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活动性学习浅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鲁教版教科书的编写也明确指出以“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为宗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是本教材最突出的特色。”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以语文活动为线索,建立教材的体系结构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技能,对文本进行领悟、体验、鉴赏、探究性学习,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发现和创新,提高语文的素养。我们认为能把这些学习活动开展好,能很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并且使学生在一种相对快乐轻松中学好语文,这恰恰是我们孜孜追求的。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一线教学的教师如何将这种思想理念贯穿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怎样将这些学习活动开展好,使其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大家探讨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
  回归人文,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人文学科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造性被泯灭。构建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向互动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一、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这样,不论是采用什么方法,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在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我们主要进行了朗读和鉴赏两大活动主题,着意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所以,整个课堂我们力在为学生营造充分的独立思考,自由发言的空间。课前我们搜集了一些有关徐志摩和康桥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作大致了解,以诗意化的语言将学生带入诗意美的境界,此时学生已酝酿足了感情,亟待喷发的那一刻,教师依势加强朗读指导,采取录音范读、自由朗读、学生范读、创意朗读等多种方式,并间以学生自评、师生互评,在朗读、评价中提高学生诵读水平,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在这一活动中,尤以“创意朗读”最为出彩,学生经过自主讨论、自由组合,自创朗读之法,配乐朗诵、双簧表演、轮读等等不拘一格,将这首诗歌的音韵美与情感美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在第二大活动主题中,我们则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从诗文中选取自己最喜欢、感触最深的语段加以赏析,每人写出一段赏析性的文字在全班范围内推荐代表交流。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在新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并且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外向学习法等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第一册教科书中第三单元有一个学习活动“走进演播室”。我们组织学生作了一期“拥抱自然”的节目,这期节目由全班学生推荐了十名学生组成策划小组负责节目的整个策划并向全班学生陈述了策划方案,由全班同学讨论修改通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干预学生的策划,只是作为帮助者,帮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难。经过将近一周的策划准备,这期节目在校园演播室上演,节目由学生推举的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主持,他们以《神奇的九寨》作为背景音乐,并在大屏幕上演示美丽的自然风光,给观众以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学生用自己编写的优美导语引导观众进入到在这期节目中,学生们表演了有关自然内容的诗文朗诵,让观众在铿锵有力的声音中感受自然的壮阔;他们自编自导自演小品《金钱与自然》,让观众在诙谐一笑中深深体会自然与人类关系。节目过程中学生播放了环保内容的动画片《我是一只小小鸟》学生们感触很大,他们中有的用激昂的语调呼吁人类救救自然,还有的即兴创作表现环境与人的漫画借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的活动很投入,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责任感。通过这一活动我发现我们的学生是有很大潜力的。
  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譬如以学生阅读课内外读物为主,并进行摘抄和讨论;依据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组织学生编写课本剧本、实地采访和调查、对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等;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辩论、讨论、朗诵、办讲座等;依据教材、围绕如何利于学生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开展各种兴趣性活动;以语文教材或相关知识为基础,开展表演、竞赛、绘画、歌唱、外出采访、参观等活动。语文教学应突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通过不同渠道,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处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而又没有精神压力的情境下开展认知活动。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才能形成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要在阅读教学上下功夫,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艺术探微  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记忆力和阅读速度等。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阅读教学。因此,
期刊
摘 要: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主动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历史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也很重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历史学习和社会现实中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基础,通过个人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会
期刊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激起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获取能力的动力;是认识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奠基将来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依据化学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活动及心理因素,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下面谈谈初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入门时引发兴趣,上好关键的第一堂课  绪言是化学教学中的开场白。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对于刚接触新学科的九年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是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为国家培养人才,一个国家的教育强则综合国力强。要想使国家人才济济,各项事业繁荣、蒸蒸日上地发展,就必须建设好教育事业。我在小学教学已经有十年多的时间了,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语文阅读课程呢?  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一直是各位老师关注的对象。我认为主要要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加强词句的练习  读课文要理解
期刊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手段,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就是高效。那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所以高效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课堂常用的教学方式,运用在阅读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加强语文文字的体会和应用,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个性发展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具有深远价值。  关键词: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 深远价值  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为学生构建一个合作交流学习的平台,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的特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学习内容包括语文知识中进行阅读、写作、思考等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数学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已将“关注知识结果”转为“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已将“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同时,《标准》还提倡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合作讨论、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并通过创设艺术化的教学风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乐于学习,勇于探索,达到点有所通、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学校也纷纷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其中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调研,对合作学习及其重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 生物教学 合作学习 应用  现阶段,在提倡合作、主体、探究的新课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摆在了广大历史教师的面前,任务明确、形势紧迫,这也是今后一段时间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因而努力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成为一个崭新的课题。  关键词:历史 高效 课堂 建议  著名科学家严济慈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讲课是一种科学的演说,教学是一门表现的艺术。”若要体现教学的艺术化,就要进行艺术化的教学,特别是全面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