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教学系统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时代变化,互联网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形式,并且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结合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建造属于学生个性化的试题库和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互联网教育。建立基于大数据下的互联网教学系统是顺应当代教育潮流,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积极性。
  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数据库
  引言:
  由于互联网教学逐渐发展起来,造成了全球教育体系大规模的改变,为了顺应这个趋势,教学方法和策略都随之在改变。由于流行病的持续,互联网教学将成为主流。如何让虚拟课堂的效果能与正常课堂的效果相近,则需要通过大数据和数据库不断地拟合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该教学系统是不同的。对于小学阶段主要是以教学为主,作业练习为辅;对于初高中阶段,则需要利用计算机计算教学和练习的权重来生成相应的互联网教学系统。
  正文:
  根据《2019年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百分比中占比21.93%是未成年人,占比41.51%的是18-24岁的青年人。
  而网瘾青少年中事业或无固定职业者的网瘾比例最高,因此,能否合理利用互联网成为了目前教育的关键。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接受到的教育等级是不同的,因此互联网教育应该明确实行分级系统。
  由于小学考学压力不是很大,所以系统出现的小学内容应当更偏向于寓教于乐方面,以科普、动画和实验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会比板书教学的方式更好。过多的刻板教学反而会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反感。同时针对小学生,在系统中提供与学习相关的游戏,比如趣味拼写,让学生在游戏中记住汉字英文单词;比如数独和扫雷,运用了集合的思想,在游戏过程中培养了数学思维。
  针对初高中生,由于他们有考学要求,为了让他们更有效的学习知识并且能够好好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系统应该能够有随时抽查和随时测验的功能来防止学生在上课时间沉迷网络而耽误学习。由于目前的网络直播课程存在很大的漏洞:一是网课将老师和学生极端化。由于互联网存在各方面的诱惑,而居家学习没法保证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实时监督,作业“借鉴”,“梦中听课”,考试代考比比皆是。老师授课作为输入端,学生作为接收者不一定输入了知识。二是练习题不能做到人性化。由于虚拟课堂不比真实课堂有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因此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都是不等的。并且,老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不了解会导致其上课内容并不贴合学生。
  所以为了解决初高中面临的考学,而学生不得不使用互联网教学的问题,应该创造一个良性互联网学习环境。首先,互联网教学不应该只停留在老师直播授课这一个层面。教学系统应该利用好现有的各大学习平台,例如学习通,可以很多好的检测学生的考试。应该在直播过程中不断穿插限时测验题,检测学生是否听课以及对目前知识掌握情况。可以将教学课时延长,改变与正常课堂的课程学时,让每一节课尽可能多一些习题时间。每节课留出时间进行习题检测,老师不仅可以及时判断这节课授课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课程印象更深刻。同时老师针对学生课堂上的习题检测可以掌握目前的学习情况并且做出相应的授课调整。
  此外,现有的教育体系缺少个性化的一面。不同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同一张试卷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学习效果不同。因此利用这次互联网教学,加之大数据时代趋势,可以建立一个试卷库。先让学生做几张试卷,根据学生的答卷分析不同题型的错误率,然后针对不同的错误率调取相应数据库里的试题,生成针对某一学生的试卷。随着每一次测验,某一学生的学习数据就会不断的更新,生成新的试卷。对于学生做过的测验,可以做每周、每月和每学期的数据变化图,可以直观地展示出该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对某方面知识的不足,可以做出及时的调整。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也更方便学生和老师进行复习总结。在大数据互联网教育系统中,老师可以将一个班全部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数据挖掘处理,可以用可视化的手段展示整个班级的学习分布情况,方便老师因材施教,也方便老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同时也是互联网教学新兴的时代。现有的教育体系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让教育变成个性化的工具,让学生更有效的掌握课堂知识。
  结论:
  随着时代不断地变化,互联网教学成为了目前教育的主流。因材施教,并且结合大数据时代,创造数据互联网教育体系才是适应时代的潮流,更有利于当前学生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丽.疫情防控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策略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5):200-201.
  [2]唐登莉,杨园华.“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和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项目管理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233.
  [3]杨大明.基于“互联网+”教育平台对教育教学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5):124+194.
  [4]李世超,徐仲元,彭媛媛.“互联网+”课堂:一种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网络题库的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0(18):7-9+13.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教学观念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普遍不高,原因是中学英语教学观念普遍落后,教学设备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薄弱。难以达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在新的课程改革条件下寻找一种新的中学英语教学方法,而项目教学法是在这种背景下创建的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法,其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从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根据项目教学方法的特点,分析了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教
期刊
摘 要: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课堂教学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这一情境是实现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指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想。本文阐述了提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对现存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提出了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问题导入 
期刊
摘 要: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几何复习课包括思维和实践两方面的探究.文章以初中学生逻辑能力培养的起始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一节复习课为例,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思考如何在复习课上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问题设置;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数学复习课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复习方式所达到的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平面几何问题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初中数学教育。因此,教师也要深入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研究  引言:  初中数学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怎样才能把职业教育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及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本文针对当前中职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关策略,以促进中职信息化教学的健康发展,提高中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信息化教学;应用效果提升
期刊
摘 要:计算机实验室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场所,其承担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计算机实验室还是高校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因为使用频率较高,所以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故障。如何对计算机实验室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维护,使计算机实验室保持安全高效运行,这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计算机实验室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
期刊
摘 要:科学源于生活,起于生活,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找准活动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过程组织生活化的策略就是密切幼儿生活,以触动幼儿的内心体验为核心,从创设情景中入手,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搭建幼儿内心体验的新平台,以深刻体验为基础,丰富幼儿的经验。  关键词:科学教育;幼儿;生活化;兴趣;探究  1内容选择
期刊
摘 要:在国内,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领域,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在发展过程中,因理论杂、体系散等现实问题,使得幼儿园在实践时出现了诸多阻碍。与此同时,绘本因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和多元的教育功能,已成为幼儿园中最为常见的素材。因此,本文选择开展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戏剧教育活动的策略研究,意在改善现今幼儿园戏剧教育活动的沉疴。  关键词:幼儿戏剧;戏剧教育;绘本戏剧教育活动  戏剧,是一
期刊
摘 要: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把人工智能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同时也把编程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规划中,以满足未来相应人才的需求。而编程能力也顺势成为智能时代人才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以“模块化编程对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影响”为主题,探讨了模块化编程对青少年逻辑思维的重要影响,旨在有效推动青少年编程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模块化编程;青少年素养;逻辑思维  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
期刊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和家庭关注的共同焦点也是共同的责任,家园共育工作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而学前儿童不能离开成人单独接触社会,所以与学前儿童关系最亲密的莫过于家长和老师了,因此要想让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家庭两者必须同步同向,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园合作在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