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回忆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离开了一个待了很久的地方,你才能真正去审视从前的生活。
  关于小时候的记忆很单薄。从上学起,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的重复单调,我平淡生活里的唯一变奏便是在外婆家的日子。那里是一个在网络信息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仍然连信号都几乎没有的地方,名字叫“水草沟”,也许是因为那里的水和草很多,或者说,除了水和草什么都没有。
  我那时候一个人上山下河,勇猛得很,什么都不怕。我喜欢在薄雾弥漫的早晨到山上去,空气潮湿清冷,道旁野草离离,圆润的露珠在草尖和翠叶上翻滚,晶莹剔透,闪耀着光芒。林立的树木随风摇曳,清香幽幽,鸟雀在树间婉转鸣叫,和树下的虫鸣声相互应和,奏响一支支特有的晨曲。走在林间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空气,心情格外舒畅。回家吃过午饭休息后,一個人出门继续探险。我总能在路上遇到很多新奇的植物和动物。我记得有一种野果子,外婆之前总爱摘给我吃,名字好像是叫蛇莓,后来怎么也见不到了。有时候还可以碰到野鸡和小兔子,或者捉几只蜻蜓蝴蝶和叫不上名儿的小昆虫玩一会儿,路过蛤蟆沟,跨过小溪,到家时天檐浑红,落日壮美。
  窑洞被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包围起来。外婆家的背后是一大片田野,不时响起牛的蹄声,偶尔清风传递过来一两声潮湿的鼻音。农人自鸡打鸣起便在那里忙碌,他们无暇顾及花开得多么灿烂,只有田地里的草,才是他们担心的事情。草的疯长,注定是和庄稼作对的。只有将草清理干净,在日后,他们才得以有暂时的清闲。再朝后走是一片很大的茂密的芦苇荡。站在芦苇荡岸边喊话是有回音的,孩子们总爱去那里玩儿。夏天的时候,芦苇已经长到一米七左右,满目葱茏,微风吹过,银色的柔毛,随风倾斜,飘向远方。鹅在水里游啊游,引起层层的涟漪。到了深冬,那里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孩子和大人们站在上面跳呀滑呀,怎么踩也踩不破,完全不用担心会掉下去。陕北的冬天是凛冽单调的。风呼啸着掠过,鹅毛般的大雪纷纷落下,天是灰的,山露出它最原始的土地的颜色,能看见许多干枯的树枝,如同故乡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大地是白的。万籁俱寂,悄无声息,整个世界都蒙上了沉郁灰色的调子,勾勒成一幅安逸的画卷。
  想起故乡,我想起黑压压的树枝,想起皲裂的皮肤,干裂的嘴唇,喂食水槽里的漂浮的杂草,层层的矮矮的没有尽头的山,屋檐上闪过的鸟儿。想起我总是喜欢把猫带到家里面去,也总是因此要挨外婆的骂,她眉心拧着,声音劲锐,但骂完我也就忘了,还是会做好吃的红枣糕给我。味蕾是忠诚的,比起记忆的欺骗性。那些添油加醋或者刻意淡忘的部分,总会在再次感到事物质感和气味的时候轰然崩塌,而红枣糕不会。红润的色泽、细腻的口感和每次一出锅时整个屋子都氤氲着的枣泥的香甜和淡淡的苦味,让我日后久久不能忘怀。傍晚,当烟囱里冒出烟,外公扛着锄头,载着满身的疲惫回来之时,小小的我总要爬上他大大的背。他却从没喊过一声累,微笑着任由我闹。那是我的乐园啊。
  隔壁的小朋友吹牛吹不过我时总要跑回家里告状的。她的家我也去过,屋顶很高,一进门摆着大大的深色的木柜子,墙上除了用报纸糊,还挂了一个巨大的蓝黑色的有各种花纹的帘布,甚至还贴着一些我看不懂的符。屋里一直黑黑的,没有什么光线照进来,她的奶奶神情生冷,眼神总是让我感到害怕,因此我后来不怎么敢去了。
  参加过葬礼,我那时还太小,并不懂与世长辞、死的意义,只是单纯地知道人没了。关于丧葬礼节的事情很繁琐,总得折腾几天,逝者才能入土为安。我那时只知道小孩子是不能看死去的人的,他们睡过的地方是不能再睡人的,大人们在屋前布置灵堂,搭好棚子,做很多好吃的,摆满整整一张桌子。家里会来很多人,认识的不认识的,总是会有人问我:“你还记得我吗?”可是我看着他们的脸,并没有太多印象了。我摇摇头,然后他们又会说:“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那些女人们,聚在一起开始聊家长里短,谁谁家又发生了什么,即使和那个人并不相干,也津津乐道。葬礼的音乐响起来时,我默默地看着别人哭,意识到自己这样似乎有些不妥,于是我也哭。我不知道为什么难过,只是眼泪就那样一颗一颗地掉下来。
  长大后,我很少再回去了。那些浮皮潦草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外公外婆都老了,小时候的玩伴不知道去哪儿了,老屋子变成了放东西的库房,牛啊羊呀都不见了,河里的水越流越少,泥土逐渐淤塞了河床,浮游在里面的鱼儿早已不见踪影。只是每次回去,都要一个人去看看山那边的芦苇荡,抬头看看满天的星光和月亮。
  (陕西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自尼埃普斯在1826年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以来,摄影便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摄影艺术已然成为了重要的载体,人们通过镜头的捕捉,反映看到的不同面,表达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观点想法并通过这种具象的形式传递给观者。但即使摄影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好的作品也没有实现泉涌式的迸发。下面本人将结合自己的体会浅谈群文摄影的创作思路。  关键词:选材视角;思考观
期刊
摘 要:凤翔木版年画在我国民俗艺术中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视觉魅力,古朴、稚趣的造型在有效传播信息基础上,实现形式美感和审美情趣的表达。当代插画设计在造型艺术风格的探索中,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觉特征,从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学习和借鉴。本文通过对中国经典故事题材“韩世忠插图”的创新表现进行探索,研究插图设计的传承创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木版插图;韩世忠  凤翔在古时候被称为雍城,凤翔木版年
期刊
