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m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不论是在公园、广场还是在空旷的绿化地带都能看到练太极拳人的身影。练太极拳的速度可快可慢,而慢练太极拳更有利于心静体松,提高人体的微循环功能,对健身养生有更佳效果。但慢练太极拳应注意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练拳的速度与拳架高低的问题
  打太极拳时拳架的高低取决于大腿的功力和练拳的速度。一般人们都知道,大腿的支撑能力强则拳架可低一点,反之则高一些。其实拳架的高低与练拳的速度关系更密切,当练拳的速度放慢时,拳架也应相对高一些。因为慢练太极拳时单腿支撑的负荷量也会随拳速的快慢而增减,即速度越慢负荷量越大。从保护膝关节的角度出发,练太极拳时要注意拳速与拳架高低的合理配合。
  
  慢练太极拳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于练太极拳的速度越慢,单腿支撑的负荷量就越大,因此,在慢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为避免膝关节的损伤,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拳速要一步一步地慢下来,逐步提高功力,不可急于求成。
  
  要注意动作连贯不断
  练太极拳不论速度是快还是慢,都要遵循太极拳的原则、要领和要求去练习。特别是慢练太极拳时更要注意动作连贯不断,不可出现动作停滞和断续等现象。
  
  深层体会虚实转换到位
  在慢练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体会身体放松,虚实转换到位。虚实转换不仅仅是一个重心转移的问题,要深层体会虚要虚尽,即肌肉、韧带等都要松透。实要实满、实稳、实沉,体会实中的松活、沉稳。
  太极拳是打快容易打慢难。在慢练太极拳的过程中如能注意以上几方面的问题,不仅得气感强,有助于健养身体,还能为推手技艺上层次打下良好的基础,体悟太极拳养生、技击的奥妙。
  
  (地址:435002 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82号 湖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
  责编:胡志华whozhihua@126.com
其他文献
期刊
蓝晟师父,曾随当代文武双修贤达王壮弘、铁恩方等释道儒太极中医诸名家学习中华文化及八卦走转,王氏水性太极拳、杨健侯秘传内功太极拳等,亦得到当代武松何广位(赤手空拳捉豹
呼吸不仅维持人的生命,同时也影响到人的生理、心理、健身和健美等层面。1:全回归式呼吸法——释放健与美的潜意识格罗夫教授在《非常态心理学》一书中说: Breathing not on
关于道家的“种阳之法”,道家的历代祖师奉为绝密.无论是各部丹经,还是无数道书,其中都没有泄露,而我的老师仙学大师胡海牙先生毫无保留地把打开奇经八脉的入手方法奉献给了
2012年公司提出用起重机采用地面操作的方式来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据说公司相关人员在多次国外考察中,发现特别在欧美国家,起重机的操作已经没有专门的人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之瑰宝,是祖先千百年继承下来的武术精华.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内以大道之理为本,外应万物变化之机,崇尚无为,道法自然,以有相之行,修无为之真.它超越世俗
在太极拳运动中,胸腹开合练习尤为重要,先师孙剑云曾说:“开胸与含胸是一对矛盾,在练习中都要重视,含胸就是胸合背开,开胸就是胸开背和.”中医讲五脏藏于胸腹,经脉源于五脏.
舌神经是从大脑出发,与舌头相连接以后,促使舌头能动的神经。经常活动舌头,间接地对大脑进行刺激,对预防脑萎缩、老年痴呆症、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脑梗塞、耳鸣、眩晕、记忆力减退等有一定效果。  1.每天早晨舌头伸出与缩进各10次。然后,舌头在嘴巴外面向左、向右各摆动5次。  2.坐在椅子上,双手十指张开放在膝盖上,上半身稍微前倾,用鼻孔吸气,接着嘴巴大张,舌头伸出并且呼气,同时睁大双眼,目视前方,反
现实生活中,很多小病,有许多食物“偏方”,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置,可以缓解病情,但需要提醒的是,所谓的小“偏方”,可以用来应付一时之急,却难保您身体的“长治久安”。  生姜可治恶心、呕吐。很多人都知道,有点感冒前期症状的时候,煎碗红糖姜汤喝下去,出点热汗,往往症状就能减轻,这是因为姜和红糖在中医里都属热性食物,有助于驱寒。除此之外,姜还有另一个不太为人所注意的神奇功能,就是能防晕止吐,这是因为姜里的生
老年人由于各脏器萎缩、功能减退,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及代谢功能衰弱等原因,虽然没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但也常常在早晨或傍晚出现面部、手指或下肢浮肿,这种无病理特征的浮肿,食疗为宜。现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食疗验方,供选用。  ★ 赤豆、花生、红枣各10克,共水煎后加少许红糖服食,每日1次。  ★ 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切片水泡30分钟后加热煎取汁,与100克粳米煮粥,调入少量白糖服食。适于老年体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