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HPLC法测定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缓释胶囊的有关物质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yan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测定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缓释胶囊的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 (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9.77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10±0.05)(体积比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4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各杂质峰分离良好,左旋沙丁胺醇的最低检测限为14 ng。结论 本法可用于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缓释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关键词]盐酸左旋沙丁胺醇 缓释胶囊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18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229-01
  药物左旋沙丁胺醇(levalbuterol,C13H21NO3)是一种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的β2肾上腺素受体,选择性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用于治疗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作为外消旋体沙丁胺醇的其中一個对映异构体,与消旋体比较,左旋沙丁胺醇去除了产生不良作用的右旋体后,其副作用减少,疗效也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外已有左旋沙丁胺醇喷雾剂上市,我国尚未有左旋沙丁胺醇制剂上市,本文为对自制的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缓释胶囊进行质量控制,系统地考察了其有关物质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该缓释胶囊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1 仪器与试药
  Ul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PDA3000型检测器,CHROMELEON Version工作站(美国戴安);KQ100型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B S 2 2 4 S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C P 2 2 5 D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Sartorius);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原料(苏州君宁新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质量分数99.8%);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缓释胶囊(自制,批号080721、080722、080723,规格:4 mg/粒);甲醇(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色谱条件
  2.1 溶液配制
  取本品20粒,研细,精密称取细粉(约相当于盐酸左旋沙丁胺醇20 mg),置2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 mL于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即得对照品溶液。另取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原料药约20 mg,精密称定,置2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到刻度,即得原料药对照溶液。取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空白微丸,研细,按处方比例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左旋沙丁胺醇20 mg),置2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阴性对照溶液。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9.77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 000 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3.10±0.05)(体积比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4 nm。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峰计算不低于3 000。
  3 结果
  3.1 专属性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原料药对照溶液和阴性对照溶液各3 mL,装入石英比色杯中,分别在254、365 nm的紫外灯下,将石英比色杯斜放成45°,并距灯管5~6 cm,照射10 min,取出。
  另分别取约10 mg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原料、空白、样品各3份,分别置10 mL量瓶中,按以下条件进行破坏:①加0.01 mol·L-1盐酸3 mL放置5 min,然后加入0.01 mol·L-1 氢氧化钠3 mL中和,再加水稀释至刻度;②加入0.01 mol·L-1氢氧化钠3 mL放置5 min,然后加入0.01 mol·L-1 盐酸 3 mL中和,再加水稀释至刻度;③加入3%过氧化氢5 mL放置10 min,加水稀释至刻度。
  取适量的空白、原料、样品细粉各1份,直接平铺在表面皿上,于90 ℃下放置2 h,取出,分别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左旋沙丁胺醇10 mg)于10 mL量瓶中,加水定容。
  以上经破坏的溶液用0.45 μm的滤膜滤过,进样20 μL,依法进行HPLC分析,与未经破坏的原料药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样所得的色谱图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空白辅料稳定,对测定没有干扰;样品经紫外、酸、碱、氧化、高温破坏后检测发现杂质量有所增加,各降解产物分离程度良好。
  3.2 检测限
  取有关物质供试品溶液,逐级稀释,当溶液质量浓度为0.7 μg·mL-1时进样20 μL,峰信号约为空白样品测出的噪音信号的3倍,故检测限为14 ng。
  3.3 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取有关物质供试品溶液20 μL,分别于0、1、2、4、8 h测定,记录峰面积分别为4.071、4.206、4.117、4.156、4.314,测得平均有关物质为0.80%,RSD=1. 7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 h内稳定。
  3.4 样品测定
  取本品20粒(3批),研细,按“2.1”项下的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左旋沙丁胺醇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0%~30%;取供试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35 min,供试液的杂质峰的面积总和不大于有关物质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的1.5倍。测得3批样品有关物质的量分别为0.79%、0.79%和1.07%。
  4 讨论
  4.1 本法可检出5个分离度良好的有关物质,通过二级管阵列检测器进行光谱图分析发现,各杂质均与左旋沙丁胺醇有较相似的光谱图,且在224 nm附近均有最大吸收,故选择在224 nm波长处用自身对照法检测杂质的总量。
  4.2 专属性试验显示:与原料药对比,经过制剂工艺后,样品新增杂质B,而杂质D有明显的增加;样品经酸、碱、氧化、高温和光照(紫外光)破坏后,杂质D均有明显增加;酸、碱处理对杂质B影响较大;样品经破坏试验,各杂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没有新增杂质。提示工艺过程中应关注杂质B、D的产生。制剂工艺研究中发现,适当降低包衣温度能有效控制杂质的限量。
  4.3 本研究曾参考文献,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旋沙丁胺醇右旋体限度的同时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由于左旋沙丁胺醇是水溶性药物,在非极性流动相的溶解性差,检测灵敏度较低,容易造成杂质漏检,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作为工艺筛选和成品质量控制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许良葵,张蜀,林华庆,等.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缓释片释放度测定方法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6):607-609.
