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IgM综合征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IgM综合征(hyper IgM syndrome,HIGM)是一组由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能根治该病的唯一手段,有条件者均应接受移植治疗。能够保持良好移植前状态且获得全相合同胞供者(matching sibling donor,MSD)并耐受清髓性预处理(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MAC)的年轻患者,在早期接受移植治疗后可能获得更好的生存结局,患者总体生存率可达到80%。该文对allo-HSCT治疗HIGM的时机、供者及移植物、预处理方案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哮喘儿童的治疗目标之一是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为了更好地了解哮喘与运动的关系,需要将哮喘儿童运动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该文通过总结运动对哮喘患者的益处、哮喘儿童运动现况、运动诱发性支气管收缩,以及哮喘儿童的运动处方的相关研究,使临床医生对哮喘儿童运动相关内容有更深入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导哮喘儿童进行运动。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常见的病原之一,多见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由于腺病毒感染病变部位的不均一性和易累及小气道,常合并喘息发作,也可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甚至是支气管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儿童时期感染HAdV常可导致潜伏感染并长期携带,部分儿童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肺部后遗症。近年来,HAdV感染后出现喘息的患儿逐渐增多,作为导致儿童喘息性疾病的一种重要病
哮喘是儿童期常见的以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呼吸道疾病,部分患儿经常规治疗仍不能控制。随着哮喘发病机制及内表型的研究进展,目前针对T2型哮喘的靶向药物奥马珠单抗、美泊利单抗、贝那利单抗及度普利尤单抗已在部分年龄段儿童患者中批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成为重症及难治性哮喘儿童的新希望。但非T2型哮喘尚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更好地应用这类药物,该文对近年来儿童哮喘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过敏性哮喘患者存在呼吸道上皮屏障功能的破坏,吸入性过敏原对呼吸道上皮屏障存在破坏作用,气道屏障相关基因突变及表观修饰也参与气道上皮屏障的破坏。许多研究认为上皮屏障功能破坏为哮喘发病的基础。研究过敏性哮喘与呼吸道上皮屏障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者常存在不同的生理功能异常。文献报道最多的生理功能异常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包括免疫失调/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环境毒素暴露。该文综述了孤独症患者存在的四个方面生理异常的主要表现,旨在阐述各方面生理功能异常与孤独症的关系,为孤独症发病机制研究、治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