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i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两组,对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其颈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的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情况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状况。结果 使用相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脂调整及冠状动脉粥样化逆转功能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宜选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方案,血脂调节功能更优,动脉粥样化硬化逆转作用更强,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安全性;逆转
  为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且在入选研究前1月内并未服用过任何对血脂造成影响的药物。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45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3.6)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所有患者展开常规的基础治疗,包括健康知识宣教、日常饮食治疗、基础药物治疗等。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口服,每次20mg,1次/d,以1年为一个疗程。对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有药物治疗,同样每次20mg,1次/d,以12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情况。主要包括胆固醇(TC)、高低密度脂肪酸(LDL)、颈动脉内膜的中层厚度(IMT)、三酞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 )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种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后血脂指标中TG、TC、LDL-C水平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HDL-C水平有些许增高。而服用瑞舒伐他汀药物的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与增高水平显著高于口服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其显著统计学意义。
  2.2 两种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化逆转作用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患者的Hcy、hs-CRP、颈动脉IMT水平均有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显著快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两种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化逆转作用对比( )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仅有2例患者出现消化道不适,能忍受,未予特殊处理。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据相关研究表示,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更高[2]。同时也有文献表示,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脂的变化情况通常与患者冠心病疾病的进展相关,与其心率变化及心肌梗死状况有较强的相关性[3]。目前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他汀类药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大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关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已经超过10年[4]。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多,主要是肝酶增高,其中部分为一过性;如果出现肌痛,除了体格检查外,应该做血浆肌酸肌酸酶的检测,但是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罕见。另外,它还可能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忍受而能够继续用药。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转变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为甲戊酸盐—胆固醇的前体—的限速酶,其主要作用部位是肝—降低胆固醇的靶向器官[5]。瑞舒伐他汀增加了肝LDL细胞表面受体数目,促进LDL的吸收和分解代谢,抑制了VLDL的肝合成,由此降低VLDL和LDL微粒的总数,瑞舒伐他汀是目前临床上降脂作用最强的药物。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使用相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血脂调整及冠状动脉粥样化逆转功能更为显著。
  但本实验入选患者例数相对较少,属小样本研究,故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因此对于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非调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逆转作用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梁莹.瑞舒伐他汀调节eNOS基因表达改善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D].郑州大学,2009.
  [2]陈雪爱.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6:132-133.
  [3]周丽昉.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特点及瑞舒伐他汀对其干预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苏锋.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对调脂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9:2527-2528.
  [5]夏静.他汀短期治疗合并糖尿病的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正确认识慢性胰腺炎的病因、明确诊断方法、掌握治疗手段。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4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比较分析。16例行ERCP者均常规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加鼻胆管引流,;12例怀疑胰腺肿瘤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20例主要保守治疗,包括戒烟、酒,服用止痛药物和胰酶替代治疗。 结果: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经1~2周治疗后症状多可缓解。16例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腹痛均缓解,尤其胰管扩张或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 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间84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两组患者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超声在左心室肥大诊断中的效果与心电图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左心室高电压和左心室肥厚患者个56例,对其展开二维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经心电图确诊为左心室高电压者超声检查仅6例出现左心室扩大或室壁增厚征象;心电图确诊左心室肥厚患者超声检查均存在左心室扩大或室
期刊
摘要:我国的医药卫生系统的改革正在进一步的推进中,伴随着这些改革,医院的会计制度也都在发生着深切的变革。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于医院的会计制度新理念做出了相应的解读与分析,也为新理念的顺利实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  [Abstract]reform of the pharmaceutical and health care system in China is f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社会功能分析。方法:对48例服用氯氮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换用奥氮平治疗12周,使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使用个人和生活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社会功能。结果:PANSS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在替换治疗后有显著下降,TESS量表评定某些不良反应比替换前明显减少,与替换前相比较,替换后P
期刊
摘要:内科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仅仅依靠医生和药物的直接治疗往往是不够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的内科患者中,较多的患者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患者的好转和康复。只有充分的了解到患者们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本文就结合当前内科患者的治疗现状,简要分析当前内科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针对当前出现的
期刊
摘要:目的:对我院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作出分析。方法:通过对我院08到13年的收治患者1098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出回顾和跟踪分析。结果:其中这些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有73例,而感染者中因肥胖感染的占据8.3%,因营养欠佳的感染者占据12.5%,因病室污染的感染者占据12.5%,而因手术时间过长而感染的患者占据8.3%,然而因为对于其他疾病没做到及时预防的占据1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7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104例和开腹组68例,分别给予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对腹腔干扰少、术后
期刊
摘要:声门下狭窄是因为婴幼儿发育异常、声门下腔狭小导致的,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患儿在保留自主呼吸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气管镜检查,在进行全身麻醉中麻醉药应该选择丙泊酚,无论是术后单次给药还是术中持续静脉注射或靶控静脉注射,都能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从而提供更好的麻醉后恢复质量,更符合小儿短小手术快通道麻醉的要求。  关键词:声门下狭窄;全身麻醉;气管镜;检查  正常婴幼儿声门下腔的直径为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64例,将同时行剖腹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32设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2组手术全部成功,无大出血及术后感染,病理活检未发现1例恶性肿瘤。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