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区域经济发展“最强增长极”打造中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r——宜兴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创新发展纪实

来源 :中国科技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环科园)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我国环保产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先后列入国家科技部和环保部“共同管理和支持”单位、《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环科园初期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后拓展到15平方公里.2011年,环科园与新街街道实施“园街一体”整合,扩展到102平方公里,2012年4月份与高塍镇实施“统筹发展”,区域面积扩至212平方公里.随着“一园三区”大格局的形成,环科园定位 “全球环保产业大集群、要素大集聚中枢园区”的战略目标得到快速推进.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国家宏观政策突出稳字当头,制造业增加值GDP占比近十年首次回升……当前,我国经济从速度、规模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发展,而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实体企业是“强起来”的大国命脉.
期刊
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襄阳国家高新区)位于襄阳市东北部,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襄阳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中心区域和我国汽车工业、军工企业的聚集地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技术、智力最密集地区.
期刊
2022年,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在创新精神引领下,北京冬奥会犹如正在弹奏“奥林匹克奏鸣曲”的精彩乐章.rn奥运史上首次机器人水下传递火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制冰技术世界领先,“冰立方”成世界首座智能化水冰转换场馆,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机器人烹饪送餐“一条龙”……2022北京冬奥会充满创新活力,在场馆建设、后勤保障、疫情防控等方面闪耀着科技之光.
期刊
在当前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国、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双碳”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我国需要在能源战略供需结构上完成巨大转型,矿产资源供需结构的调整给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安全保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从矿产资源的消费、生产和能源供应三个环节入手,通过分析减碳、零碳和能源替代等举措对矿产资源供需关系产生的影响,寻求在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双碳”目标的实施方式.研究表明:减碳、碳替代和发展零碳产业增加了矿产资源
议案摘要:rn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仍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总体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没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就不完整,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显著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发挥提升国家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成为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
期刊
桂城是南海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广佛同城化的策源地和桥头堡,致力于打造“城市客厅典范、总部经济样板、广佛同城标杆、科创都市顶流、人才集聚高地”,跑出高质量发展全新姿态.作为宜商宜居宜业现代都市,桂城借助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势,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等高端都市型制造业强势崛起.
期刊
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挥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当前我国在科技创新要素配置、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应当通过拓展科技创新主体协同的广度和深度、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构建区域战略性创新生态圈与国际化科技创新生态共同体,助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关于通报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的通知》,兰州高新区在全国157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53位,较2020年的65位提升12位,排名取得大幅提升.这是新评价体系运用后的首次国家高新区排名.此次评价结果显示,兰州高新区在经济效率提升、国际标准制定、研发平台建设、人才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期刊
2021年8月31日14:46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手术室内传出中国首例冻存婴儿的哭声!这哭声让阮祥燕感慨万千,泪流满面.为了这一天,她带领团队,整整奋斗了十年.这是阮祥燕团队继2016年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成功、2020年中国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成功首例自然妊娠后,第三次实现我国生殖医学史上零的突破.
期刊
本文从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和地方经济层面入手.在新经济下,结合信阳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共同探讨如何在校企协同育人中发挥各自优势,巩固双方合作力量,培养具有适应变化和工程能力的汽车服务专业人员.本文首先分析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以信阳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从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创新出发,提出校企协同育人办学措施及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