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英语课堂,渗透核心素养——浅谈初中英语语音教学价值及策略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gang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质量,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本文探讨提高英语语音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和方法,以此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渗透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核心素养

作为一门通用的世界性语言,英语的教学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在初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语音的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难点、重点,语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关乎学生对英语语意的理解,决定了学生通过英语的在校学习,能否真正掌握一门语言、获得英语的应用技能。

一、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及困境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这一语言性质决定了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具备正确的英语听、说能力,是掌握和应用这一交流工具的前提。作为一门非母语的语言,英语的拼读规则、发音习惯和特点与汉语大不相同,加之在校英语语音教学自身存在的不足,使英语的语音教学存在较大的困难。

(一)对英语语音教学重视不足,造成学生基础不牢固

我国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展了英语科目的教学,但过于强调单词拼写记忆,缺少对英语的拼读规则、发音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经验,造成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不足,发音不正确,对拼读规则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因此,在升入初中以后,学生往往不能掌握英语语音的相关知识,給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带来了困难。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力量不足,也与一直以来学校英语教学重视英语的读、写和词汇、语法方面的教学,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关。

(二)学生主动性差,张不开口

英语是沟通和交流的工具,而语言交流是实现英语这一工具作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语音教学更多地停留在单词和语句的拼读、课文的朗读层面,缺少对应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的学习和训练。而课堂教学中习惯了跟随朗读的学生,缺乏对自己发音准确性的信心,不能或不愿意主动开口使用英语交流,制约了学生正确发音习惯的养成和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因而在初中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不足,甚至会出现学生在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后,仍然无法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或者使用英语也会由于发音不正确而让别人难以理解的现象。

二、提高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质量的策略和方法

针对造成初中英语语音教学质量欠缺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更加富有互动性、让学生更有参与感的方法,着重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升语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帮助学生建立信心,鼓励大胆开口

有别于汉语语言的学习方法,英语的单词、语法与发音与我们的母语习惯截然不同,英语是一种更加注重语音的语言,英语学习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单词记忆,如果学生由于胆怯而不愿意开口进行读和说,会影响英语单词的记忆和理解,长此以往又会反过来让学生更加不愿意开口,甚至因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在英语语音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注重对学生开口说和读的鼓励措施,用更多正面肯定的方法,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语音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愿意主动进行英语语音的学习;其次,教师还应着重纠正学生不准确的发音习惯,通过强化学生对音标、发音规则的学习理解,正确掌握英语的发音方法,而对部分基础较差、语音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生,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措施,引导和帮助他们加强对英语音标的识读和记忆,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二)强调音标学习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重要性,打好语音学习的基础

音标与字母同步教学,是英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牢固掌握国际音标后,能够让学生根据拼读规则正确地读出英语单词,不但有助于学生自主进行英语学习,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得掌握知识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国际音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更多地采取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国际音标与字母读音的联系、掌握开音节与闭音节的区别等音标基础知识,总结其中规律、掌握相关知识内容。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学会国际音标的基础上,做到见其形即能读、听其音能拼写,提高单词的学习和记忆效果,促进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注意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按照英语教学的这一科学规律进行教学,不能堰苗助长,而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语言学习能力,按照客观规律进行教学。

三、结束语

语音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语音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孟莹,吴瑞.核心素养框架下的音标法初中英语语音教学[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03):193-195.

[2]张璇.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4):74-76.

其他文献
【摘要】合作探究就是要充分的調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充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尝试去解决遇到的某些问题。本篇主要围绕初中数学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策略为中心展开讨论。【关键词】初中数学 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学习与旧的教学方式不相同,它是让学生们逐渐处于课堂的主体位置,从根本上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之间查缺补漏也是顺应课堂教学的必要教学策略,这样不仅可以在提升学习效率的基础之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一、分析目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通过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语文科目教学课堂气氛凝重,教师讲课流程太过死板,学生缺乏对语文科目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在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也应该增加语文知识储备量。提高对语文科目的教授水平,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科目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小学六年级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展开论述。【关键词】探析;情境教学;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运用策略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在课堂上不集中注意力听取教师讲的课程,对于教师讲授的课程缺乏
期刊
摘要:数学学科比较枯燥,有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让很多学生都畏惧数学,不喜欢学习数学。初中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教学任务重,但是,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态,处理好数学教学有枯燥感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兴趣,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本文主要从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分层教学等三方面进行探索分析。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化教法;教学探索;策略研究一直以来,数学学科都让学生望而生畏,知识理解困难,数学成绩差,让不少学生深陷数学“泥淖”。初中数
期刊
摘要:幼师基于自然资源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大班美术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深化幼儿对大自然的了解,建立幼儿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幼儿的美术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全面提升。本文试图探讨基于自然资源开展大班美术活动的意义,以及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以期推进幼儿美术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自然资源;大班;美术活动自然资源是幼师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资源之一,多样化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够使幼儿美术教育实践更加丰富、精彩,也有利于推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师应当给予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积极丰富美术教学中的自然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国教育学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从以往的知识教学到现在的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学科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在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为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生物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本文充分结合目前我国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情况,对生物核心概念学习中关键词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关键词:核心概念;关键词;高中生物随着我国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受到越发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对高中生物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接触的数学知识点对于学生而言较为困难,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困难的学习产生兴趣呢?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模式来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动力,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也能在课上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来让自己学习更容易。高中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就是教师为什么采取创新教学的原因。并且學生学习数学拥有一个思维逻辑很强的大脑是很有益于自己的数学学习的培养,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还应该利用创新教学来打开学生的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小学教学改革中,注重对学生综合教学培养。因此小学美术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学习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在良好学习环境中,快速增强对学生积极教育培养措施。通过美术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能力,帮助学生能形成良好的思维学习意识。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独立思考,从而感受其中呈现出丰富情感。因此加强对小学生美术课程教育培养,能快速提高学生对课程深入研究。从而鼓励学生能积极参与课程相关内容学习,提高学生当前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学习修养。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策略前言:美术课程是学生应
期刊
摘要: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注重外部资源自上而下的配置,而忽视了以学校为单位的优质资源自下而上的内生能力,以及农村文化遗产等发展要素的内涵,使得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和功能都有所降低。关键词:城乡教育、路径、整合新时期,我国城乡学校教育资源整合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以学校教育主体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仍然滞后,农村教育和文化的衰退越來越激快,学校优质资源的内生能力不足,教育和评价体系仍然短缺。由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生路径是必由之路,学校的特色发展可以促进教育理念和制度的创新,突破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瓶
期刊
摘要:情景化模式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打造生动有序的语文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强化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从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资源、联系现实生活以及开展丰富活动这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情景化课堂教学开展具体探究,旨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情景化课堂教学小学阶段,识字学习能够为阅读写作奠定基础,对于学生阅读理解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强化至关重要。部分学生识字有
期刊
摘要:在当下国家教育部倡导学生减负政策下,如何保障学生在学业负担相对合理轻松的情况下,就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更有效呢?就大课间活动而言,这就需要当下的学校和教师转变思路,开创多样化的活动模式,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大课间活动形式必须得到切实优化,只有做到开展针对性的活动开展,才能在有效保障活动质量的前提下开展相关延伸,从而建立良好的大课间活动环境与氛围,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本文通过对减负背景下学生的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问题展开分析,从而提出一些优化策略。关键词:减负背景;大课间活动;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