留下更多时间用于共性问题的发现和指导。
2.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意志力,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有些会计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不断地持续练习,才能真的掌握。例如点钞和传票翻打两项技能,不仅是会计人员必备的两项基本技能,也是会计技能竞赛的比赛项目,要想达到快又准的水平,需要长达数月的反复苦练。在练习中引入比赛方式的竞争机制,可以屡次激起学生的练习劲头。竞争主要有与自己比和与他人比两种形式。其一,和自己比。 采用的是登记最好成绩制。具体做法是:每次的课堂考核以当天的最好成绩作为当天的记录成绩,不仅当堂公布,而且还与上次成绩、历史最好成绩比较,这样就像游戏冲关一样,学生会一次又一次进入冲关练习,由应付完成训练次数转变为主动训练。同时,登记最好成绩制也成为调动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的利器。其二,和他人比。和他人比的方式有很多,初学时,同桌互比,统一排名比,男女同学比。当速度进入一定程度后,再进行分组比,挑战接力比,甚至可以来个师生比赛。通过这样连续的形式多样的比赛,使学生体会到山外有山的压力和紧迫感,从而加强自我练习,直到毕业时,点钞和传票翻打的速度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为了鼓舞斗志,在比赛前,除明确比赛规则之外,奖优罚劣的措施也必不可少。奖优,重在精神奖励,针对每次比赛,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肯定成绩。一个小奖状、同学们的掌声、老师的表扬都会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功喜悦感,在大型的比赛中也要准备适当的物质奖励,强化学生的成功喜悦感。 罚劣,常用的小措施大多采用娱乐健身形式,可使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之余得到适当的放松,也让暂时比输的学生暗中鼓气,争取下次反败为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高效率地掌握了整理单据、填制会计凭证、装订凭证等会计技能。
3.成立学生考评小组,让学生互评,加深对会计技能实训要求的理解
在会计实训过程中,对学生实训结果的评价显然是重要的一环,实训考评不仅是要得到考核成绩,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提高也是重要目的。如果只有教师一个人做评委,很多学生只关注个人成绩,缺乏对其他同学的关注,不能很好地互相学习,对高标准的技能要求也很难有清晰的認识。同时,有的学生也会质疑老师的公平性。采用学生互评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考评小组的人员数量通常就是合作小组的成员,当他们作为考评小组考评他组成员时,就会深入研究考核标准,在实训过程中也会尽可能按高标准完成;考评时,要用评委的眼光去看优点、挑问题,尽可能客观公正把握打分的度,才不会引起异议。这样,学生不仅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经验,也锻炼了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点钞技能实训中,练功券的清点虽是一件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也是一件细致而耗时的工作,若全部让老师完成,不太现实,可以交给学生来完成。做法是:成立清点小组,每两组互点。三人一组,一人检查扎把、盖章是符合标准,一人用点钞机清点练功券,一人记录,最后大家一起计算得分。这中间还可以三人轮岗,从多方面锻炼点钞技能。通过学生参与考评,学生对扎钞、盖章的标准、计分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学生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参评,评化标准一定要细化、具体,方便学生把握。另外,让学生参与考核,教师并不是全部放手,也要全程参与或做二次考核,综合考虑给出被考评人的最终成绩。
三、实训提升
1.全员撰写实训总结,为实训画上完美句号
每一个会计技能实训项目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实训总结。总结从以下几方面来写:实训目标、实训流程、实训得失及成绩、实训中做得好地方、做得不好的地方、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撰写实训总结,让学生对实训项目做一个完整的回顾和整理,会加深对该会计专业技能各个环节操作技巧的理解掌握,为进一步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2.让学生参与会计实训的微课资源库的建立
建立实训微课资源,既是趋势,也很有必要性。比如花样点钞、凭证装订,对以后的教学就很有用处。在一些适合做成微视频的实训项目完成后,挑选成绩优秀的学生,找出合适的时间,找出一个安静的场所,专门再完成一次实训,由师生共同完成微课视频的录制。学生可以参与的角色有:实训操作员、拍摄员、解说员等。通过参与微课拍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反过来也会影响以后参与实训项目的积极主动性,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了会计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在“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指导下,“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机会条件,让全员全程参与实训过程,既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学习中、合作学习中、竞争比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也能有效地提高会计实训课堂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