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的丛林(散文)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丛林这个词,在自然界就是树林,密密麻麻,丛生着的树木;在佛教里是指僧人聚居的地方——寺院,后来演变成寺院管理。大概出家人总是在远离烟火的地方修行,那里除了树林还是树林。于是丛林,就同时为自然界和精神界所借代,横跨两域而囊括四方。而有一个人,却一生永在这两个丛林里穿行,他就是徐霞客。让我们现在来截取一段他最后的丛林生活。
   徐霞客是中国的旅行文学之祖,一生足迹遍及现在全国的21个省 ,经30年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我总在好奇地想一个问题,古代交通不便,山水阻隔,而且像旧小说上说的那样,还时有强人出没。以他一人之力,是怎么完成这个壮举的?2018年11月,我到云南宾川县找树,却误撞入徐霞客的丛林——他穿行的树林和探访过的寺院。才知道他的游历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单枪匹马。
   徐霞客从22岁开始,游历了中国的东南部和北部。到1636年,他已51岁,翘首西望,彩云之南还有一块神秘之地未曾去过。他自知时日不多,便决然地对家人说,我将寄身天涯,再探胜地,家里勿念,生死由之。就这样开始了他人生的收官之旅。
   同乡的静闻和尚知他远行,说吾闻云南有佛地鸡足山,心向往之,早刺血写就了一部《法华经》,今日正好与你结伴,亲送血经,了我大愿。他们离开江阴,晓行夜宿,不想行至湖南境内遭强人打劫,行李、银两尽失。静闻一病不起,他对徐说,吾将不生,请务必将这部血经与我的骨灰带到鸡足山,拜托,拜托。静闻死后,霞客将其火化,捧经负骨,一路向鸡足山而来。
   我们现在查到的日期,徐霞客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12月22日进山的,还带了一个姓顾的随身仆人,就是日记里常提到的顾仆。他这次连续住了30天,每天写一篇游记。后应丽江土司之邀下山,第二年8月又再返回山上,日记续写到9月14日,是为《徐霞客游记》的最后一篇。两次共考查记录了25寺、19庵、27静室、6阁和两庙。而吃住、供应、交际,几乎全都是在寺院里。日出而作,青山绿水;日入而息,黄卷青灯。终日在两个丛林中穿行,超凡脱俗,过着化外生活。
   作为旅行文学家他有一种天生的使命感,就是发现自然之美并诉诸美妙的文字,我们至今可与之分享快乐。徐霞客在这里寻奇觅险就连随从、仆人都不敢上的地方,他常一人攀藤附葛,直达绝顶。舍身崖,一般都是佛地名山的最高最险处,只有舍身敬佛的教徒,为表虔诚才肯冒险一试。你看他是这样登上鸡足山舍身崖的:“余攀蹑从之,顾仆不能至。时罡风横厉,欲卷人掷向空中。余手粘足踞,幸不为舍身者。”半空绝壁,大风能把人抛向谷中。他“手粘足踞”像壁虎一样地爬了上去。而遇风景优美处,则如在仙境。水帘洞“垂空洒壁,历乱纵横,皆如明珠贯索”,石上绿苔“若绚彩铺绒,翠色欲滴”,崖畔“巨松夹陇,翠荫分流”。他去探一个壁上的奇洞,没有路,“见一木依崖直立,少斫级痕以受趾,遂揉木升崖……足之力,半寄于手; 手之力半无所寄,所谓凭虚御风,御无所御也。”你看,这简直是练杂技。仅靠在一根直木上砍出的几个印子,只能踩住脚趾,就敢攀岩。而且,你再细细品读“揉木升崖”的那个 “揉”字,用得多好。他只能全神贯注地体会脚下这力,反复试踏、揉挪脚趾,如履薄冰。我们现代人开车,碰到难停的车位,或需小心地掉头、倒车、错车时,就常用“揉车”这个词。原来在300年前徐霞客就早有发明。遇有风景好的时候,他则心情大好。“(楼)前瞰重壑,左右抱两峰,甚舒而称。楼前以桫松连皮为栏,制朴而雅,楼窗疏灵明静。度除夕于万山深处,此一宵胜人间千百宵。”
   他几乎每天都是在这样地冒险、享受,其乐无穷。他的日记就是一部旅游词典。类似的妙语还有:蚁附虫行、悬峻梯空、涧水冷冷、乔松落落,等等。登山时“作猿猴升”;民俗的热闹“鼓吹填街”; 除夕夜举火朝山的人群; “彻夜荧然不绝”。他登上鸡足最高峰,看东北方向,雪山皑皑,金沙江明灭一线,蜿蜒东来。徐霞客终于完成了中国地学的新发现,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雪山之东,金沙江实透腋南注。”只有登临绝顶,俯视大千,揽山河于怀中,才会溢出“透腋南注”这样的词句,真巨笔如椽,气达乾坤。连毛泽东都很佩服他。1958年1月28日毛在最高国务会上说:“他(徐霞客)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江导江’,这是经书上讲的,他说这是错误的,他说是‘金沙江导江’。”“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毛一直有一个梦想,说过多次要做一回徐霞客,步行走一次长江、黄河。