  [2] 张春叶,王东凯,孔俐文,等.HPLC法测定左旋泮托拉唑钠肠溶微丸的含量和有关物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8,25(7):576-578.
  [3] 王璐璐,郑稳生,孙慧芬.盐酸左旋沙丁胺醇的HPLC测定[J].中国药学杂志,2004,39(9):695-69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面针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氯化两面针碱为对照,在329nm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线性范围为3~8μg/mL,回归方程:Y=97.746X-0.025 5,r=0.999 1(n=6)。氯化两面针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5%,RSD=2.32%(n=5)。结论 方法简便、提取完全、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关键词]两面针 生物碱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乙酸乙酯合成实验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实验操作方案,克服了原实验方法的不足,避免了实验中加入浓H2SO4的炭化现象,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副产物的发生,并提高了产率。  [关键词]乙酸乙酯 合成 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221-01  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作为溶剂和香料。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也是有机化
期刊
[摘 要]生物等效性评价不仅仅用于仿制药批准的过程中,同时在新药的开发、新药生产工艺和剂型的变换过程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任何仿制药品上市,都必须经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仿制药生产厂家须出示数据证明受试药品(仿制药品)与参比药品(原研药品)具有药学和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是指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给予相同剂量的两种药学等效制剂,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无显著差异。  
期刊
[摘 要]压力蒸汽灭菌是目前应用最广、灭菌效果最好的一种灭菌方法。  [关键词]灭菌器 效果 技术  中图分类号:{R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228-01  一、监测方法  1、程序监测 每锅必测 按经过试验所确定的灭菌工艺和有关参数进行检查,以判断灭菌是否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检查的主要项目有:物品的包装(体积不得超高30cm×30cm×50cm)、物
期刊
[摘 要]目的 探讨微乳薄层色谱法在止咳枇杷颗粒鉴别中的应用。方法 以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作为展开剂,通过聚酰胺薄层层析,分离和鉴别了止咳枇杷颗粒中的百部、桑白皮、白前3种药材,考察了微乳液类型、改性剂、酸度等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 百部的鉴别以含水量90%微乳液甲酸(9∶1)为最佳展开剂,桑白皮、白前的鉴别以含水量70%微乳液甲酸(9∶1)为最佳展开剂。结论 微乳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为止
期刊
[摘 要]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抗菌、降压及扩血管、舒张平滑肌、降血糖、抑制鼻咽癌细胞、保护胃黏膜及镇吐、促进大鼠胃溃疡愈合、保护中枢神经细胞等作用。  [关键词]黄连 药用 疗法  中图分类号:Q949.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 0222-01  一、黄连的药理分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苦,寒,无毒,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
期刊
[摘 要]目的 改进调经祛斑胶囊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显微镜法对处方中红花、手参、白芍进行显微鉴别;用薄层色谱法对女贞子、当归、枸杞子、黄芪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芍药苷的含量。 结果 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建立的测定芍药苷含量的HPLC法符合研究要求。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控制调经祛斑胶囊质量标准的方法。  [关键词]调经祛斑胶囊 手参 当归 枸杞子
期刊
[摘 要]要想清除肿瘤导致的发热症状,必须在扶正培本的情况下阻断肿瘤的发展,甚至消除肿瘤或者改善肿瘤患者的机体情况,常采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治疗方法,  [关键词]发热 治疗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215-01  癌症发热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近2/3在其病程中发热,发热有时是首发和主要症状。肿瘤大体分为两
期刊
[摘 要]目的 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板蓝根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方法 查阅近几年来关于板蓝根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 对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逐步深入,总结出板蓝根的药理作用。结论 板蓝根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技术日渐完善,为进一步揭示板蓝根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板蓝根 药理作用 综述  中图分类号:R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219-
期刊
中图分类号:B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179-02  【正 文】中国自古就有两种关于美的观点,一种是错彩镂金的美,一种是初发芙蓉的美,这类似于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崇高与优美,或者是壯美与优美的探讨。前者直接的、感性的引发愉悦的情感,后者则基于某种无限的、震撼的量的变化而引起愉悦的快感。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技术在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发展中似乎正是经历着这样
期刊