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质量评价方法——以湖南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为例

来源 :测绘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m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由于环境污染、过度开荒、非法矮围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当前湿地资源正面临着巨大威胁.本文从自然要素和人为活动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初步探讨了国际重要湿地质量评价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方法,并以湖南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质量评价方法切实可行,能够为加强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和履约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2001—2018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NPP时空格局,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采用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揭示了研究区NPP气候驱动因子及其影响.结果表明: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近18年植被NPP变化总体呈现波动增加趋势,增速为0.56 gC·a-1,NPP均值为46.90 gC·m-2·a-1;②2001—2018年,年均NPP整体呈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但从动态上而言,基本呈现沙漠腹地较稳定、四周较活跃的格局;③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NPP主要受降水因子的影响,与
为了刻画川西南部地区二叠系火山岩相展布、厘清其分布主控因素,基于已钻井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结合火山机构模型正演,明确不同火山岩相所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而采用多信息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火山岩相展布;结合火山岩相、基底断裂、古地貌等信息研究火山岩相分布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川西南部BMM地区发育规模性火山岩爆发相发育区,面积达500 km2,是四川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区带拓展的有利区.火山岩相分布主要受基底断裂及火山喷发前古地貌控制.
写作是语文课程五大学习领域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儿童教育家、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强化儿童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情动而辞发”,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八卷本《李吉林文集》[1]所收录的25个习作情境教学课例(含口头作文)为研究对象,提炼其情境的特征与创设策略,以期对解决当前小学习作教学中的问题有所启示.
期刊
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平度、莱西具有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需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联动,提高农旅融合度;做好农旅产品的规划和开发,充分挖掘农旅项目的文化内涵;做好农旅融合发展的市场营销工作,提高市场知名度;完善农旅产业链,构建农旅价值并重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完善农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以此来推动两市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并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青岛的落地和实施.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层次分析法对东川区生态环境进行敏感性分析,本文共选取5个评价指标,首先对其进行单因子评价;然后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将东川区综合生态敏感性分为5个等级;最后构建东川区综合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①5个生态评价因子中,坡度因子对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影响最大,权重值为0.36.根据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为:坡度、高程、土地利用、NDVI和水域缓冲区.②东川区生态环境敏感性总体偏高,极高敏感区与高敏感区共占区域总面积的44.17%;中敏感区占比最高,为26.1%;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