摘 要:排舞是一种综合性的运动,其中包含舞蹈、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健身功能也非常丰富。因此,高校都将排舞纳入体育课程中。虽然很多学科的教学出现了网络课程,但排舞网络课程却很少。对排舞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以及当前网络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推动排舞网络课程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排舞网络课程的建设和推广提供帮助。  关键词:排舞;网络课程;策略研究  排舞是健身运动的
期刊
摘 要:美术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有重要作用,为小学生提高美术素养打下了坚实基础。美术课程特别是拓展出来的校本课程对学生个性与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激发了孩子们热爱本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热情。  关键词:校本课程;民间艺术;美术素养  一、研究缘起  朱永新教授说过,新教育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由阳光的轻轻照耀,使每个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各得其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非遗文创产品背景出发,收集了十余篇相关的国际会议论文,涉及到文创产品研发、海南黎锦非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通过分类整理比较分析探讨非遗文创产品未来的研发思路,为今后海南非遗文创产品研发策略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黎族;海南黎锦  引言  当前,国家经济形势由对外贸易经济转为内循环经济,国外游转为国内游。各地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一定要注
期刊
摘 要:以汉中域内饮食类非遗名录汉中面皮、谢村黄酒、宁强核桃馍、城固原公土席的生產性保护实践为案例而得到的启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必须要与时俱进,以创新推动生产,促进传承,以使之继往开来;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人民大众;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还须在“生产”之外下功夫。  关键词:非遗;生产性保护;饮食类非遗名录;发展;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窗口,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从“参观者”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各项活动。围绕于此,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需要不断更新工作理念、提高馆藏质量、关注游客参观感受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本文一一作了阐释。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  博物馆是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与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平的提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子产品风靡全球的大背景下人们更愿意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人们精神物质生活一般都是由各类艺术组成,摄影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因为摄影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人们对摄影的追求越来越高,摄影艺术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种,在丰富了群众文化内涵的同时受群众文化的影响快速发展。  关键词:摄影艺术;群众文化  摄影艺术在艺术分类中从属于造型艺术,主要通过视觉感官来展现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被动地接收海量信息到主观参与和传播信息,这种发展模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影响到博物馆的发展,促进了博物馆的转型;智慧博物馆由此萌芽,进入发展期。智慧博物馆包含智慧藏品保护与管理、智慧展示与服务等方面,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然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博物馆将迎来崭新的智慧时代。  关键词:智慧博物馆;智慧保管
期刊
摘 要:中國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至今已十几年。近十年来,中国互联网新闻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创造出中国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全新景观。但是作为一个新的事业,它的发展依然存在着种种不足、问题和缺陷。网络新闻的阅读方式有几个基本特征,即快餐化、个性化、私秘化、猎奇化,等等,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文本阅读的几个特征。网络信息浩如烟海,这些特征本无可厚非,但是网络为了迎合网民,或者说诱导网民,在内容的价值取向往往媚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