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及一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来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_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2年3月以后的病例中对17例胸腰段、腰椎结核病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间植骨钛质钉-板、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本组患者术前均有椎旁或腰大肌脓肿,椎体破坏塌陷,椎管内占位,脊柱畸形,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结果 术中无脊髓、神经及大血管损伤;术后随访1~3年,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椎间植骨全部融合,脊柱畸形被矫正,无病灶复发。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一期椎间植骨内固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恢复快,卧床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26例肩胛骨骨折病人行MSCT扫描,图像经工作站处理后进行多平
<正>张政办发[2007]28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市直及省属驻张有关单位:为深入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按照《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第一次
期刊
<正>市二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实施三大战略,突出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
期刊
由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协会委托捷克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地磁学新动向”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1990年9月24—29日在捷克的波希米亚地区举行。此次会议所讨论的议题共分为两部分:
目的报告一例肾脏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少见肾脏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肾孤立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无临床
目的对正常人骨盆体位变动下相应髋臼角度的三维监测观察,为临床上髋关节假体置入的角度判定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对60名受试者于不同体位下进行骨盆侧位X线摄片并进行前
早在1959年,Hubbert和Rubey为了克服解释大规模逆掩断层和推覆构造遇到的力学上的困难,指出了断层面上可能存在接近岩体压力的高孔隙水压力。随后水库地震、注水诱发地震等现象的发现更促进了这方面的研究。苏联在克拉半岛的超探钻打穿了地震学显示的康氏界面,出人意料的是,并没有发现岩性变化,见到的是含高矿化度孔隙水的变质岩石。孔隙流体压力影响岩体内的有效应力和岩体强度,岩体内不均匀的压力分布会驱动
文章介绍了油气开发中主要关心的油气藏、井场设备及套管的监测技术和运用效果,油气藏监测主要是剩余油和油藏储藏物性的监测,套损直接影响油、水井的使用寿命、油、气产量和注水效果,井场设备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油、气产量和注水效果,输油(注水)管道泄漏造成资源的浪费、人身伤害和环境污染事故.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油气藏工程等检测和监测技术认识油气藏流体分布、性质、运动状态,评价套管、管线及井场设备的健康状况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67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32例,手术切除率为47.7%。1,3年生存率分别
本文分析了京津唐张地区1985~2003年详实的重复重力测量资料,重力变化的图像显示该地区的重力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测网南部地区出现的较大范围重力增加,增加幅值在(100~300)×10~(-8)m·s~(-2)之间,从可搜集到的高程及地下水资料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流体而引起的大面积地面沉降;测网北部山区重力趋势性减小,19年减小幅值约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