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那温暖的怀念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hepi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起故乡,总感觉到温暖。尤其是那一个个充满温情的节日,总在不经意间打开我记忆的窗户,让温暖在我心底荡漾。
  俗话说:“正月闹新春,二月龙抬头,三月煮鸡蛋,四月插田忙,五月过端午,六月来尝新,七月送老客,八月正中秋,九月有重阳,立了冬后天天盼过年。”在一年当中,我最怀念故乡的“尝新”。
  “尝新”是不是故乡特有的节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日历上没有标注出来的节日。“尝新”,顾名思义,就是“尝个新鲜”的意思。每年阴历六月,瓜果蔬菜成熟了,水稻抽穗了,故乡的“尝新”也到了。
  “尝新”在老家是一个特别受重视的节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尝新”不仅有了一套独特的节日仪式,而且演变成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
  “尝新”那一天,长辈们从园子里将刚长大的辣椒、豆角等蔬菜采回来,从果树上将早熟的梨子、桃子摘回来,再从田里拔一把刚结穗的稻苗,将这些都用碗碟装好,恭恭敬敬地供奉在堂屋里的神龛前,然后焚香烧纸,三拜九叩,感谢天地赐给食物。这样的仪式,虽简朴但隆重。
  不过,我们这些小家伙对这种仪式并不感兴趣,让我们兴奋的是仪式之后的活动——吃!
  “尝新”一定要吃鸭子。清明一过,天气回暖,大人们便会从集市上买回几只小鸭子,精心饲养。到“尝新”的时候,鸭子长大了,正好当主菜。小时候,我吃得最多的是血浆鸭,其次是萝卜炖鸭。
  我很喜欢吃萝卜炖鸭。萝卜炖鸭的做法是,将刚从地里拔回来的萝卜切成块状,和鸭子一起炖,炖到一定时候会看到金黄的鸭油裹在萝卜丁上。揭开锅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最后,撒上点儿葱花,放点儿山椒油,便色香味俱全了。今天想来,仍让我垂涎欲滴。
  吃完鸭子,还有野粟粑粑当宵夜。野粟是故乡的特产,很多年前一文不值,现在据说要卖一二十块钱一斤。野粟粑粑的做法是,将野粟碾成粉,掺点儿糯米,揉成一个个汤圆大小的粑粑,再下锅将其煎成金黄色。野粟粑粑虽然刚入口时有点儿糙,可嚼起来香脆可口,妙不可言。野粟粑粑不光好吃,还养胃健脾,尤其适合老尿床的小家伙吃——三餐野粟粑粑吃下去,保证此后“滴水不漏”。
  “送新”是大人们操心的事。按故乡的习俗,凡是嫁出去的姑娘,不论老少,不论远近,“尝新”一定要回娘家“送新”——捉一只鸭子,称两斤猪肉,提几包点心……一家几口高高兴兴地回娘家。“送新”是“尝新”最温馨的画面。
  许多时候,我会问自己,如果没有这些节日,我还会这么眷恋故乡吗?我想不出答案。那么,让我继续怀念故乡吧,让温暖在我的心底悠悠荡漾!
  指导老师:李胡英
其他文献
始终认为,语文课堂,应是最美妙的课堂。我理想的语文课堂里,教师睿智自信,务实本色,他们用厚重的学识、大气的教学艺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领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我理想的语文课堂里,学生勤学进取、朝气蓬勃,他们胸怀理想,富有个性,自信自强,在思辨中积淀成长、厚积薄发;我理想的语文课堂里,师生间平等融洽、和谐愉快,他们在真诚、积极的对话交流中共同成长。  但是,很多学生坦言,对语文课不如数理化等其他学科
太平兴国四年五月,经过几个多月的打援围城,五代十国中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并入大宋的版图。  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割据在北方的政权。这个政权,凭借辽国的军事支援、坚固的太原城、士兵顽强的作战力,持续了二十九年。后周世宗、大宋太祖先后多次征伐,都没有攻克。如今,周世宗、宋太祖没能实现的事情,到宋太宗这里实现了。宋太宗不仅将北汉纳入大宋的版图,而且让古城太原彻底消失。一方面,平定北汉,是大宋统一过程中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