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尊严的病名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在医院候诊,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带自己的母亲看病。母亲文文静静,坐在医生面前。女儿向医生诉说母亲的病情:“阿拉娘,早饭吃过就忘记了,东西放好转身就不记得了,煤气开了就不晓得去关,吊子烧坏脱好几只了……医生,侬看看伊,阿是老年痴呆症?”
  母亲站起来,满脸委屈,自言自语说:“我不是痴呆……”
  看着这一幕,心里真是难过。当着病人的面,左一个“痴呆”,右一个“痴呆”,人生了病本就悲哀,还要接受一个让人自卑的病名。
  我婆婆生前得的就是这个病。她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先学物理后学医,何等聪明又何其优雅,怎能接受“老年痴呆”四个字!所以,只要药品说明书上有这四个字,她就拒绝吃药。我搞不懂,为什么西方的“阿尔茨海默症”到了我们这里,就译成“老年痴呆症”?这“痴呆”两个字,足以打击病人的自尊,让他们感到自卑和无助,又怎能利于治疗?
  最早意识到译名问题的是邻国日本。2004年12月,日本厚生省根据网民投票结果,正式将“痴呆症”改名为“认知症”,并决定在2005年日本保险制度中,把“认知症”作为法律用语正式使用。接着,2010年,我国香港地区经网上讨论,也将“老年痴呆症”改成“脑退化症”。而我国台湾地区,这些年来,医生们也一直避免使用“老年痴呆”一词,他们在诊疗中使用“失智症”一词。
  从“老年痴呆症”到“认知症”“失智症”“脑退化症”,这一医学名词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世界在人性关怀上,正一步步往前推进,我们什么时候也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向前推进呢?
  关注病人的尊严,就是关注生命的尊严。只有每个公民有了尊严,国家才有尊严。这些年,发达国家不仅将疾病的名称取得更趋人性化,而且还非常关注对弱势群体的用词,比如“智障者奥运会”,如今叫“特殊人奥运会”。他们还在正式文件和公开场合摒弃了“老人”(older)这一用语,代之以“长者”(elder)的敬称。在對待老弱病残和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发达国家做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事,值得我们借鉴。
  如今,翻翻中文医学词典,触目惊心的不止“老年痴呆”一词,还有“癫痫”“红斑狼疮”“易性癖”……这“癫”字、“狼”字、“癖”字,让病人备受刺激,早有医学工作者呼吁更改。中国的文字如此丰富,难道我们找不到既准确又人性化的词语来表述这些疾病吗?
其他文献
产后出血至今仍是危及产妇生命的首要原因 ,目前它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之首位。现将江苏省1993~ 1997年 5年中产后出血致产妇死亡的原因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 ,以探讨可行的干
我院自 1989~ 1998年收治脑膜瘤 12 4例 ,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现结合文献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男 53例 ,女 71例 ,年龄 18~ 74岁 ,平均 4 4 6岁。症状 :头痛 114
期刊
烫伤后应该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学会了下面的这些小偏方,你就完全可以应付生活中的小意外。  偏方一:冰水加浓糖浆  烫伤后,第一时间不是找膏药涂,家里如有冰水,立即用冰水浸泡烫伤的地方,至少要敷30分钟才能止疼。如果没有冰水,就用自来水不停地冲洗烫伤的地方。接下来,用碗装一两左右的白糖,倒入30毫升左右的冰水,调成浓浓的白糖浆,然后用干净的棉签轻轻涂抹在烫伤处,最后用纱布包扎好。  糖浆涂在伤口上,
期刊
期刊
“杀死你妈咪的50种方法”。这叫什么话?一边亲热地叫“妈咪”,一边还要找50种方法置她于死地?原来,这来自一档英国的真人秀节目。这个系列片从2014年开始在英国与观众见面时,片中只有两个人物,主持人巴兹·阿什马维(当时39岁)和主角南希·阿什马维(当时71岁)是一对母子,他们联手上演了一连串惊心动魄的“超级奶奶”挑战极限的真人秀。  儿子列清单母亲迎挑战  阿什马维母子来自爱尔兰。儿子是一位资深电
期刊
中国有句古话:“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句话的本意是,人人都只管自己的事,不考虑别人,讽刺的是一种自私心态。但在德国,“各扫门前雪”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它提醒大家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据德国气象部门统计,德国有近半年的时间非常寒冷,全年下雪的天数超过20天,特别是12月的累计降雪量,通常都在20~30厘米。降雪量虽大,但无论是繁华的商业大街,还是偏僻的乡村小道,道路都非常干净,很少出现冰
期刊
自1995年10月~1999年10月我们采用右前外侧剖胸小切口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41例,其中6例先心病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在日本生活这么多年,我感觉这个社会中最为合理的一项制度,就是医疗急救制度。  日本的医疗急救电话是“119”。“119”是世界通用的消防电话,怎么会跟救命挂上钩?其实,日本的“救命中心”是跟“救火中心”合二为一的,设在消防署(消防队)中。也就是说,消防署管医疗急救,每一个消防署内,均有红、白两种车。  日本的消防署属于政府机构,消防队员属于公务员,因此他们是职业消防体制,而不是义务兵役制。  在日
期刊
外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病情变化快,病死率与致残率高.1988~1998年,我院采用多种手术方法抢救急性硬膜下血肿96例,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