   徐霞客是大学问家,他的旅行自然不在游玩山水,而是游学山水,把文章写在大地上和山水之间。晚年的徐霞客已经名声远播,粉丝如云。许多人争相为他提供考查线索,而地方上也常以能接待他为荣。这就应了马克思的那句话,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早不是一个自然的个体人,而已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的行走也成了文化上的穿针引线。徐霞客在西行前,先由当时的大学者陈继儒分别写介绍信给滇中名士唐大来、丽江土司木增和鸡足山上的住持弘辨、安仁二僧。而这二僧当年曾在江浙一带修行,木增土司又很向往汉文化。宗教成了南北四方文化交流的纽带。他人还未到,消息就不胫而走,僧俗人等翘首以盼。徐到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顿好静闻和尚的后事。上山当天他先进的是大觉寺,一进山门就解下包袱,献上血经,将静闻和尚的骨灰挂于院中的一株宋梅上,商议如何修塔归葬。而他也好像有了回家的感覺。
   云南的宾川县为金沙江南岸之干热河谷,海拔从1400米至3300米不等,是典型的立体气候,植物品种极为丰富。感谢徐霞客在300 多年前就穿行在这片丛林里,给我们留下了生物多样性的记录。《徐霞客游记》中详细描写了鸡足山从山下到山顶的松树、胡桃、栗树、桂子、竹、草、兰等。他总是以一种好奇的喜悦的心情观察自然,山水多情,草木有灵。鸡足山上长着一种云南松,为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松树是一个大家族,世界上的松树种类有八十余种,我国分布于华北、西北的有油松、樟子松、黑松和赤松,华中的有马尾松、黄山松、高山松,川滇地区早有云南松、思茅松。松树以其耐旱、抗寒、长寿和树形高大而常被赋予人格上的象征,受人喜爱。松树因每束针叶的数量不同而分为二针、三针、四针、五针,云南松通常三针一束。它还有一个特点是松针柔软而细长,是普通油松的三四倍,颜色鲜嫩青翠,一穗穗地披拂在枝,如观音手中的拂尘。更奇特的是,春天这鲜嫩的松针是可以做成菜吃的,20多年前我来云南时就曾尝过。在《游记》中徐霞客详细描绘了传衣古寺前的一株云南松,主干一丈五尺以上,三人合抱,而横枝却比树干还大,已经开裂,只好筑了一个台子,撑起木桩来保护。它的枝叶从四面披散倒悬下来,在空中如凌空飞舞的凤凰。松后的石坊上有一副对联:“峰影遥看云盖结,松涛静听海潮生。”山中有寺,寺前有坊,坊上有联,而这一切又掩映在一株不知年月的古松之中,这是何等有人文气息的丛林。亦幻亦真,亦树亦文。他一生踏寻山水,遍访名刹,现在又沉浸在大自然与历史文化相融相映的气氛之中,慢慢品着这副对联,竟推敲起文字来,“涛潮二字连用,不免叠床之病,何不以‘声’字易‘涛’字呼?”后来修他《鸡足山志》时,又特为这棵“传衣寺古松”立此存照:“鸡山之松以五鬣(五鬣,即云南松古称,以其针穗长如动物毛发)见奇,参霄蔽陇,碧荫百里,须眉尽绿,然挺直不虬,巨润而不古,而古者常种也。龙鳞鹤氅,横盘倒垂,璎珞千万,独峙于传衣之前,不意众美之外,又独出此一老。”
其他文献
探讨和讲述人性中的善是许多小说的主题,作为一个艺术创作的古老主题,它也是历久弥新的。小说《遗失的帽子》是作者的处女作,却发掘了这个经典主题的新的意义。   小说一开始就突出了主人公唐老师的特点,她是一位普通的小学老师,当然没有成为什么名师,有个性有亮点,亮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像很多女孩子一样喜欢收集各种漂亮帽子,每天换着戴。如果说她还有什么与时代的潮流不尽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在她多年教书育人
1   2016年11月底,北京饭店,我们参加第九次全国作代会。   海飞总是拎着一只布袋子进出,我仔细看了看那袋子上面的字:《惊蛰》。一问,原来是他的新电视剧要开拍了。   海飞给我讲了《惊蛰》的大概。   故事发生在1940年的上海和重庆两地。多面间谍陈山,经历了与亲人相煎,和同胞对决,与日谍殊死搏杀,终于以一己之力,孤军奋起,力挽狂澜,一步步成长为坚强勇敢的爱国战士,用热血和青春,在烽烟中砥
裘山山是著名的军旅作家,她的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铁血柔情高山雪冠,一时洛阳纸贵。但裘山山也多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比如长篇小说《到处都是寂寞心》,短篇小说《曹德万出门去找爱情》《大雨倾盆》《腊八粥》《牛肉面》《我的名字我做主》《课间休息》《天不知道地知道》《一条毛毯的阅历》等,都是名篇。这篇《一路平安》是不能再日常生活化的小说了。确切地说,小说只写了一个旅次,也就是一天的经历,这个经历有如一出
