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牍所见汉代西北边郡的骆驼

来源 :农业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b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骆驼没有固定的称谓,西北边郡的骆驼可分为野、官、私三种类型,其经济价值低于马匹。很多亭隧蓄养骆驼,官驼有名籍,内容包括毛色、性别、身高等。边郡骆驼主要用于骑乘、驮运粮食与茭草,也可用来驾车。官驼之饲料有统一的定量,每匹日食2斗麦,"行道食"一次12.5斤茭。河西骆驼主要来源于官营牧苑的饲养、与羌胡的贸易以及战争掳掠,当地盛行骆驼及驼具买卖。
其他文献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群众种植小麦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意识不强,小麦生产过程
近几年,随着小麦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品种的更新换代,全市小麦生产快速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小麦生长期间,尤其是冬季和春季阶段,遭遇持续干旱,苗弱,苗
鲤鱼是我国养殖历史最悠久的淡水鱼之一,殷商时开始池塘养鲤,至唐一直是池塘养殖的主角,唐之后地位被四大家鱼所取代,养殖地位不如以前。几千年来鲤鱼的应用价值被发挥到最大
本文深入考察中国台湾地区的档案、报刊、数据库资料,对"改进"时期台湾渔会改进与渔业复兴进行探讨。在此次改进过程中,台湾当局、议会及渔会三方分别从行政、提案、实施层面
经历60年风雨的《金属加工》,是几代人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堪称是一座荟萃制造技术实践经验之精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60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读者对《金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