名师简介:王春艳,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威尼斯水城分校。  技法指点  写说明文主要是为了把有关事物、事理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了解并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事物重在一个“明”字,即要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这关键是抓住其特征,也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例如介绍某座建筑物,应把握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功能用途及历史意义等方面的特点。事物的特征往往
刘老师,刘锡庆老师!您在哪儿?天上吗?   人说您走了,2017年1月15日离去,可是,我不相信,不、相、信!   一切恍如昨日……   那是1974年吧,我在读大二,全班受命去门头沟军庄公社进行调研,返校后,我写了篇调查报告。没想到,在中北楼小组会议上,您盛赞此文。那是“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文革时代,我被视为“白专典型”,从系团总支委员位置落地,正经历着被疏离的无奈。记得您的
写叶兆言,我自认为还是有话可说的。我们两家楼上楼下做邻居总共五年之久。我当江苏作协创作组长,“领导”着兆言这个组员更是差不多二十年时间。二十年多么漫长啊,我们都从三四十岁的青春好年华,一晃成了六十岁的退休老人。  第一次见兆言,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圣诞节,天很冷,我们彼此熟悉的一位作家很超前地在家里举办一个“圣诞派”,请几个同龄的小朋友玩,我带着我女儿,兆言带着他女儿,去了。别的孩子都是母亲带
一位女性知识分子,面对汹涌的功利主义潮流,她该如何与现实相处?至上的精神与俗常的经验是达成和解,还是特立独行,保持绝对的自重和清高?一位女助研的两难也许就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写照。  女人做学术,据说对二者都是伤害。我不愿意伤害女性,我也不愿意伤害学术,我变成一个论证生活与学术的机器。  自从有了微信,我就开始过二十四节气。今天是小年,灶王爷上天述职日,我下载了一段关于小年的微信视频,早上儿子大帅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与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赛事组织、赛会服务、场馆运行等并行的,还有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科技冬奥。  在5G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环境支撑下,智能时代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子?科技冬奥的目标,正是通过冬奥筹办,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永续目标
新人自白  三十岁是人生的黄金时节。孔子说,三十而立,给人生划了一个明确的坐标。  这篇小说,想写几个三十岁的小人物,想通过而立之年的一些事件,写出“人生而立”的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人性,一种可能。  从故事层面看,人不是在生活中成熟,而是在事件中成长。人生的各个阶段由时间组成,更是由事件组成。谈恋爱、找工作、考博士等日常生活的风花雪月之上,还有博士替考、“第一学历”“无明”病毒等暗流汹涌的事
初中毕业,我跟随父亲去了他所在的职业技术学校。15岁如花的年纪,却放弃了学业的正途,因为实在不想在一个不和睦的家中待下去。那种空气料峭如冰,把少女的心思冻僵。显然,像许多书里描绘的那样,父母离异给了孩子一定的影响,我形单影只、敏感忧郁、不善于交往。但也仅仅是这样,一个姑娘会有什么大不赦的呢?他们要那样对我?  父亲的宿舍当时在一个凋零的山头,需要从男生楼的外围绕过。整片男生区呈四合院,我经过的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